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无聊的时间

来源 :汽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65247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自动驾驶车,第一直觉大概会把我们带向科幻电影,天马行空的构想令人过瘾。而现实生活中可以自动驾驶的,还只是在机场航站楼之间运送人流的“地上铁”。因为有固定的轨道,所以行驶起来很精准,而轨道一旦架高,远离日常的人流,安全也就可控。至于自动地行驶,早就不是什么高科技。不过固定的轨道太拘束,而拆掉轨道又将极大增加技术难度;更难的是已经存在于我们脑海中上百年的固有的交通习惯,一旦自动驾驶的汽车上路,一切交通秩序、法律伦理都要重写,这就是自动驾驶车迟迟没有出现的原因。
  但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阻挡了。谷歌借助全球的三维地图和改造过的自动驾驶原型车,已经行驶了几十万公里。传统车企也纷纷亮出路线图,希望在争夺下一个巨大市场的重要转折点上,为自己留一个位置。
  沃尔沃的安全进化论
  在这场以“解放车上的无聊时光”为目标的军备竞赛里,沃尔沃是表现突出的一个。虽然奔驰在半年前已经用S级轿车当众表演了无人驾驶的场景,但在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上,沃尔沃显得更加完备。
  我们都知道沃尔沃一向以“安全”作为主打口号。在现今看来不折不扣的营销手段,其实是沃尔沃两位创始人阿瑟·格布里森和古斯塔夫的一个共识:“车是由人来驾驶的。因此沃尔沃所做的一切都遵循一条原则,那就是,而且必须永远是安全。”此后87年的经营中,沃尔沃历届掌门真的就没有偏离创始人的教诲,可谓“一根儿筋”到了极致。
  简单回顾一下,我们可以看到,所有沃尔沃的技术进步与经营活动似乎都在呼应着这句话:三点式安全带的发明,背向儿童安全座椅的发明,坚固车身结构设计,ISOFIX接口,溃缩式转向柱的应用,人机工程学座椅,交通事故调查小组,安全试验概念车,汽车安全中心,生命奇迹俱乐部,City Safety系统……如果把沃尔沃归入豪华车略微显得有点夸张的话,那么我们不妨说,沃尔沃的历史贯穿了汽车安全的历史。当前“豪华”的概念多是被德国车定义的,大排量、全真皮、大空间代表了他们对豪华的理解,而在瑞典人的心目中,生命最有价值,因此确保安全就是极尽奢华。这是两种价值观标准的碰撞。
  1967年到2005年间,沃尔沃车发生的车祸中,重伤比例已经降低了2/3。但沃尔沃对安全的理解仍随着技术在升级,2005年秋,沃尔沃调整了2020年前的愿景目标:在零伤亡的前提下提高车辆性能。也就是说,未来将不会有人驾驶沃尔沃新款车型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说了半天,似乎大大地跑题了。我们今天不是在说自动驾驶吗?没错,恰好因为安全,因为“零伤亡”的目标,所以才有了今天要体验的自动驾驶技术和思路。
  沃尔沃的思路
  零伤亡和自动驾驶如何建立对应关系呢?汽车处在机械时代时,主动和被动安全设计的目标,都是尽量减小重大事故发生时的伤害,即使是主动安全设计也是如此。想完全避免很难。因为很多事故其实都是驾驶人的操作失误导致的。换句话说,就是人比较不靠谱。沃尔沃给出的一组数据告诉我们:“在90%-95%的车辆碰撞事故中,人为错误是主因”。
  不相信?想想你自己吧:是不是晚上吃饭老喝酒?熬夜看球导致第二天萎靡不振?失恋情绪低落于是无精打采?是不是看到路边的凹凸美女就必然把视线移到她身上?被老板骂过之后一肚子气,甚至想拿无辜的电线杆出气?是的,工程师们太了解人性的弱点了,所以决定更相信机器。
  到了电控时代,这个特征更加强化了。面对同样的道路危险,人的反应和判断往往以秒计,而传感器和伺服机构组成的各个电控系统的反应却是以零点零几秒的速度来计,比人快多了,也稳定多了,不会受高矮胖瘦和驾驶水平的影响。所以有制动辅助系统帮我们加大制动力,有City Safety系统帮我们自动刹车,也有ESP帮我们控制车身的稳定…等等,电控系统在最近十几年已经证明了它们的出色,值得人类在关键的时刻交出主控权。
  进入车联网时代,电控系统将发挥更加不可估量的价值。由于有了云端系统,车辆实时在线,不仅可以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也会把危险通过车联网“告诉”后面或者旁边的车,从而避免车辆之间发生碰撞;甚至也可以和道路两旁的交通设施对话,从而自动以最佳状态行驶。比如,当一辆车的传感器发现路面出现打滑时,可以自动地通过云服务器,对后面几公里内即将经过这里的车发出警告,让他们小心驾驶。或者,所有联网的红绿灯系统会“告诉”汽车如果以什么速度通过,就可以始终遇到绿灯。当这些机器之间的对话全部实现,那么自动驾驶就不再是梦话了。
  上面的思路并非沃尔沃独有,不过我们可以看到,沃尔沃以非常活跃的姿态投入到这些技术的研发当中,并且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行动,唯快不破
  思路明确后,沃尔沃马不停蹄地联合当地政府和交通部门,展开了一项名为“Drive Me”的大规模试验。在沃尔沃的老家瑞典哥德堡市,辟出一条长约50公里的路段,并且从2013年底开始到2017年,用改造的车辆进行实际路段的自动驾驶测试;2017年后,将投入100辆SPA平台的自动驾驶汽车,为即将到来的自动驾驶社会积累经验。SPA平台是沃尔沃的可扩展整车平台架构,今年底,这个平台上将诞生第一款车型——新款XC90,它将引入高度自动驾驶功能——带转向辅助的ACC自适应巡航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让汽车在转弯的时候也能自动跟随前方车辆行进。
  前面提到的“磁场道路”在这次试验项目里也有体现。沃尔沃在哥德堡郊外的试车场里修建了一条100米长的试车道,在路面下方200毫米处铺设了椭圆的磁铁阵列(40×15毫米),车上也相应地装备了多个磁场感应器。据沃尔沃安全技术攻关组负责人Jonas Ekmark介绍,“定位误差低于1分米”。
  要实现自动驾驶这个大目标,实际上有很多技术都需要逐项攻克,而这些技术在前几年已经分别展开了,虽然并非每项都是沃尔沃独有,但当它们组合到一起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巨大的差距已经将沃尔沃和其他车厂分开,真正的“智能车”即将诞生了。
  哥德堡的快速路
  面前的这辆S60,涂装了艺术化的车身,车顶上对角长出来两个小“蘑菇”,其实是车辆定位系统的传感器,前后风挡处有几个隐蔽良好的电子眼,并且在保险杠内置了几个雷达,不仔细看这些从外面几乎看不到。这辆S60,就是目前被低调改造过、已经在哥德堡快速路上进行测试的自动驾驶原型车中的一辆。
  工程师开着这辆S60融入车流,当然一直是人工驾驶。现在的车辆还没有这么智能,只能在某些路段的某些速度下实现半自动驾驶。按照美国NHTSA的分类,应该算是到了自动驾驶车的第2阶段。由于白天哥德堡的路况太好,我们没有遇到堵车、车流交错等等国内常见的路况,因此体验的内容略显单薄了些,车辆在自动驾驶状态始终处于高速稳定行驶中。不过它自动地停留在了70km/h这个速度下而不是紧追前面的车不放。工程师解释到,这是这条路的限速。在某个出口处,S60稍微困惑了一下,于是轮胎压线,看来它的心智的确还在不断地培养中。据另外一组同行介绍,他们体验的时候,恰好有车快速并到S60前面,而且距离很近,此时工程师还没来得及下意识去扶方向盘,S60已经自动把速度降了一些下来,拉开了安全距离。
  而另一项“自动泊车”的技术同样很有用。把车子停在车库门口,下车关门后通过手机App指挥车子去停车,然后扭头走人。这时候你的爱车会自动把车锁好,然后自动查找车库里的车位,默默地自己停好,最后关闭发动机、电源,保持无线电静默,一切都很完美,直到你用手机App把它唤醒,它会自动开回下车的地方等你。当然这是理想的一幕,目前给我们演示的还只是一辆自动找车位并且会自动停在车位正中间的V40,其余浪漫主义的部分还没能看到。不过我相信不会太远了!
  体验之后,总想说点什么
  沃尔沃的方案目前是不是最好,现在还不得而知,毕竟所有的汽车公司都在探索当中。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沃尔沃的方案是最符合瑞典特色和需求的,里面有很多当地特有的自然条件的应对。而这套系统在中国如何呢?很多人一听我介绍就笑了:“在中国实现不了”!那么中国可以实现什么呢?是不是也有非常具有本土特色的解决方案?中国的情况只有我们自己最了解,但愿我们自己的企业也能急起直追,特别是交通管理部门,希望他们不会给这个潜在的巨大机会拖了后腿。
其他文献
张稼文:1965年4月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从事传媒和互联网工作,主任记者,现任职昆明报业传媒集团(昆明日报社)副社长、昆明信息港管委会主任。20世纪80年代开始业余文学创作。早期习作发表于《散文诗》《诗刊》《星星》《美文》《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上海文學》等近百家报刊。出版有《阳光灿烂:60年代生人的青春祭》(长篇小说)、《江边记》(长篇散文诗体小说)、《我是我从未遇到的人》(散文诗集)
对于堵车这样一个全球性的难题,想要完全避免是很难的,在治理的过程中,想要找到便利性和等待时间之间的平衡也要根据国情做出取舍。对此,意大利的做法在一些方面相对激进,接下来我就在行人的角度和驾驶员的角度简单谈一谈意大利的交通现状和治堵措施。  照顾弱势群体  首先,作为行人这一个在交通中最为弱势的群体,意大利对其的保护还是很全面的。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汽车在斑马线有人过马路的情况下必须停车,“车让人”
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无疑是推动自身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大到宇宙,小到量子,无疑不是人们研究的对象。人类文明走到今天,很多智者发现其实宇宙和量子之间的联系甚至比韩寒和四娘都亲密。于是智者又想,如果哪一天韩、郭之间都有结果了,是不是就预示着人类的理解力已经突破极限到达一个新纪元了?  我们有时候认为,人类这种把什么事儿都要弄明白的特性很有劣根主义色彩,一清二楚就真的是所有事物的本质吗?人类的各种情感
聊起汽车赛事,我估计90%的人首先会想到的是世界一级方程式大奖赛(F1)。确实F1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费用最昂贵、技术要求最高的比赛,也是方程式汽车赛事中最高级别的比赛。现代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是于1950年在英国银石赛车场开始的,每年在全球举行20个左右分站比赛。说起来2020年是F1赛事创办70周年,然而全球正在新冠疫情中挣扎,所以原本已经敲定会增加到22站的F12020赛程是改了又改,很多
作为继承极致越野精神的日产传奇SUV,六十年来每一代途乐(Patrol)都是全尺寸SUV的旗舰标杆。1951年第一代途乐诞生时,便已代表着当时越野的最高水平,在当时没有道路的富士山上创造日本第一的爬坡纪录;第二代车型的越野性能得到进一步强化;第三、第四代的途乐历经脱胎换骨的变化,在保持越野性能的同时强调车辆舒适的行驶性能;第五代途乐(Y61)更是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更加豪华的设计、更好的舒适性能,开
如果按照辈分来论,崭新亮相的K4正好位于在中国市场已小有斩获的K3和K5中间,算是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所以来沈阳之前,我并没有对此次试驾抱有太多的奢望。彼得希瑞尔为起亚带来的基因突变已在这两位前辈身上展露无遗,料想K4能做的只不过是在售价层面填补上K3和K5的价格中空地带,产品力上恐怕很难有较大的突破。然而第一眼见到K4,却着实让我吃惊不小,这是一辆起亚?这是彼得希瑞尔设计的起亚新车?样貌大变
即将国产的全新途安  新一代途安已经于2015年第二季度在欧洲上市销售了,目前国内已流传出途安正在测试的照片,这意味着这款大众MPV即将在2016年登陆国内市场。在启用了MQB横置模块平台后,新途安通过重新打造外形,拥有0.296的风阻系数。其轴距加长到了2791mm,整车重量比上一代降低了62kg,新途安也提供5座和7座版本,放倒座椅最大容积可达1980L。发动机包括1.2TSI、1.4TSI和
孙先生 天津 2年 2万公里  不知不觉中已经开了两年了,平时保养维护比较上心,车看起来依然如同新车一般。开这车基本就是京津两地的活动范围,跑高速非常舒服。奔驰是辆很容易让人沉静下来的车,即使是急加速也不会让人感到不适。加速,刹车,过弯给人的感觉就如同一条波斯魔毯,平稳舒适,波澜不惊。当然这种四平八稳的驾驶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欢,平时爱开快车的肯定不认同奔驰的风格。最起码感官上带不来刺激感,但其实速度
如果说4月份的形势让我们渐渐感觉到了严寒的序幕,5月份的表现则清楚地体现了严寒逐渐加剧。乘用车市场继续低迷,产销都比4月还下降了10万辆左右,与去年同期相比也都有大概4%的降幅;轿车方面,虽然产销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但相对4月份仍然都有5万辆左右的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了比如宝马这种以稳健著称的国际豪华品牌都已经在开始大力推进二手车,旧车置换,甚至售后服务的品牌化,因为这不仅是促进新车销
彭志祥 就让孩子这样长大  杨九俊 乐行新歌  顾丽娟 让儿童的英语学习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管蔚琪 让核心素养落地  周世科 学校层面开展学生学习状况监测的实践  研究  张蕾芬 从“健康体检”到“健身行动”  黄云龙 “精细诊断”与“精准改进”  吴 琼 发现学科优势 落实行动跟进  杨 学 探索成长规律 加强学科建设  马 杰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师生情感建设  的策略  陈云云 方法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