浅议解答运动的分解与合成问题策略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答运动的分解和合成问题时,首先,要明确在高中阶段我们遇到的复杂运动(合运动)往往都是可以分解为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分运动)的;其次,要灵活運用运动的分解与合成法则,正确确定哪个是合运动,合运动可以分解为哪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最后,合理运用分运动和合运动的等时性、等效性、独立性三大特征并结合直线运动规律进行分析。
  一、运动的分解
  例1 如图1所示,固定在天花板上的两定滑轮间的距离为2d,质量均为m的相同小球A和B通过细长的轻绳带动小球C上升,在某一时刻连接小球C的两轻绳间的夹角为2a,轻绳中的张力为F,小球A和B下落的速度为v,不计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且轻绳不可伸长。
  (1)此时小球C上升的速度为多大?
  (2)若小球C的质量与小球A、B的质量相等,当a=30°时三个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则当a=45°时小球C的速度是多大?
  解析:(1)小球C的速度vc为合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其中沿绳方向的分速度为小球A(B)下落的速度v,另一分速度v’沿与绳垂直的方向(是绳绕滑轮上旋的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如图2所示,因此小
  点评:本题属于典型的绳拉物体类型的运动的分解问题,其中心球C的运动为合运动,若错误地认为小球C的运动速度ve是由小球A、B的运动速度v按夹角2a合成得到的,则会导致速度的分解出现错误。
  二、运动的合成
  例2 一架由我国自主研制的舰载歼击机“歼-15”的质量为m,假设它以水平速度v0飞离跑道后逐渐上升,在飞机飞离跑道的过程中,飞机的水平速度保持不变,同时受到竖直向上的恒定升力作用,在竖直方向上恒定升力大于重力,使得飞机越飞越高。用x表示水平位移,y表示竖直位移,试画出飞机的运动轨迹简图,并简述作图理由。
  解析:飞机的水平速度不变,则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上的恒定升力和重力作用,合外力方向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可知,飞机的实际运动是类平抛运动,运动轨迹简图如图3所示。
  点评:本题中飞机的合运动是类平抛运动,分运动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只要明确了飞机的水平分速度保持不变,竖直分速度逐渐增大,类比平抛运动的规律,就可以确定飞机的实际运动轨迹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部分。
  作者单位:江西省全南中学
其他文献
高中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而每年的高考“压轴题”更认为是难上加难,从而导致了很多同学望“压轴题”生畏,谈“压轴题”色变。致使很多同学参加高考时不敢去触碰“压轴题”,采取了直接放弃的做法。虽然相对来说“压轴题”是比前面的题难,但是绝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绝对不能放弃。“压轴题”大多数设计为三问,少数设计为两问,每一问的难度设计是有梯度的。第一问比较好做,大部分同学还是能够做出来的。第二问或第三问也不是
大部分同学对高中物理的印象都是学习过程比较枯燥、理论知识难以理解,要想改变高中物理在这部分同学心目中的印象,就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对物理的学习具有浓烈的兴
在高中物理阶段,木板和物块叠放模型是力学部分的重、难点,也是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只有深入分析板块模型中遵循的物理规律和临界条件,才能顺利求解此类问题。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它不仅要考虑科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科学的心理规律。在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下,科学教
观察单摆运动周期公式T=2πL/g可以发现,物体做简谐运动的周期与单摆的长度L、重力场强g有关联。在物理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类似单摆运动的运动,从中找到与单摆运动模型的相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