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思想下分段计费问题的教学探究

来源 :辽宁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yovue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段计费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后继学习中可看作分段函数的问题。运用函数思想做好分段计费的教学,需要了解分段教学的基本思想,需要了解学生使用图象法学习的基础。
  一、了解分段函数的基本思想
  分段函数本身不是初等函数,但它是由若干个基本初等函数组合而成的。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有如下的一道例题,其中 y与x的函数解析式可表示为y=[5x,0≤x≤24x+2,x>2],其图象如图1所示。
  例:“黄金1号”玉米种子的价格为5元/kg,如果一次购买2kg以上的种子,超过2kg部分的种子价格打8折。
  (1) 填写下表。
  [购买量 0.5 1 1.5 2 2.5 3 3.5 4 …… 付款金额/元 …… ]
  (2) 写出购买量关于付款金额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x=2是此分段函数的分段点,同时y(x)在x=2是连续的。而函数的连续性及其相关的证明通常是微积分的内容。
  与上题相比,五年级分段计费的例题则是另一种表现形式的分段函数, y与x的函数解析式可表示为y=[7,0<x≤38.5, 3<x≤410,4<x≤511.5,5<x≤613,6<x≤7    。]
  x=3、4、5、6是此分段函数的分段点,y(x)在x=3、4、5、6上也是连续的(如图2)。
  其图形在x=3、4、5、6各点产生跳跃现象,我们称x=3、4、5、6为函数y(x)的跳跃点。
  显然,学生画出这样的图形是不符合题意的(如图3),该图形用函数解析式表示为:
  进一步来说,分段计费的例题是由若干常量函数组合而成的分段函数,学生画出的图形是由常量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组合而成的,而八年级所学的则是由两个不同的正比例函数组合而成的。但这样的题目也存在于五年级的练习题,如“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节约用水,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2吨以内的每吨2.5元;超过12吨的部分,每吨3.8元。小可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7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二、了解学生使用图象法的学习基础
  一般来说,表示函数的方法有三种方法:解析式法、列表法和图象法。在五年级的教材里,仅在“回顾与反思”阶段要求学生用列表法检验解答的结果正确与否。从正向思维的角度来看,该表中的数据可以正确的结果,但从反向思维的角度来看该表中的数据既可以是图2的数据,也可以是图3的数据,或者说数据所表征的含义不是唯一的。为了正确理解题意,教学时需要运用图象法进行分析。从逻辑结构分析,线段图是图象法的最直接的表现,如图4所示。
  
  线段图需要用线段的长度来表示具体的数量,而且图中线段的长短关系要符合题目的数量关系。借助线段图,学生建立了数学的直观模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条形统计图也是图象法的最直接的表现,只要作简单的转换条形统计图就变成了直角坐标系。进一步来说,两者的结合即是学生产生可理解的函数图象。
  三、基于函数思想的教学设计
  函数思想是构造函数(即“规定思想”)从而利用函数的性质(已知、未知和规定思想)来解题的一种思维策略。“已知”,就是指“定量”;而“未知”则是指“变量”;“规定思想”则是指根据事物的规律而人为的构造的一种客观的函数关系。基于这种思维策略,分段计费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一)读题,画线段图,列式解答
  出示主题图,读出题意:王叔叔乘坐出租车行驶6.3km。出租车的收费标准:3km以内7元;超过3km,每千米1.5元(不足1km按1km计算)。他要付多少钱?
  引导画线段图,学生可能画出下列各种情形(图3也是其中的一种)。
  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思考,或者是从车费的角度,或者从是路程的角度,他们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画出线段图,根据所蕴含的数量关系,正确地列式解答。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已经完全地理解了分段计费的运算原理,特别是从函数思想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二)批判性思考,理解“定量”和“变量”的关系,画出图象
  引导学生对解答过程进行批判性思考,并与之交流。
  教师提问:你确信你的解法是正确的?然后,引导学生边读题边追问:①如果王叔叔只乘坐0.5km,要付多少钱?(7元)②如果王叔叔只付7元钱,他最多能乘坐多少km?(3km)③如果王叔叔乘坐3.1km,要付多少钱?(8.5元。④如果王叔叔付了8.5元,他可能乘坐多少km?(4km。所以说,8.5元分为两段:7元,1.5元。)⑤如果王叔叔乘坐4.2km,要付多少钱?(10元。它分为三段:7元,1.5元,1.5元。)
  通过反思,学生会理解行程在0  教师示范:现在,把线段图的第一段,3km以内7元,画到新的图上。(如图5)
  教师提问:第二段、第三段应该怎样画呢?学生尝试画出这两个线段,并推理画出第四、五段。师生合作共同把线段图转换为分段函数的图象。(如图2)
  通过画图,学生理解x=3、4、5、6是函数的跳跃点。更进一步,学生直观地理解这是由5个常量函数组合而成的分段函数,所以,列式计算是:7+1.5×4=13(元)。
  教师提问:你能完成出租车的价格表吗?学生独立填写出下表。
  [行驶的里程/km 1 2 3 4 5 6 7 8 9 10 出租车费/元 7 7 7 8.5 10 11.5 13 14.5 16 17.5 ]
  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用查表法,进一步理解“定量”和“变量”的关系,如7km要付13元。
  (三)辩证思考,理解新的“变量”,画出新的图象
  教师提问:如果去掉括号里的要求,题目变成“王叔叔乘坐出租车行驶6.3km。出租车的收费标准:3km以内7元;超过3km,每千米1.5元。他要付多少钱?”其解法会一样吗?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段“3km以内7元”是一样的。但接着发生的事就不一样了。
  ①如果王叔叔乘坐3.1km,要付多少钱?(7+1.5×0.1=7.15元。)②王叔叔乘坐6.3km,要付多少钱?(7+1.5×3.3=11.95元。)
  图象要相应地进行修改,教师画出新的图象(如图2),描出点(6.3,11.95)的位置。然后,告诉学生这条线被分成两段,x=3是它的分段点。
  (四)巩固练习,用类比法判断出不同函数所相应的图象
  教师可以先出示习题。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节约用水,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2吨以内的每吨2.5元;超过12吨的部分,每吨3.8元。
  (1)小云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1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2)小可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7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要求学生读题,画出相应的图象,得出结论:第(1)题用水量在12吨以内,只画一条线段;第(2)题分段计费不同于图2,也不同于图3,是新的图形(与图1类似)。
  参考文獻:
  [1][德]菲利克斯·克莱因.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第一卷)[M].舒湘芹,陈义章,杨钦樑,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教育现代化2035视域下农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FJJKCG19-089。
  (责任编辑:杨强)
其他文献
记得那一年,我听于永正先生借我校某班教学《小稻秧脱险记》。课始,他不疾不徐地说:“我想先聽听大家读课文。”一个学校广播站的学生把课文读得台下掌声雷动。  “你可以不用学了。”于老师半开玩笑地对那个学生说,“至少在朗读这篇课文上,我教不了你。这样吧,我和在坐的同学一起,再听一遍你的朗读,好吗?”  后来,我与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结识。一次,他收了一名新生,在拜师仪式上,学生为他演奏了一首短曲。
期刊
【摘要】语言教育与思维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语言和思维的核心作用逐渐下降,针对这种问题,许多教师进行了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想要彻底解决初中语文教学核心作用的问题应该多管齐下,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和思维;核心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
摘要:高中语文教师应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实践,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深入探讨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如何实施和评价可以真正为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在实施上要因校制宜,即教师教学方式可以灵活多变、学生学习方式可以因课而异、学习组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在评价上要科学客观,即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多样化、评价方法灵活化。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实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重在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音乐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引导学生真学习、真经历,让每个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真经验、真发展,促使他们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其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学;充分关注;学习经历  “学习经历”是学生在课堂中的求知过程及在这个过程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之作,教师可以采用“阅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运用训练。所谓“阅读+”就是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加入语言文字训练活动。大量的语言文字训练,可以
期刊
摘要:当下,教师整合英语公开课资源实施常态课教学时存在一些问题。面对日益增多的优质公开课资源,英语教师应立足自身学情,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大胆取舍,合理整合,坚持二次备课,真正用好这些资源,扎实上好每一节常态课,这样可以实实在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公开课;常态课;整合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推进,各级教研活动也随之展开。在这些活动中,常开设公开课,旨在展示和引领教学新理念、新方向。所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魂”,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活动化教学着眼,充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活动化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含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主题语境为英语课程内容六大要素中的第一要素,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其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语篇理解程度、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成效。当下,教师对主题式阅读教学比较重视,对主题式视听教学的研究较为稀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