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罪的认定及防控机制探析

来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ga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确认识“侵财型”虚假诉讼罪的可分性、阶段性、复杂性的特点,有助于在实际裁判案件中识别其与诈骗罪等财产类犯罪的不同,实现真正的“罪行法定”.法官在审理案件时要敢于甄别、勇于认定,做到正确定罪量刑,充分发挥法官的职能和作用.应该将“部分篡改型”虚假诉讼行为纳入犯罪体系中,以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无论何种类型的虚假诉讼罪,法检等司法实务部门均需要相互配合,共同防范与惩处.
其他文献
知识分工,是指知识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企业和组织间走向分化、分解与重新整合的发展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组织变革和价值链重塑.价值链知识分工使知识成为全球价值链竞争的核心资源,从而使企业合作从能力依赖走向知识依赖,全球价值链形态也从线性形态走向网络形态.在这种趋势下,全球价值链中的核心技术、价值创造、创新空间都朝平权化方向发展.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制造业要抓住知识分工深入发展的契机,通过加工制造企业“垂直升级”、建设国家价值链、形成多层次区域性国际价值链等途径,积极融入全球知识分工,推动新发展格局下的制造业高
基于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也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葛兰西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理论,其内核包括三个方面,即以市民社会为基础,以有机知识分子为驱动力,以阵地战为行动策略.在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对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深度把握,有助于我们瓦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威胁,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建设也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