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美术教学研究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z1970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美术教育已进入核心素养培育阶段。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在思维探索中的学习热情,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生活。笔者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提出完善小学美术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学
  核心素养是人综合素质的反映,核心素养应从小培养,全面提升。美术的魅力在于能够让学生通过绘画等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想法。美术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测试,核心素养可以在美术作品中展示出来。那么,如何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做好美术教学呢?
  一、在创设情境中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美术教学的内容,创设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按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的原则,开展美术课程教学,在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创设中,引导学生学习美术课程,激活美术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十一课“废旧物的‘新生命’”一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生活垃圾对环境污染的短片,让学生讨论环境污染对生活的影响,以及他们是否在生活中见过环境污染。然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学生掌握的包装设计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的绿色包装,并在绘画旁边添加自己的诠释,讲解包装材料等,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重视学生观察和语言能力培育
  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美术创作水平的高低,小学生在分析特定形象的背景下,有效地识别图像中所包含的独特信息,获得精神信息,包括态度、情感等。就小学美术教学而言,美术作品中出现的树木、花卉、河流、高山等艺术形象组成了美术的作品,从表现力看,这些作品以静态、深沉、雄伟和辽阔见长。对这些作品的鉴赏,对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抽象信息的深刻解读,鉴赏能力的具备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较好的鉴赏能力,就能对作品中的内涵赋予深刻和准确的理解。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能力的培育,使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获得全面提升,使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教学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抽象的雕塑”的美术鉴赏课中,教师应当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以保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中,教师可出示坐落在青岛“五四广场”的雕塑照片《五月的风》,该雕塑取材于钢板,外层辅以火红的喷漆。经师生共同鉴赏,该雕塑造型简洁概括,表现出腾空而起的“劲风”形象,给人以“力”的震撼,有着催人向上的浓厚意蕴。由此,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抽象雕塑的造型特点是:简洁概括、夸张变形。在讨论和交流的不停顿进行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和观察能力,促使小学生获得审美技能和良好的核心素养。
  三、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
  创造性往往来自独特的个性和个体丰富的内心体验。美术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多种构图、多种技法、多种主题,包括多种美术教学手段。
  例如,小学美术人教版“下雨了”一课中,教师通过积极的教具补充了许多人物的动态性活动,用不同的线条来表达各种雨的表现方法,最后两种方法演示表明,学生在绘画时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这样的演示解决了技术问题,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避免短处,通过迁移、比较、延伸等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形成发散性思维。在培养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教师可以及时打破传统的对学生的思维方法的束缚。
  四、在学生主动参与关注中引发思维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独立演示方式,学生充当观众,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学效果较差。现代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参与教学环节的创造,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学环节中得到充分的激活,实现主动学习。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上册“爱护家园”的教学中,教师借来了学生的绘画,让学生在上面画上河流、海洋、山川和盆地,平淡的画面变成了美丽的地球画面。在修正演示过程中,直接采用学生作品演示,并请其他学生就长江的颜色、密西西比河的颜色、太平洋的颜色、大西洋的颜色、珠穆朗玛峰的颜色等问题提出建议,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这样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主角。师生互动教学体现了教学智慧和师生平等。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坚持促進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坚持教学策略的多元化,实施教学理念的创新,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为今后学生的生活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邵淑娟.核心素养本位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
  (责任编辑:姜波)
其他文献
禅宗和老庄思想对金圣叹的文法论确有深刻的影响。金圣叹将禅宗、道家的一整套世界观和体悟方式灌注到了他的文章结构论中,形成了意、象、言三层结构。金圣叹关于文章三层结构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都有深远影响,心理健康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没有健全的心理就如同没有奠基的高楼,这样的人生终究会轰然倒塌。立足于新课改,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着眼于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成长,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化的教学活动,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去激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心灵共鸣
建立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铸铁中镁、锡、镧、铈、锑和铅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并对ICP-MS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在优化仪器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测
对学生的教育应以德育为本,但德育不应是硬生生的说教,而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悄然渗透。如何实现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无痕渗透,达到鬼斧神工、不着痕迹的境界呢?我们要关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领会思想内涵并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沐浴道德的洗礼。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无痕”渗透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怎样抓住合适的时机对他们进行点拨呢?
汉画像石的艺术魅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以“深沉雄大”使人惊叹。其形神结合的“意象”造型超越时空,是时代审美精神的凝结,印证着中国文化具有象征性特征的民族性审美根源。在这
在一次改造脉冲-热导氢测定仪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改造使其具备程序升温功能,应用两次改造后的不同组合,开展了金属中氦和氢热释放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金属中氦的热释放符合固溶
“霸凌”一直是多年来广受大众关注的校园事件,一方面中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叛逆期,另一方面信息化时代学生过早接触各种复杂的不良信息,致使校园霸凌事件愈加严重。如今,慢教育是很多专家提倡的教学理念,即减少过度追求速度和效率对学生的压力,在润物细无声中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班级霸凌现象为视角,通过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在慢教育理念下应对班级霸凌现象的策略。  一、班级霸凌现象存在的原因  1.学
"中国当代文学"概念辨析引发无数讨论,但讨论大体上是从"中国"、"当代"、"文学"三方面展开:1."中国文学"概念并不具有自足性,在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文学"甚至并不包括"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