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读书;教师;专业成长;
基石;书籍;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4(A)—0051—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而读书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发展,教师就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加油”。
一、 选择合适的书籍
教师要读的书很多,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用于读书、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只有对事业有了执著追求、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时,才能克服浮躁情绪,静下心来思考,用读书学习来促进专业发展。那么,教师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呢?笔者认为要读以下几类书:
1.教育论著。古今中外的教育论著对教师把握教育规律、掌握教育教学方法、有效开展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论语》《陶行知教育文集》《大教学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论语》使我们感受到孔子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等思想对教育多元化、终生学习仍然有可取之处。陶行知“生活即教学,教学即生活”的思想,对教师树立大教育观有指导意义,可以让教师把生活、社会融入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生命活力。
2.学科专业书籍。学科专业书籍对了解本学科历史发展、最新知识,掌握教学规律、拓展延伸学科知识非常重要。
3.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工作的方针、政策。比如《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对教师依法执教、以德执教,保护未成年人受教育的合法权益,促进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都十分重要。
4.介绍教育改革动态、教学经验的书籍。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教师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学习、借鉴优秀的教学成果,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5.教育哲学、文学艺术、生活类书籍。教育心理学书籍使我们面对压力时能够自我调整心态,保持愉悦心情,还能以欣赏、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还有文学、服饰、烹饪等方面的书籍,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更科学、更有品位。
二、选择合适的方法
不同类型的书籍在教育教学中的用途不同,因此阅读学习的方法也不同,具体有以下几种:
1.研读法。就是不仅要认真阅读,还要细细揣摩、思考。读学科专业书籍、教育心理学书籍、教学经验和案例等书,就要进行研读。要将专业书籍中介绍的知识、教育教学方法与自己的方法进行比对,择优运用,以优化教学过程。比如,《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介绍了教师的修养、学生的成长、青年教师成功的案例与启示,对教师专业的成长,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非常有帮助,因此要进行研读。
2.精读法。就是对所读书籍的内容详细了解,精彩论段可圈点、勾画或作批注,还可以写自己的感悟。对教育论著就要进行精读,如《外国教育经典解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等,从中教师可以理解、掌握教育规律,从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3.选读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阅读。对于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改革发展动态、教育哲学等,教师可选择阅读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关的内容,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新课程改革理念、思路和方向,教育哲学中关于教育的本质、价值和目的,人本思想和科学思想等。选择阅读可以提高教师的阅读效率和筛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浏览法。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可通过浏览教育报刊和文学艺术、美学、时尚生活类书籍等,获取对自己工作和生活有帮助和有促进作用的内容。
编辑:刘立英
基石;书籍;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4(A)—0051—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而读书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和长效机制。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发展,教师就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加油”。
一、 选择合适的书籍
教师要读的书很多,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用于读书、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只有对事业有了执著追求、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时,才能克服浮躁情绪,静下心来思考,用读书学习来促进专业发展。那么,教师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呢?笔者认为要读以下几类书:
1.教育论著。古今中外的教育论著对教师把握教育规律、掌握教育教学方法、有效开展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论语》《陶行知教育文集》《大教学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论语》使我们感受到孔子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等思想对教育多元化、终生学习仍然有可取之处。陶行知“生活即教学,教学即生活”的思想,对教师树立大教育观有指导意义,可以让教师把生活、社会融入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生命活力。
2.学科专业书籍。学科专业书籍对了解本学科历史发展、最新知识,掌握教学规律、拓展延伸学科知识非常重要。
3.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工作的方针、政策。比如《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对教师依法执教、以德执教,保护未成年人受教育的合法权益,促进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都十分重要。
4.介绍教育改革动态、教学经验的书籍。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教师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学习、借鉴优秀的教学成果,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5.教育哲学、文学艺术、生活类书籍。教育心理学书籍使我们面对压力时能够自我调整心态,保持愉悦心情,还能以欣赏、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还有文学、服饰、烹饪等方面的书籍,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更科学、更有品位。
二、选择合适的方法
不同类型的书籍在教育教学中的用途不同,因此阅读学习的方法也不同,具体有以下几种:
1.研读法。就是不仅要认真阅读,还要细细揣摩、思考。读学科专业书籍、教育心理学书籍、教学经验和案例等书,就要进行研读。要将专业书籍中介绍的知识、教育教学方法与自己的方法进行比对,择优运用,以优化教学过程。比如,《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介绍了教师的修养、学生的成长、青年教师成功的案例与启示,对教师专业的成长,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非常有帮助,因此要进行研读。
2.精读法。就是对所读书籍的内容详细了解,精彩论段可圈点、勾画或作批注,还可以写自己的感悟。对教育论著就要进行精读,如《外国教育经典解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等,从中教师可以理解、掌握教育规律,从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3.选读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阅读。对于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改革发展动态、教育哲学等,教师可选择阅读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关的内容,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新课程改革理念、思路和方向,教育哲学中关于教育的本质、价值和目的,人本思想和科学思想等。选择阅读可以提高教师的阅读效率和筛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浏览法。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可通过浏览教育报刊和文学艺术、美学、时尚生活类书籍等,获取对自己工作和生活有帮助和有促进作用的内容。
编辑:刘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