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当前高等院校文化形态国防建设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jun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文化形态国防的观点在社会上引起了共鸣。
  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外来强势文化入侵和国内长期和平环境对高等院校文化形态国防建设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维护民族精神、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为党和国家培养接班人的重任,是文化形态国防建设的基础。因此,要加强高等院校文化形态国防建设,巩固国家政权安全,增强国家民族认同感、凝聚力,培养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树立国家安全高于一切的意识。
  【关键词】文化形态国防建设;高等院校;意识形态;
  
  国家民族认同;国防教育 文化形态国防,是基于文化对国防的作用力,坚持以国防建设为指向对其加以发挥、发展和整合,进而形成相对独立的文化形态的国防实力。文化作为一种国防“软实力”,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时,能够起到国防“硬实力”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攻势加剧、国防“硬实力”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在进行国防“硬实力”建设的同时,加强文化形态国防建设,增强国防“软实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维护民族精神,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为党和国家培养接班人的重任,是文化形态国防建设的基础,加强高等院校文化形态国防建设迫在眉睫。
  当前,高等院校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防教育,在巩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高等院校文化形态国防建设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西方和平演变攻势强烈冲击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从意识层面上动摇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致使部分大学生政治思想出现多元化、离散化的趋势;外来强势文化入侵严重削弱国家民族认同感,致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我中华文化的漠视和嫌弃;长期和平环境下形成了国家安全意识淡薄与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没落,致使部分大学生对国家的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淡化,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地位作用轻视。
  加强高等院校文化形态国防建设,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和国防教育三个平台,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增强国家民族认同感、凝聚力,培养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树立国家安全高于一切的意识。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夯实高等院校文化形态国防建设的思想基石意识形态是为国家政权提供合法性地位的文化基础,是维护国家政权安全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思想防线。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夯实文化形态国防建设的思想基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
  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发展的思路、理论联系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将其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目的。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教学,保证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充分发挥校园网、校内广播、图书馆、宣传橱窗、墙报、展览室等媒介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宣传环境;要充分利用院校和社会资源,邀请著名学者、专家组织专题讲座,深入分析世界形势,讲清西方和平演变阴谋,剖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并介绍这些国家的现状,让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和平演变的险恶用心。同时,要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养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以“争先创优”、“推优入党”、“典型激励”为激励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增强他们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筑牢思想防线,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2深挖民族文化潜力,发扬民族精神,增强高等院校文化形态国防建设的精神动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蕴含着丰富的国防教育资源,涌现出了岳飞、文天祥等诸多民族英雄。高等院校文化形态国防建设,要全面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增强大学生的国家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并充分挖掘其中的国防教育资源,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抵御外辱的民族精神深深植入当代大学生的心灵深处,为文化形态国防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要充分挖掘民族文化中的国防教育资源。高等院校可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等基础课程,并围绕爱国主义培育开设相关的传统文化课程,将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入当代大学生的心灵深处。要将爱国主义精神培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内树立一些岳飞、文天祥、顾炎武、林则徐等人的塑像,在图书馆、教室、礼堂等场所悬挂爱国志士的画像、诗词、格言,用良好的环境熏陶学生。要加强汉语教学。语言教育是夯实国家民族认同的基础,是维护统一的力量源泉,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要加强师资力量,增加课时设置,拓展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母语意识,增强其民族认同感。
  3开展全方位的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拓展高等院校文化形态国防建设的有效途径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忘战必危,危久必亡”!越是和平建设时期,越要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使之成为高等院校文化形态国防建设的重要手段。
  要严格落实《国防教育法》相关规定,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全面纳入教育体系,从制度上给予保证。要科学设置教育内容。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国家主权观念和危机意识;进行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要积极拓展教育方式。要将国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通过校园网、板报、校园广播等媒介,开设专题栏目,定期介绍国际国内军事动态,使其在课余时间也能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军事动态;利用重要节日、重大教育日开办专栏、专刊,进行重点教育,并组织以爱国奉献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升国旗、清明扫墓、慰问军属烈属、知识竞赛、辩论赛等,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要加强与军事单位的联合教育。严格落实入伍军训,拓展训练内容,增加训练强度,防止走过场的情况出现。同时,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请专家讲授军事高科技知识,邀请部队领导和英雄模范到院校作报告,有条件的还可以在安全保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到部队体验生活、参观军事装备、观摩军事演习、与部队合办联欢晚会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全方位的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大学生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责任意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不断前进。
其他文献
通过音乐形象的感染,陶冶高尚情操,音乐对人的潜能的开发、身心健康等方面都起到良好的作用。音乐教育重心应转移到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为学生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课堂
本文就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发展进行概述。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并阐明我国各类企业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需求。论述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需要一代人以至几代人努力,今天的青少年,正是明天这只建设大军的中坚力量。而健康的体魄,完美的心理状态则是他们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力量所
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之间最重要的中介机构。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也称创业投资)是指投资人将风险资本投入迅速发展的或有巨大潜力的新兴企业,在承担很大风
本文就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如何建立激励机制,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随着遥感、遥测和遥控等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信息的传输在生产活动中应用日益广泛,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以其可移动性和组网的灵活性而具有特别的应用方向和场合。本文
通过对当前我院网络监察方向班教学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根据我院的校情和办学特色,依托"学长制",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提出了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自
结合温州市规划局的实施情况,重点阐述了温州市规划局电子报批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功能、开发和实现过程、最终成果演示以及目前的实施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