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同素异序词的规范问题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acle_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素异序词是词素相同或相近而词素的排列次序相反的一对词,它是一种词汇现象。大量存在于汉语中的这类词汇组合丰富着汉民族的语言词汇,因此必须以慎重的态度来看待同素异序词的规范问题。本文拟从词汇规范的必要性、普遍性和明确性三个方面,对既有的和新生的同素异序词的规范使用做浅议分析。 An allotrophic word is a pair of words with the same or similar morpheme and opposite order of morphemes, which is a kind of lexical phenomenon. The large number of such vocabularies existing in Chinese enrich the language of Han nationality. Therefore, we must take a cautious view of the normative problems of allomorphs.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discuss the normative use of the existing and the newborn allotrophic words in terms of the necessity, universality and clarity of the vocabulary norm.
其他文献
先秦汉语常见的单音节否定词按照词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不、弗、毋、勿、未、否、非、匪、微”主要作副词,“无、亡、罔、靡、蔑”主要作动词,“莫”主要作代词。它们都是唇音
本文以主动宾句、“把”字句和话题句为实验材料,以汉语母语者和韩日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忆再认判断作业。实验发现,对汉语句子进行再认加工时,母语者和韩日学习者主要依
摘 要:隐喻和转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模式,对身体词的各种活用又是隐喻和转喻的突出体现。本文从隐喻和转喻的概念入手,从隐喻和转喻的定义出发,通过比较两者的区别,分析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料,以此来探索“眼”的隐喻和转喻意义  关键词:眼 转喻 隐喻 英汉对比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隐喻和转喻意义系统是基于感知体验,而感知体验又是基于人的身体构造。由此可见,人的身体及其感觉在隐喻意义形成
摘 要:本文通过对13余万字的自然语料的分析,考察韩国留学生在副词“就”表示“强调肯定”功能上的偏误,分析出偏误主要表现为“残缺”“误加”“错序”“混用”等类型,得出“不注意结合语境”“语感低”“目的语规则泛化”“母语负迁移”等是造成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副词 就 偏误    现代汉语副词“就”的义项多,用法复杂,且使用频率都很高,常常让外国学生难以把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