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中风险胰瘘患者的早期预测及临床指导价值

来源 :河南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_t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中风险胰瘘患者的早期预测及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PD后胰瘘危险度评分(FRS)处于中风险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胰瘘组和无胰瘘组.分析术后两组患者的PCT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预测胰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计算曲线下面积以确定临界值.结果 89例患者中有14例发生术后胰瘘,其中B级瘘12例,C级瘘2例.胰瘘组患者术后第1、3、5天的PCT水平高于无胰瘘组(P<0.05),术后第1天PCT值对胰瘘预测的灵敏度最高,临界值为0.77μg·L-1,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80%.结论 PCT对PD后中风险胰瘘患者具有预测价值,在临床治疗中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乳腺癌亚型,预后相对较差。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是TNB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TNBC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炎症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是一项全面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SII与NAC治疗TNBC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PI)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发生PI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发生PI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排泄情况和呼吸方式)及术后因素(运动功能、血糖水平、营养支持、敷料和气垫床使用情况),将上述因素纳入自变量并赋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PI的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60岁、大小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