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早期小说的主体性特征分析

来源 :郭沫若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笔下主人公的矛盾性是一种综合的、复杂的、触及人性各个层面的并且具有形而上意味的思辨着的矛盾性。在这种矛盾性的表述背后,实际上呈现出的是作为创作主体的郭沫若自身的矛盾性。本文试图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分析剥离出这个综合且复杂的矛盾主体,并返回郭沫若所处的具体社会历史语境去探寻其矛盾性产生的原因。
其他文献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重庆成为中国文化出版的中心,出版业异常活跃。一方面,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大东书局、开明书店、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等有影响的出版机构陆续迁抵
目的了解深圳学龄前儿童血脂的正常值、临界值、危险值及深圳学龄前儿童的血脂异常率。方法对深圳特区284名2~6岁学龄前儿童空腹12h以上抽静脉血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
在对侠文化的理解和诠释特别是对侠义题材的运用上,郭沫若能够结合时代精神对古代原初侠文化作出现代阐释,发掘和提炼其历史精神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现实服务。在他的理论视域
2008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五十周年,五十年前于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学;郭沫若任首任校长。这所大学的成立可以说是“高、新、快”。一、起点高。中国科大
郭沫若早期的批判精神,既基于其气质禀性固有的叛逆性格,也是其好反思、喜创新的理想主义思想观念的必然选择;20世纪中国内外交困的国情,及由此引发的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