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数感,让数感生根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可以用来表达与交流,可以帮学生认识事物. 数感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始终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学生的各科学习,也为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奠定基础. 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十分重要.
  【关键词】 数感;建立;形成;强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来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并且在标准中的好几个阶段都阐述了要培养学生的数感问题. 因此,怎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感,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重要的理念,这一理念逐步引起了数学教师的关注. 那么,怎样结合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 、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体验数感
  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从而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让抽象的数学更加具体化,使“若隐若现”的数感真实化. 所以,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体验并理解数学,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先形成抽象化的知识,然后把它应用到现实情境中. 例如:在教学“认数”时,就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大家一起去坐滑梯、荡秋千、骑木马等”. 学生的美好回忆被唤醒了,这时再用多媒体播放一个欢快的幼儿活动画面:“我们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于是,学生们便兴趣盎然地开始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这样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懂得了数的意义. 所以,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开始,成功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数的实际意义,不仅能让学生把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还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让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形成.
  二、开展合作,在交流中培养数感
  数感是一种思维的感受,它与学生的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要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就要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开展小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相互启发. 教材中编排了许多这样的交流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身心特点都决定了开展小组交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由于每名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不同,有的是1根1根数的,有的是2根2根数的,甚至有的是5根5根数的,直到数出10根为止,通过合作交流,学生不仅理解了“10”的意义,同时也学会了各种数数方法. 提高了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其次,可以通过语言交流培养数感,同学之间的语言他们最容易接受并被理解,数感也容易得到形成. 教材的练习中都安排了开放性的习题,答案也是开放性的,因此教师也不需要作过多的讲解,只要引导学生看图后,让同桌之间说说是如何列式的并说说列式的理由是什么. 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可以挖掘个人内在的潜能,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数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
  三、动手实践,在操作中建立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和体验来解决问题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初步建立和培养数感.” 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提供形式多样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强化数感,用动手实践操作代替从概念到概念、从推理到推理的抽象过程,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数感的形成体验. 如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100米、400米、1000米的距离;这些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它不仅可以启蒙学生数感,还能培养学生“亲近数学”的行为,使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让学生体验数感,了解数与生活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增强数感,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在操作中逐步建立数感. 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触摸”数学,体验到100米、400米、1000米的距离是多远,获得了亲身的感受,并借助数字的大小来体会距离的长短,从而利用这种直接经验去测量其他的物体,增强了学生的数感,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建立数感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在认知活动中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所以,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开展教学,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与亲身体验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概念,从而建立数感.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少,他们对生活的各种事物充满着无限好奇. 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思维来表达交流. 这样,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在现实中初步地建立数感.
  总之,培养小学生数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设计教学目标,创设出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教学情境,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现实,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史宁中,吕世虎.对数感及其教学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1(2).
  [2]胡夏娟.“测量”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3).
  [3]任万库.培养“数感”意识的一点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2(4).
其他文献
一灌输,就是灌输者向受灌输者宣传输送政治理论、思想体系与道德规范等,以实现政治教化,武装其头脑.灌输的过程是主客体双向交流的过程,而不是主体"强制"客体接受某种思想的
以XML为基础的新一代WWW环境是直接面对Web数据的,不仅可以很好地兼容原有的Web应用,而且可以更好地实现Web中的信息共享与交换.XML可看作一种半结构化的数据模型,可以很容易
从湖北恩施和远安2个稻区18个近等基因系上55个病斑中分离了113个稻瘟病菌的单孢菌株,并采用基于Pot2转座子序列的rep-PCR技术对该菌株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该
采用流式细胞仪(Becton Dickinson FACs Calibur)测量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计数2种方法,对随机选出的黄颡鱼鱼苗样本进行三倍体个体的鉴定和筛选。第1种方法是采取黄颡鱼血样,经PI
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文明的信息化社会,各学科互相影响、彼此渗透,人类的实践活动己从过去的分支深入阶段发展到今天的全面综合阶段.因此,近百年来美学不断向自然科学领域扩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