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样肉芽肿白细胞介素13及其受体表达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89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及其受体在蕈样肉芽肿(MF)皮损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收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经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或)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确诊的MF石蜡组织标本34份,ⅠA期5例,ⅠB期9例,ⅡA期17例和ⅡB期3例。选择正常皮肤组织10份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IL-13、IL-13Rα1及IL-13Rα2的表达。

结果

IL-13、IL-13Rα1和IL-13Rα2表达于各期MF皮损组织的异形淋巴样细胞和亲表皮性淋巴样细胞,IL-13Rα2几乎高表达于所有的MF皮损组织。正常皮肤组织及淋巴细胞均不表达IL-13及其受体。随着MF病程的进展,皮损组织IL-13及其受体表达率升高。IL-13、IL-13Rα1及IL-13Rα2的表达率在Ⅰ期MF皮损(分别为10.00% ± 3.14%、21.43% ± 6.88%、31.14% ± 6.38%)均显著低于Ⅱ期MF皮损(分别为27.50% ± 11.00%、39.45% ± 9.43%、44.40% ± 1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在ⅠA期与ⅠB期之间以及ⅡA期与ⅡB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IL-13及其受体尤其是IL-13Rα2有望成为MF早期诊断和生物学行为预判的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伴骨髓纤维化(marrow fibrosis, MF)的浆细胞骨髓瘤(plasma cell myeloma with bone marrow fibrosis, PCM)的临床及骨髓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75例初诊PCM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骨髓活检、网状纤维染色、流式细胞学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根据网状纤维染色结果,将其分为PCM-MF组和非PCM-MF组。结果175例
目的研究肿瘤细胞气腔内播散(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STAS)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分子学特征以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确诊的肺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选择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学资料及随访资料的肺腺癌288例,将病例分为STAS阳性组(178例)和阴性组(110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RAS基因突变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系统性评价体外光分离置换(ECP)对于糖皮质激素(激素)抵抗性、激素依赖性以及不能耐受激素不良反应等难治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治疗效果,并详细分析比较皮肤GVHD的缓解情况。方法搜集ECP治疗GVHD的研究报道,提取相关数据,应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进行缓解率的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总计787例难治性GVHD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急性GVHD的合并
目的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Notch4、Jagged1以及Dll4在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黑素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恶性黑素瘤及15例色素痣石蜡标本中Notch1、Notch4、Jagged1以及Dll4的表达模式和表达强度。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在40例黑素瘤组织(31例阳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6α对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及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雌性小鼠分为3组:凡士林空白对照组(对照组)、咪喹莫特模型组(模型组)以及IL-36α实验组(实验组)。用小鼠银屑病皮损面积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PASI)观察银屑病样小鼠皮损动态变化。光镜下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量表皮层厚度。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检测对照组与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