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自制的锡槽成型模拟装置制备锡液中加入不同铁含量的玻璃样品,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手段研究样品中扩散进入玻璃表面锡离子的含量及锡离子不同价态相
【机 构】
: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南省特种玻璃重点实验室,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海南省特种玻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
:
海南省重大科技“特种玻璃产业关键技术的引进和集成应用”资助项目(ZDZX2013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自制的锡槽成型模拟装置制备锡液中加入不同铁含量的玻璃样品,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手段研究样品中扩散进入玻璃表面锡离子的含量及锡离子不同价态相对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锡液中加铁量的增加,与锡液接触的玻璃表面渗锡量先减少后增大,当加铁量为0.40%时,渗锡量达到最小,约为17.30ug/cm2;进入玻璃表层中的Sn2+的相对含量随着加铁量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大,当加铁量为0.40%,Sn2+的相对含量达到最小,约为3.88%;进入玻璃表层中的Sn4+的相对含量随着加铁量的增加先增
其他文献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文化网络阵地,最大限度地为全社会公民信息资源享用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工程。它开辟了一个不受
针对传统三层架构系统层与层之间的紧耦合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接口设计模式,将数据层对象抽象出接口,逻辑层调用接口方法访问数据层。数据层将数据实体和数据业务对象分离,减弱两者的依赖,并利用.NET的配置文件和反射功能,使工厂类能直接创建数据对象实例,方便逻辑层的访问。这种接口设计模式降低数据层与逻辑层的耦合度,保证了系统的通用性、标准化和数据库的可移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