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里坤1842年和1914年2次M7^1/2历史地震地表破裂的几何展布及特征

来源 :地震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woy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地表破裂带是断裂活动最为直观的地貌证据,其破裂样式、同震位移量及空间几何展布特征是判定活动断裂分段及长期活动习性的重要依据。文中在对新疆巴里坤盆地开展活动断裂调查研究的过程中,综合遥感解译、野外断裂踏勘、小型无人机航拍、地表断错位移分析以及古地震槽探等方法,根据在巴里坤盆地南缘断裂西段的雄库尔—邵家庄之间和巴里坤盆地中央东部等多处新发现的总体呈EW向展布的最新地表构造形变遗迹,并对比历史文献记载中这2次地震震害的分布特征,进一步厘定了巴里坤1842年和1914年2次M 71/2历史地震地表破裂的空间展
其他文献
大气CO2浓度持续升高导致海洋酸化和暖化影响着造礁石珊瑚和珊瑚礁生态系统。为探明造礁石珊瑚早期生活史对海洋酸化和暖化的生理学响应,本文研究了温度(约28℃,约30℃)和pCO
本研究使用多种胆碱类低共熔溶剂(DES)选择性分离杨木中的木质素,探究了不同氢键供体及其含量对木质素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胆碱-乳酸(ChCl-Lac)在摩尔比1∶10配比
正确认识医疗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并在实践中有效地去协调二者的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缓解医患关系紧张局面,具有重大的意义。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对医患关系进行分析,进而协调两
本研究调查了秋季红沿河核电站海域镭、氡同位素的活度水平及分布情况,结合镭同位素表观年龄模型计算该海域的水体年龄,进而得出研究区域的水体运移方向,初步探讨了水母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