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随着地震仪器和石油勘探技术发展,对野外地震资料储存设备得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多线束同时生产的三维地震勘探中,普通磁带机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而NAS系统的优越性就充分展示出来了。本文着重介绍了如何应用NAS系统取代磁带机进行分线束同时记带。
【关键词】NAS系统 三维地震 分线束记带
1 NAS系统简介
NAS系统从结构上讲可以认为是一台大储量的PC机,可以连接键盘、鼠标、显示器等外部设备。从功能上讲它相当于一台磁带机,用于记录用户所需数据。NAS系统示意图如图1:
大体上讲,NAS系统的硬件主要由网络卡、CPU、存储介质构成,软件主要由其自身所带操作系统及输入输出控制组成。其核心部分主要是操作系统。一套完整的NAS系统在使用时通过网络接口、路由器直接连接在仪器的局域网中,从而进行数据的读写。
2 NAS系统在三维地震勘探中的运用
2.1 在三维地震勘探中运用NAS系统的必要性
目前在大三维地震勘探中,大多采用多线束同时生产的模式以节省野外采集设备和人力。而428XL地震仪器系统采用传统磁带机记录地震资料时,无法同时满足分线束记录。通俗的讲,就是用磁带机一边放炮一边记带,几束线的资料都在一盘带上。通常甲方是要求一盘带上必须只有一束线的资料,428XL带磁带机要实现这一要求,则要在停工状态下,用专门的时间从服务器上逐条线束记带,浪费了大量的生产时间。而NAS系统则能克服这一不足,当其与仪器系统连接后,直接可在生产的同时分线束记带。
2.2 NAS系统与428XL仪器系统的连接与配置
将NAS系统固定在仪器车合适的位置后,直接用网线将NAS与路由器连接,然后开机。
2.2.1 创建NAS盘符
一般NAS盘在出厂时已经设置好了相关参数。我们在使用时只需先标识出盘符,以便于在428系统客服机上读写数据。其具体步骤如下:
开机后,在客服机上右键单击网上邻居,选择映射网络驱动器,创建盘符。如图2所示。
此时我们将NAS设为X盘,在文件夹中键入 \\172.27.128.42\segd(说明:IP地址是428XL系统分配的固定地址,一般有41、42、43、44四个,用户可根据需要接入1至4个NAS盘,segd为数据格式),点击完成,NAS盘的盘符就标识完成了。
如果我们需要安装两个NAS盘,重复上述步骤,再添加一个盘符即可。之后,我们可在428的客服机上看见两个新增的盘如图3:
2.2.2 NAS系统与428XL系统的联机
当428软件和NAS系统都启动完成后,点击JExport窗口的Function,选择NFS,出现以下窗口如图4:
分别单击上下两个Mount,则地址为41、42的两个NAS盘都与428系统连接上了。
2.2.3 NAS系统分线束记带设置
NAS系统与428系统联机完成后,只需在428软件上设置按线束记带,NAS系统在储存资料时自动按线束号创建文件夹,如图5:
其中的sw50至sw56就是NAS系统按照线束号所记录的地震资料数据。
2.3 NAS盘中数据的转存
有了前面的设置,NAS盘中数据的转存就十分方便了。当我们完成一天的生产时,我们可以用移动硬盘连接在428客服机上,直接将NAS盘中的数据复制到移动硬盘中。在处理资料的时候,再通过NAS系统与磁带机连接,将所需地震资料数据按要求转存到磁带上。
3 结束语
NAS系统充分解决了三维地震勘探中分线束同时记带这一难题,极大的方便了野外生产。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比,NAS系统较磁带机的优越性已经充分展示,NAS系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NAS系统 三维地震 分线束记带
1 NAS系统简介
NAS系统从结构上讲可以认为是一台大储量的PC机,可以连接键盘、鼠标、显示器等外部设备。从功能上讲它相当于一台磁带机,用于记录用户所需数据。NAS系统示意图如图1:
大体上讲,NAS系统的硬件主要由网络卡、CPU、存储介质构成,软件主要由其自身所带操作系统及输入输出控制组成。其核心部分主要是操作系统。一套完整的NAS系统在使用时通过网络接口、路由器直接连接在仪器的局域网中,从而进行数据的读写。
2 NAS系统在三维地震勘探中的运用
2.1 在三维地震勘探中运用NAS系统的必要性
目前在大三维地震勘探中,大多采用多线束同时生产的模式以节省野外采集设备和人力。而428XL地震仪器系统采用传统磁带机记录地震资料时,无法同时满足分线束记录。通俗的讲,就是用磁带机一边放炮一边记带,几束线的资料都在一盘带上。通常甲方是要求一盘带上必须只有一束线的资料,428XL带磁带机要实现这一要求,则要在停工状态下,用专门的时间从服务器上逐条线束记带,浪费了大量的生产时间。而NAS系统则能克服这一不足,当其与仪器系统连接后,直接可在生产的同时分线束记带。
2.2 NAS系统与428XL仪器系统的连接与配置
将NAS系统固定在仪器车合适的位置后,直接用网线将NAS与路由器连接,然后开机。
2.2.1 创建NAS盘符
一般NAS盘在出厂时已经设置好了相关参数。我们在使用时只需先标识出盘符,以便于在428系统客服机上读写数据。其具体步骤如下:
开机后,在客服机上右键单击网上邻居,选择映射网络驱动器,创建盘符。如图2所示。
此时我们将NAS设为X盘,在文件夹中键入 \\172.27.128.42\segd(说明:IP地址是428XL系统分配的固定地址,一般有41、42、43、44四个,用户可根据需要接入1至4个NAS盘,segd为数据格式),点击完成,NAS盘的盘符就标识完成了。
如果我们需要安装两个NAS盘,重复上述步骤,再添加一个盘符即可。之后,我们可在428的客服机上看见两个新增的盘如图3:
2.2.2 NAS系统与428XL系统的联机
当428软件和NAS系统都启动完成后,点击JExport窗口的Function,选择NFS,出现以下窗口如图4:
分别单击上下两个Mount,则地址为41、42的两个NAS盘都与428系统连接上了。
2.2.3 NAS系统分线束记带设置
NAS系统与428系统联机完成后,只需在428软件上设置按线束记带,NAS系统在储存资料时自动按线束号创建文件夹,如图5:
其中的sw50至sw56就是NAS系统按照线束号所记录的地震资料数据。
2.3 NAS盘中数据的转存
有了前面的设置,NAS盘中数据的转存就十分方便了。当我们完成一天的生产时,我们可以用移动硬盘连接在428客服机上,直接将NAS盘中的数据复制到移动硬盘中。在处理资料的时候,再通过NAS系统与磁带机连接,将所需地震资料数据按要求转存到磁带上。
3 结束语
NAS系统充分解决了三维地震勘探中分线束同时记带这一难题,极大的方便了野外生产。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比,NAS系统较磁带机的优越性已经充分展示,NAS系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