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寿是吃出来的
张仲景对于饮食养生的认识,是自成系统的。其大量的饮食养生法记录在他的《金匮要略》——书中。张仲景认为,年分四季,在不同季节,饮食也要随之发生改变,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而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两五、配四加新鲜”的说法。所谓“两五”就是指饮食中的主食为五谷相兼,粗细搭配:副食中菜肴的性味与烹制的味道要五味适合,不可偏食、挑食。五味分别是辛、甘、酸、咸、苦。这五味包含了所有食物的味道。中医认为人食用五味来调养身体,但如果食用不当,就会对人体有害。而“配四”就是前文所说的饮食应与四季特点相结合。“新鲜”就是指无论吃什么,都要“以净为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疾病的预防。
春季饮食应以“甘凉”为主
春季是万物复苏之时,冷暖交替,气温不稳,所以在饮食上一定要多加注意。主食主要是用甘凉性的小麦加工成各种面食,再配用一些米粥;副食则应该选用辛甘的食物,如葱、香菜、韭菜、胡萝卜、花生、大白菜、鸡肉、猪肉等。由于春天气候开始温和,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升发,身体内的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起来,所以多用半甘类的食品,用以助阳气,以利于新陈代谢;同时又配用甘凉的主食,可防阳气过盛,以致影响健康。
夏季饮食应以“甘寒”为主
夏季炎热,人们经常处于高温的状态下,所以这时的饮食应以凉为主。主食主要用甘寒性味的小米。配合具有降温功能的绿豆煮粥;副食主要选用清润的食物,如各种绿色蔬菜、西红柿、冬瓜、丝瓜之类以及鸡蛋、鸭肉、牛肉等。由于夏天气候炎热,人体的阳气盛于表外,而阴气则弱于内里,所以选用性味寒凉、甘酸、清润的食物,既可清热祛暑,又可以保护阴气不致过于衰弱。在这季节中,不要吃过多辛辣的食品,以免损伤阳气,也不要吃过多的冷食,以免伤及脾胃而不利于消化吸收。而在夏天可适当吃大蒜,不仅具有很强的杀菌力,对由细菌引起的感冒、腹泻、肠胃炎以及扁桃腺炎等有明显疗效,还有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预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效能。
秋季饮食应以“甘润”为主
在秋季,人的身体相对舒爽,但饮食养生仍然重要。在秋天的饮食结构中。主食和副食均用甘润的食物。主食应以大米、糯米等谷物为主,配用面包、白薯等,而稀粥中常放些芝麻、核挑仁、秋天是各种水果成熟的时节,副食除要多吃各种蔬菜之外,还要多吃各种水果,补充维生素;肉类则应多吃猪肉、兔肉、河鱼等。由于秋季气温有时虽然还很炎热,但却非常干燥,不像盛夏时的闷热。所以多吃甘润的食物,可以生津祛燥。在这季节中,辛辣食物也是不可以多吃的,尤其是生蒜、辣椒等。除此之外,也要少吃苦寒、甘寒的食物,如苦瓜、黄瓜等,烹制的味道也应注意清淡。
冬季饮食应以“甘温”为主
冬季干燥寒冷,人的饮食也应以温热为主。一般来说,主食应着重甘温性味,如玉米、高粱米制成的面食,稀粥中则应常放些芸豆、赤小豆等:副食应选用具有滋阴或潜阳、理气功效的蔬菜。如大白菜、青萝卜、白萝卜、豆芽菜、木耳等,肉类则多选用甘温助阳的类型,如羊肉、狗肉、鸡肉等。由于冬天与四季有别,饮食也要有所讲究,气候寒冷,人体内的阴气很盛,并潜藏于体内,所以多吃这些肉类,既可以温补阳气,又避免阴阳失调,同时也可以壮阳以御风寒。在这个季节中,所烹制的食品味道应五味相配,不可偏食、挑食。
春天多吃大枣和山药
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中,首推大枣和山药,春季经常食山药和大枣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如果将大枣、山药、大米、小米一起煮粥,不仅可以预防胃炎、胃溃疡的复发,还可以减少患流感等传染病的概率,非常适合春天食用。
除了大枣和山药之外,甘味的食物还有: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苡米、豇豆、扁豆、黄豆、甘蓝、菠菜、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圆、栗子等,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多吃一些。此外,要少吃黄瓜、冬瓜、绿豆芽等寒性食品,它们会阻碍春天体内阳气的生发;多吃大葱、生姜、大蒜、韭菜、洋葱等温性食物,能起到祛阴散寒的作用。
六大“养胃”好食物
生活步调紧凑、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的人们,饮食不规律触动敏感的消化系统神经,引来扰人的胃病,成了体内不定时炸弹,一再发作。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林森分院许云卿营养师在台湾《康健杂志》上特别推荐了6种食材,兼顾美味和“养胃”效果。
卷心菜 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更重要的是其中有维生素K1和维生素U,含有抗溃疡因子,可修复体内受伤组织,可保护胃肠黏膜,经常食用可减少胃部不适,打卷心菜汁饮用是好方法。注意:容易引起胀气,腹胀患者不要吃太多。
南瓜 含大量果胶,可保护胃壁,减少溃疡。注意:南瓜皮不好消化,消化不良的患者食用时最好去皮。
木瓜 含木瓜酵素,有助于分解并加速蛋白质吸收,可缓解消化不良和胃炎,木瓜也是健脾胃、治胃痛的好食物。注意:木瓜偏寒,不建议空腹食用。
山药 健脾胃、益肾气,可促进消化吸收,黏稠质地也有保护胃壁的功效,还能促进食欲,胃部长期不适导致食欲不振的患者可多吃。
生姜 促进血液循环,可缓解天气寒冷造成的胃痛:生姜在中药中也用以治疗恶心、呕吐,对胃病患者很有助益。注意:胃溃疡、胃食道逆流患者少用。
秋葵 含多种营养成分,果实间有果胶和糖类组成的黏液,可保护胃壁,还可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是健胃润肠的好食材。注意:秋葵属于性味偏于寒凉的蔬菜,胃肠虚寒、功能不佳、经常腹泻的人不可多食。
张仲景对于饮食养生的认识,是自成系统的。其大量的饮食养生法记录在他的《金匮要略》——书中。张仲景认为,年分四季,在不同季节,饮食也要随之发生改变,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而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两五、配四加新鲜”的说法。所谓“两五”就是指饮食中的主食为五谷相兼,粗细搭配:副食中菜肴的性味与烹制的味道要五味适合,不可偏食、挑食。五味分别是辛、甘、酸、咸、苦。这五味包含了所有食物的味道。中医认为人食用五味来调养身体,但如果食用不当,就会对人体有害。而“配四”就是前文所说的饮食应与四季特点相结合。“新鲜”就是指无论吃什么,都要“以净为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疾病的预防。
春季饮食应以“甘凉”为主
春季是万物复苏之时,冷暖交替,气温不稳,所以在饮食上一定要多加注意。主食主要是用甘凉性的小麦加工成各种面食,再配用一些米粥;副食则应该选用辛甘的食物,如葱、香菜、韭菜、胡萝卜、花生、大白菜、鸡肉、猪肉等。由于春天气候开始温和,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升发,身体内的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起来,所以多用半甘类的食品,用以助阳气,以利于新陈代谢;同时又配用甘凉的主食,可防阳气过盛,以致影响健康。
夏季饮食应以“甘寒”为主
夏季炎热,人们经常处于高温的状态下,所以这时的饮食应以凉为主。主食主要用甘寒性味的小米。配合具有降温功能的绿豆煮粥;副食主要选用清润的食物,如各种绿色蔬菜、西红柿、冬瓜、丝瓜之类以及鸡蛋、鸭肉、牛肉等。由于夏天气候炎热,人体的阳气盛于表外,而阴气则弱于内里,所以选用性味寒凉、甘酸、清润的食物,既可清热祛暑,又可以保护阴气不致过于衰弱。在这季节中,不要吃过多辛辣的食品,以免损伤阳气,也不要吃过多的冷食,以免伤及脾胃而不利于消化吸收。而在夏天可适当吃大蒜,不仅具有很强的杀菌力,对由细菌引起的感冒、腹泻、肠胃炎以及扁桃腺炎等有明显疗效,还有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预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效能。
秋季饮食应以“甘润”为主
在秋季,人的身体相对舒爽,但饮食养生仍然重要。在秋天的饮食结构中。主食和副食均用甘润的食物。主食应以大米、糯米等谷物为主,配用面包、白薯等,而稀粥中常放些芝麻、核挑仁、秋天是各种水果成熟的时节,副食除要多吃各种蔬菜之外,还要多吃各种水果,补充维生素;肉类则应多吃猪肉、兔肉、河鱼等。由于秋季气温有时虽然还很炎热,但却非常干燥,不像盛夏时的闷热。所以多吃甘润的食物,可以生津祛燥。在这季节中,辛辣食物也是不可以多吃的,尤其是生蒜、辣椒等。除此之外,也要少吃苦寒、甘寒的食物,如苦瓜、黄瓜等,烹制的味道也应注意清淡。
冬季饮食应以“甘温”为主
冬季干燥寒冷,人的饮食也应以温热为主。一般来说,主食应着重甘温性味,如玉米、高粱米制成的面食,稀粥中则应常放些芸豆、赤小豆等:副食应选用具有滋阴或潜阳、理气功效的蔬菜。如大白菜、青萝卜、白萝卜、豆芽菜、木耳等,肉类则多选用甘温助阳的类型,如羊肉、狗肉、鸡肉等。由于冬天与四季有别,饮食也要有所讲究,气候寒冷,人体内的阴气很盛,并潜藏于体内,所以多吃这些肉类,既可以温补阳气,又避免阴阳失调,同时也可以壮阳以御风寒。在这个季节中,所烹制的食品味道应五味相配,不可偏食、挑食。
春天多吃大枣和山药
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中,首推大枣和山药,春季经常食山药和大枣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如果将大枣、山药、大米、小米一起煮粥,不仅可以预防胃炎、胃溃疡的复发,还可以减少患流感等传染病的概率,非常适合春天食用。
除了大枣和山药之外,甘味的食物还有: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苡米、豇豆、扁豆、黄豆、甘蓝、菠菜、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圆、栗子等,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多吃一些。此外,要少吃黄瓜、冬瓜、绿豆芽等寒性食品,它们会阻碍春天体内阳气的生发;多吃大葱、生姜、大蒜、韭菜、洋葱等温性食物,能起到祛阴散寒的作用。
六大“养胃”好食物
生活步调紧凑、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的人们,饮食不规律触动敏感的消化系统神经,引来扰人的胃病,成了体内不定时炸弹,一再发作。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林森分院许云卿营养师在台湾《康健杂志》上特别推荐了6种食材,兼顾美味和“养胃”效果。
卷心菜 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更重要的是其中有维生素K1和维生素U,含有抗溃疡因子,可修复体内受伤组织,可保护胃肠黏膜,经常食用可减少胃部不适,打卷心菜汁饮用是好方法。注意:容易引起胀气,腹胀患者不要吃太多。
南瓜 含大量果胶,可保护胃壁,减少溃疡。注意:南瓜皮不好消化,消化不良的患者食用时最好去皮。
木瓜 含木瓜酵素,有助于分解并加速蛋白质吸收,可缓解消化不良和胃炎,木瓜也是健脾胃、治胃痛的好食物。注意:木瓜偏寒,不建议空腹食用。
山药 健脾胃、益肾气,可促进消化吸收,黏稠质地也有保护胃壁的功效,还能促进食欲,胃部长期不适导致食欲不振的患者可多吃。
生姜 促进血液循环,可缓解天气寒冷造成的胃痛:生姜在中药中也用以治疗恶心、呕吐,对胃病患者很有助益。注意:胃溃疡、胃食道逆流患者少用。
秋葵 含多种营养成分,果实间有果胶和糖类组成的黏液,可保护胃壁,还可促进肠胃蠕动、防止便秘,是健胃润肠的好食材。注意:秋葵属于性味偏于寒凉的蔬菜,胃肠虚寒、功能不佳、经常腹泻的人不可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