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采油厂基层检查标准不统一和安全资料负担重的问题,提出了明确安全工作标准、采用标准化检查方式、固化安全资料、提高对基层安全检查的目的性和用专家检查指导的对策,应用后提高了基层管理水平。
【关键词】采油厂基层安全检查;问题分析;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经济的发展,“关爱生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安全生产已成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是石油开发企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永恒主题。因此,笔者针对采油厂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基层安全检查水平做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管理对策。
1、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检查标准不统一
由于上级组织每次到基层指导的人员构成不同,专业不一,侧重点不同,给基层、班组普遍造成一些困惑,提出的所谓“健全”、“完善”、“按标准”问题,基层管理人员如何理解健全?如何算完善?按什么标准?等等。笔者认为这是管理层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对基层、对员工就要明确的告诉他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怎么干,干好的标准是什么,指导基层工作必须用确切语言表述,否则,基层的安全管理工作就很难做到规范有序。
1.2安全资料负担重
绝大多数基层、班组的干部员工都想把安全工作干好,包括安全生产资料管理,但现实的情况是普遍感到很疲惫,问题是资料多、负担重。油田层面屡次给基层减负,但总是反弹,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认为不是出在基层而是出在管理层,是我们的检查标准不统一,没有统一的“尺子”,每次去检查的同志对基层的指导和评判不一致造成的。我们跑现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基层抱怨资料多的情况,仔细翻阅后就问这个资料是谁要求你们建的?那个资料是怎么来的?基层的同志们就说了,这个是某次“上级”检查的时候说我们没有,新建的,那个是某次检查说没有,补建的,因为没有还扣了分等等。资料多了、滥了,负担也就重了,不但牵扯精力还影响工作。
2、管理对策
2.1明确安全工作标准
一切生产活动都离不开人的行为,而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工作行为需要由制度和规定来约束的,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地修订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规定,使员工的工作行为得以规范和约束,确保安全生产。而实际情况是各系统、各部门对岗位员工的行为规定和要求太多,有些规定和要求重叠而矛盾,没有形成系统的岗位管理工作标准,造成岗位员工不能系统地按照标准完成各项工作,疲于应付基本的工作安排和要求,给安全生產带来影响。让基层、班组明白,围绕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必须干什么,怎么干?不同层级和专业要建哪些安全管理资料,怎么建?清晰明确,易于操作,使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的放矢。所以每名员工的工作过程都要有一套系统的涵盖各项工作内容的工作标准(如:从上班到下班一个工作循环,所从事的每项工作时段,都将明确工作任务、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等具体工作标准),便于员工对岗位工作进行安全标准化执行以及对员工的各种工作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和考核,并将员工的安全业绩以及违章、违规情况计入员工安全档案规范化管理。
2.2采用标准化检查方式
对基层、班组的要求和检查应当一致,标准应当统一,要求了什么,就检查什么,检查用的标准和表格应当与要求基层使用的相一致,做到“一把尺子”来衡量,尽量减少因上级组织指导检查团(组)人员构成、个人专业和对政策标准的理解而给基层带来的不适应和偏颇,突出检查的针对性,有效性。
2.3固化安全资料
基层一般人员较少,而且承担着比较繁重的生产任务,对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资料管理应当规范统一,模版化、标准化,应当改变传统的制度标准编写模式,使各项制度标准内容以程序化、表格化的形式出现在基层,简单易行,便于员工掌握和执行,不因个别管理者、经营者的个人意志而左右。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有明确的管理体系和标准,所有文件、表格、资料处于受控状态,体系明确的必须做,而且必须做好,体系没有要求的一律不用做。用体系的方式对基层、班组的制度资料模版化、标准化并固化,使基层班组干有标准,做有依据,促进基层安全管理向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迈进,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2.4提高对基层安全检查的目的性
对基层安全检查的目的是查出生产现场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这预防事故发生的第一关,只要我们找到了事故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有些隐患一时难以排除,只要控制好了人的行为,采取防范措施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对基层安全检查要检查到细节,事故隐患不论大小,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忽略了某些细节,一些小事没有做到位,就有可能引发事故,只有注重细节,做好小事,才能避免一切事故的发生。
2.5用专家检查指导
随着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严,监管越来越细,配套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越来越多,安全管理工作日趋法制化、专业化。所以,加强安全管理专家队伍建设是行业不可回避的一个趋势,因此,用专家管专业,用专家来指导检查基层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减轻基层负担,推动基层和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步入正轨,提升水平的科学有效的途径。
3、结束语
(1)只要在基层安全检查中明确安全工作标准、固化安全资料、采用标准化检查方式、提高对基层安全检查的目的性和用专家检查指导对策,安全检查水平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2)提高在基层班组一切事故的发生都是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造成的认识,只要我们认识到了存在的隐患,及时整改到位,控制好了人的行为,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顺华主编.油田开发生产安全技术[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6
【关键词】采油厂基层安全检查;问题分析;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经济的发展,“关爱生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安全生产已成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生命最为宝贵”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是石油开发企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永恒主题。因此,笔者针对采油厂安全检查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基层安全检查水平做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管理对策。
1、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检查标准不统一
由于上级组织每次到基层指导的人员构成不同,专业不一,侧重点不同,给基层、班组普遍造成一些困惑,提出的所谓“健全”、“完善”、“按标准”问题,基层管理人员如何理解健全?如何算完善?按什么标准?等等。笔者认为这是管理层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对基层、对员工就要明确的告诉他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怎么干,干好的标准是什么,指导基层工作必须用确切语言表述,否则,基层的安全管理工作就很难做到规范有序。
1.2安全资料负担重
绝大多数基层、班组的干部员工都想把安全工作干好,包括安全生产资料管理,但现实的情况是普遍感到很疲惫,问题是资料多、负担重。油田层面屡次给基层减负,但总是反弹,问题出在哪里呢?我认为不是出在基层而是出在管理层,是我们的检查标准不统一,没有统一的“尺子”,每次去检查的同志对基层的指导和评判不一致造成的。我们跑现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基层抱怨资料多的情况,仔细翻阅后就问这个资料是谁要求你们建的?那个资料是怎么来的?基层的同志们就说了,这个是某次“上级”检查的时候说我们没有,新建的,那个是某次检查说没有,补建的,因为没有还扣了分等等。资料多了、滥了,负担也就重了,不但牵扯精力还影响工作。
2、管理对策
2.1明确安全工作标准
一切生产活动都离不开人的行为,而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工作行为需要由制度和规定来约束的,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地修订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规定,使员工的工作行为得以规范和约束,确保安全生产。而实际情况是各系统、各部门对岗位员工的行为规定和要求太多,有些规定和要求重叠而矛盾,没有形成系统的岗位管理工作标准,造成岗位员工不能系统地按照标准完成各项工作,疲于应付基本的工作安排和要求,给安全生產带来影响。让基层、班组明白,围绕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必须干什么,怎么干?不同层级和专业要建哪些安全管理资料,怎么建?清晰明确,易于操作,使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有的放矢。所以每名员工的工作过程都要有一套系统的涵盖各项工作内容的工作标准(如:从上班到下班一个工作循环,所从事的每项工作时段,都将明确工作任务、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等具体工作标准),便于员工对岗位工作进行安全标准化执行以及对员工的各种工作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和考核,并将员工的安全业绩以及违章、违规情况计入员工安全档案规范化管理。
2.2采用标准化检查方式
对基层、班组的要求和检查应当一致,标准应当统一,要求了什么,就检查什么,检查用的标准和表格应当与要求基层使用的相一致,做到“一把尺子”来衡量,尽量减少因上级组织指导检查团(组)人员构成、个人专业和对政策标准的理解而给基层带来的不适应和偏颇,突出检查的针对性,有效性。
2.3固化安全资料
基层一般人员较少,而且承担着比较繁重的生产任务,对基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资料管理应当规范统一,模版化、标准化,应当改变传统的制度标准编写模式,使各项制度标准内容以程序化、表格化的形式出现在基层,简单易行,便于员工掌握和执行,不因个别管理者、经营者的个人意志而左右。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有明确的管理体系和标准,所有文件、表格、资料处于受控状态,体系明确的必须做,而且必须做好,体系没有要求的一律不用做。用体系的方式对基层、班组的制度资料模版化、标准化并固化,使基层班组干有标准,做有依据,促进基层安全管理向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迈进,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2.4提高对基层安全检查的目的性
对基层安全检查的目的是查出生产现场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这预防事故发生的第一关,只要我们找到了事故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有些隐患一时难以排除,只要控制好了人的行为,采取防范措施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对基层安全检查要检查到细节,事故隐患不论大小,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忽略了某些细节,一些小事没有做到位,就有可能引发事故,只有注重细节,做好小事,才能避免一切事故的发生。
2.5用专家检查指导
随着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严,监管越来越细,配套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越来越多,安全管理工作日趋法制化、专业化。所以,加强安全管理专家队伍建设是行业不可回避的一个趋势,因此,用专家管专业,用专家来指导检查基层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减轻基层负担,推动基层和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步入正轨,提升水平的科学有效的途径。
3、结束语
(1)只要在基层安全检查中明确安全工作标准、固化安全资料、采用标准化检查方式、提高对基层安全检查的目的性和用专家检查指导对策,安全检查水平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2)提高在基层班组一切事故的发生都是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造成的认识,只要我们认识到了存在的隐患,及时整改到位,控制好了人的行为,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顺华主编.油田开发生产安全技术[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