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预设 巧于生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ofu0q84313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课堂,学生是教学主体,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焕发生命的精彩。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关键词】预设生成融合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认识过程,实践过程,更是发现探究过程、情境创设过程和人格形成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的,是相辅相成的。数学教学需要预设,而精心的预设又必须通过课堂的生成才能实现其价值。一个高效而灵动的课堂,必然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统一。因此,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这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课前精心“预设”,营造课堂“生成”环境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师备课时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而抓住学生现有发展水平、进行弹性的教学设计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起点。
  1.抓牢生成的基点----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是生成的基点,也是生长点。生成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的生成,如果超过了这个基点就可能生长不了,若低于这个生长点,生成也就无所谓生成了。因此,教师在进行预设时,必须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要把学生当成重要的生成性课程资源来对待,这是有效实施生成性课堂资源教学的前提。
  2、弹性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动态生成
  过于精细的预设会成为学生思维与想象的桎梏,使课堂失去活力,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设计应该是具备弹性的预设。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方案不要过于具体和详细,要给学生留足自由思考的空间。随着课堂推进,即时生成教学设计,还可能收获“未曾预约的精彩”。
  二、课中整合“预设”,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1、正确引领,丰富生成
  教师的教学预设是超前的策划,预设时缺乏现场感知,当教师把事先设想好的方案带入课堂时,往往会出现特殊情况而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在课堂上,教师要具有一双慧眼,对有价值的生成,将其视成重要的课堂资源加以利用,而价值不大或无效的生成,要及时处理,引导学生回到有效的预设轨道,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生成应在预设的目标之内,使预设深化。
  【案例1】课堂上老师正在讲一例题:
  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以销售20件,每件盈利40元,商场经调查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衬衫的单价每降一元,商场每天可多售出2件。如果商场通过销售这批衬衫每天要盈利1200元,衬衫的单价应该降多少元?
  师生共同探讨解题方法,列方程解出答案20元或10元,检验均符合实际。老师正准备进入下一环节,可下面学生还在议论纷纷:
  “我觉得应该降20元,这样买的人多啊。”
  “我觉得应该降10元,这样可以少进一些货,节约路上的开支,但盈利相同”。
  “商场要考虑店铺的租金和售货员的工资”。
  “还要考虑水电费和缴税”。
  “还要考虑衬衫的品牌和质量,他们卖的是什么品牌啊?”
  ……
  眼看着生成偏离预设轨道越来越远,教师巧妙引导:
  ①若该商场想尽快清理库存,应该降多少元?
  ②若商场只考虑进货、盈利等因素,应降多少元?
  ③若商场为了尽量让利给消费者,又应降多少元?
  这样的设问避免了漫无目标的继续讨论下去,又能满足学生喜欢拓展的好奇心理,将生成“扳”回了预设轨道。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拒绝虚假的“伪生成”,呼唤智慧的“真生成”。
  三、 捕捉亮点资源,促进“预设”“生成”融合
  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真实的课堂是能够如实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在如此丰富多彩的课堂中难免会出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联想”与“推测”, 时常会引发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生成性的教育资源”。但这些资源是隐性的、潜在的,如果教师的敏感性不强,不注意倾听,这些资源将“昙花一现”。 作为教师,在课堂中要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努力地将这些“亮点”资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高潮”,从而让课堂充满活力。
  四、巧用错误“生成”,让“预设”锦上添花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错误有时也是一种生成性的课程资源。有时借“错”发挥,也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3】刚学三角形全等证明时,学生时有用SSA求证两个三角形全等.笔者利用课内练习3:“如果两个三角形两边和其中一个角对应相等,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索性开展了一次研究性学习.由于七年级刚接触几何,思路窄,直观强,因而设置了几个画图探究问题.
  探究1:画出两条边长分别为 、 ,长度为 的边所对的角为 三角形,情况会怎样呢?
  学生通过画图发现,根据条件不
  能确定唯一三角形,因此满足两边和
  其中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
  一定全等. (如图1)
  教师:那么两边和其中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不全等吗?
  探究2:在探究1中给出的这个角是
  锐角. 若它的其他条件不变,而将相等的
  角变成直角,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如图2全等)
  在探究2中,画图需要边长调整,学生得出了“长边对大角”的结论.
  (这结论不但为下步画钝角三角形作铺垫,而且升华了此命题的无限价值)
  探究3:若探究1的其他条件不变,继续将相等的角变成钝角,则这两个三
  角形全等吗?(如图3全等)探究4:若这个是锐角,两个三角形就一定不全等吗?
  学生受以上探究的启发,得出结论:只要添加相等的角是较大边所对时,探究4也全等(如图4)
  教学中能巧妙利用学生产生的错误,让学生在前因后果中顿悟错误,在探究问题中解决错误.真实的课堂教学会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丰盈.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预设与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预设精彩且能按期实施的课,算是成功的;预设精彩且能不断生成的课,才算是精彩的。因此,教师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适,追求动态生长,从而把课堂营造成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精彩。
  参考文献
  [1][美]加里?D.鲍里奇[M],《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2]王琨武 [预设与生成]有效教学“预设”不容忽视[J],《新课程研究》,2006.2
  [3]居春兰 《正确应对生成,追求高效教学》 《中学数学教学》,2007.9
其他文献
期刊
初中生的心理正处在在“断乳期”和“闭锁期”,同时也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渴望独立却又无法脱离成人的关心和约束,面对挫折常常会独自承受,认为无人了解自己内心的苦,一旦无法
【摘 要】煤矿安全生产一直是关系煤矿发展的大事,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特别的重视。但是在很多煤矿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不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够的现象,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方法;途径  近年来,随着煤矿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的安全事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由于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不高,使得很多煤矿依然存在着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事
国家重点档案由于其形成年代久远,历经社会变迁,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虫蛀、霉变、纸张酸化、字迹褪变等老化现象,为此,必须采用纸张加固、脱酸、去污、防霉、防虫、字迹恢复与加固、修裱等技术予以修复处理。但是如果一份档案存在多种病害,对其进行多次修复、反复处理的副作用也会很大。为使档案在抢救修复过程中少受或不受损害,应提倡档案修复技术集成。所谓技术集成,即按照一定的技术原理或功能目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提高教师的素质,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文章从四心四养几个方面来谈加强教师的个人修养.
我养过一种植物,它叫万年青。万年青因为一年四季的颜色都是青绿青绿的,因此而得名。  万年青的用处可大啦,它可以养在水里,也可以种在土里。如果养在水里,它会长出又白又长又密的根须,可以做小鱼儿的游乐场,让小鱼儿在根须间游来游去,玩耍嬉戏;如果种在土里,就会长出嫩绿的新芽,可以摆在客厅里做装饰,还能净化室内的空气,既美丽又环保。  把万年青放在阳光底下看,比直接看不知道要漂亮多少倍。因为在阳光下可以清
期刊
中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面对学生的种种问题,除了分析其家庭因素和个性因素,教师还要善于反省自己,有效平衡自己的心理。然后寻找科学有效的测试分析
前言rn各路星光熠熠的明星,各条铺展开来的大红地毯,各式名目繁多的盛大酒会,各种频频于耳的各国语言,各色穿插交汇的密集人群……,这就是第十届上海电视节给人的最直观印象:
档案安全标准体系是指档案安全范畴的各类相关标准按照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体。其中,“内在联系”指档案安全标准之间互相统一协调、衔接配套、互为补充、各有侧重,而又不失联系;“科学的有机体”则是指档案安全标准体系并非大量标准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有机联系的整体结构。  1.档案安全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  1.1可持续发展原则  档案安全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不断优化、不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顺应新课程要求,构建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本文从“走进生活,获取教学活动的资源;用于生活,提升学生生活实践能力”并结合具体教学实例,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