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提高学生地理综合题解答能力探究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all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地理综合题是许多初中生难以突破的题型,它的设置并不是为了难住学生,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在这一形势下,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地理综合题解答能力就成为初中地理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一、 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地理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初中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解答综合题十分重要。
  基础知识包括名词解释、概念定义、空间分布等知识,这是初中地理教学的基础内容。基础技能主要是指读图能力,由于地理知识与空间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许多地理综合题都与地图知识有关。
  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综合题解答能力,教师就必须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于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采用总结和归纳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实际上,地理综合题是对基础知识的整合、延伸、拓展,它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解答地理综合题的关键在于对题目的分析。
  审题对解答综合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初中地理综合题而言,审题是为了进一步明确考查要点,找寻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取试题隐含信息。由此可见,善于审题既能避免重复,又能提高答题质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审题过程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清思路。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总结解题规律,引导学生层层分析问题。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综合题练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解答习惯。对此,教师要选择一些分析性、比较性、概括性、综合性较强的试题进行训练,帮助学生理清分析思路,掌握解题规律,逐步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对于不同类型的综合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特点,采用合适的解题方法,逐步做到切题解答各类地理综合题。
  三、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研究表明,心理素质是影响初中生解题效率的因素之一。许多初中生对地理综合题“谈虎色变”,认为其难以解决。因此,在考试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学生放弃解答综合题,以节约解题时间。作为教师,我们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可通过开展地理知识竞猜、讨论会、辩论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学生就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增强自信,养成不甘失败的精神。
  2.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
  许多学生放弃解答综合题,往往是出于畏难心理,而这种心理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学生缺乏解题兴趣,认为综合题毫无现实意义,仅仅是为了难住学生而已。对此,教师要利用地理现象、地理景观等知识,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调动学生的解题积极性,拉近综合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综合题的现实意义,产生“学以致用”的积极心理,进一步强化解题动机。
  3.多与学生进行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采用鼓励性评价,促使学生勇于尝试,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解题心理。
  总之,对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地理综合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还要增强学生的解题信心和心理素质。
其他文献
单细胞蛋白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生物菌体,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在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中的具体体现,将车、路、人以及其他的建筑通过信息服务协同在一起,目的是使交通智能化。对车联网的具体应用和所运用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中教学教材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所以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教学目标合理转变,使得全新数学模式得到更为合理应用.初中数学中的二次函数为教学
本科专业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模式改革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也是大学教育培养具有国际化视角的专业人才的必经之路。本文从我校农学专业《基因组学》全英教学班的构成、教学
本文主要以正弦式交流电的有效电流的计算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为依据,首先分析正弦式交流电的有效电流概述,其次从微积分推导、三角函数推导几个方
作为一种传统的运动项目,击剑在中小学之中深受欢迎。在这一运动项目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还可以对自身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确保各部位更加灵活,对坚忍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要求,还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层面分析了政治素养的内涵。这四项内容都直接体现了政治学科的
体育与德育各有其特殊性,各自所要求的教育任务不相同,但二者在某些方面,有很多的结合点。体育与德育从来都是在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随
介绍了蛋白质的需求及其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阐述了单细胞蛋白应用和开发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