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的发展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开展教学工作时,年龄特性的影响使学生在参与数学课堂过程中较为吃力,教育人员必须对其加强重视,本文分别从备课工作,课堂氛围,教学手段和师生关系四个方面探究具体教学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 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031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很难确保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无法对其教学效果进行科学保障,基于此,教育人员必须对其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对其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为了进一步明确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如何更为科学有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特此展开本次探究。
一、高度重视备课工作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备课是其相关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对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在具体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备课工作,全面考虑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寻求更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首先需要对教材内容和新课标进行深入分析,明確教材整体内容,确保能够整体把握教材脉络结构,知识体系及其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必然联系,对教材重难点具有更为明确的认识,从而对其阶段目标和整体目标进行更为深入的把握,理解教材[1]。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领会教材意图,在现代新课标下,教师必须灵活应用教材,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加工,激活教材内容,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对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
二、创设良好课堂氛围
在低年级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高度保障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科学创设教学情境,确保相关知识点具有更高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合理优化教学环境,确保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其能够基于数学角度分析现实问题。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数学课程具有更高的逻辑性,教师必须以此为基础,使其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保障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如果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更高的兴趣,便会积极投入课堂,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高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
三、丰富数学教学手段
通常情况下,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计算,而计算通常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具体的认知,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科学阅读教材中的情境图,利用情境图对算式产生更为具体的认识,确保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对知识灵活运用,从而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提升。其次,需要合理应用学具和教具,以此为基础,能够在很大程度内降低教学难度,引导学生利用相关学具自主操作能够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对其教学效果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最后还需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数学教材中存在大量抽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具有较远的距离,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科学应用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活动,利用网络设备搜寻相关资源,确保能够具体化呈现抽象的内容,从而实现教学难度的有效降低,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更大的快乐[2]。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相关内容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自主判断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使其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具有更为明确的认识,以此为基础,能够确保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大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优化小学师生关系
在小学低年级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对其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教师需要和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成为好朋友。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放下老师的架子,跟学生谈心交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学生,学生喜欢上了老师也就喜欢上了他所代课科目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其次,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时,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对于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教师如果想要与学生之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与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互动交流,积极参与学生的游戏,明确学生心理需求。在具体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表现机会,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学习,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与教师产生情感呼应。以此为基础,才能确保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数学课堂,使其乐于学习。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高度重视备课工作,创设良好课堂氛围,丰富数学教学手段,优化小学师生关系,能够确保在小学低年级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课堂效果,对其教学质量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推进小学教学工作的有效发展,使其进一步满足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袁珍华. 活用教学方法,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J]. 好家长, 2018(42):174-174.
[2] 马常友, 邓敏, 王新民.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提问情况的调查[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10):92-97.
[3]杨春雷.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4(8):158-159.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 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031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由于数学知识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很难确保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无法对其教学效果进行科学保障,基于此,教育人员必须对其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对其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为了进一步明确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如何更为科学有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特此展开本次探究。
一、高度重视备课工作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备课是其相关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对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在具体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备课工作,全面考虑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寻求更为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首先需要对教材内容和新课标进行深入分析,明確教材整体内容,确保能够整体把握教材脉络结构,知识体系及其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必然联系,对教材重难点具有更为明确的认识,从而对其阶段目标和整体目标进行更为深入的把握,理解教材[1]。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领会教材意图,在现代新课标下,教师必须灵活应用教材,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加工,激活教材内容,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对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
二、创设良好课堂氛围
在低年级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高度保障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科学创设教学情境,确保相关知识点具有更高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合理优化教学环境,确保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其能够基于数学角度分析现实问题。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数学课程具有更高的逻辑性,教师必须以此为基础,使其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是保障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如果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更高的兴趣,便会积极投入课堂,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高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
三、丰富数学教学手段
通常情况下,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计算,而计算通常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具体的认知,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科学阅读教材中的情境图,利用情境图对算式产生更为具体的认识,确保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时能够对知识灵活运用,从而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提升。其次,需要合理应用学具和教具,以此为基础,能够在很大程度内降低教学难度,引导学生利用相关学具自主操作能够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对其教学效果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最后还需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数学教材中存在大量抽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具有较远的距离,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科学应用多媒体设备展开教学活动,利用网络设备搜寻相关资源,确保能够具体化呈现抽象的内容,从而实现教学难度的有效降低,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更大的快乐[2]。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相关内容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自主判断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使其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具有更为明确的认识,以此为基础,能够确保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大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优化小学师生关系
在小学低年级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对其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教师需要和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成为好朋友。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放下老师的架子,跟学生谈心交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学生,学生喜欢上了老师也就喜欢上了他所代课科目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其次,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时,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对于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教师如果想要与学生之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与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互动交流,积极参与学生的游戏,明确学生心理需求。在具体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表现机会,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学习,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与教师产生情感呼应。以此为基础,才能确保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数学课堂,使其乐于学习。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高度重视备课工作,创设良好课堂氛围,丰富数学教学手段,优化小学师生关系,能够确保在小学低年级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课堂效果,对其教学质量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推进小学教学工作的有效发展,使其进一步满足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袁珍华. 活用教学方法,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J]. 好家长, 2018(42):174-174.
[2] 马常友, 邓敏, 王新民.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提问情况的调查[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10):92-97.
[3]杨春雷.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实施“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4(8):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