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兵器7榜”又推战略长矛7榜台。在此之前,我要再次读者朋友们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有朋友在短信中说,战略弹道导弹真没什么可评的,解决有无问题,就有了足够的威慑,先进与否又有多大关系呢?真的是一针见血,朝鲜的“大浦洞”导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不过……
评议区
主持人:对于弹道核导弹这种特殊的战略武器,衡量其排名的要素是什么?
专家:首先是技术水平,其次是在敌人火力突击下的生存能力、弹头突破敌方防御的能力、战斗部威力和勤务性能。就核弹而言,可以忽略射程和精度两个要素。因这现役陆基型号均超过10 000千米,而海基型号(潜射)的打击范围=航程 射程,也大大超过10 000千米。精度对于核弹不是特别重要,现役型号的最大偏差也在战斗部的高效杀伤范围内。
主持人:技术水平的体现首先应该是代次的划分,因为目前公认的划分方式体现了一种质的飞跃。
专家:是的,由代次决定大的划分。生存能力则主要体现在发射平台和发射方式上,目前主要有潜射、陆上机动发射和发射井发射几种。
主持人:要说分歧,主要集中潜射与陆上机动发射上。我这有一个表。
专家:现代侦察情报手段高度发达,在不同体制、不同轨道高度的高分辨率侦察卫星、各种侦察飞机、各种雷达、光电侦察设备这些天睛地眼的严密监视之下,以陆地为依托的陆基型号已经没有秘密可言,在强大的火力突击能力面前,没有秘密可言就等同于没有安全可言。而现代侦察手段还未对海洋深处形成全方位立体的高效侦察监视能力,因此大洋深处还相对安全。也就是潜射优于陆地机动发射。
当然,如果考虑到经济性、维护性和实用性,陆基机动发射也有一定的优势。这也是目前争相发展的原因。
主持人:关于突防能力、威力和勤务性的标准设定似乎没有争议。
专家:突防能力主要体现在弹头的末段机动能力和弹头数量上。末段机动能力≥多弹头>单弹头。值得说明的是多弹头既是威力指标也是提高突防能力的重要措施。
威力则是多弹头>少弹头>单弹头。
勤务性能主要体现在火箭发动机的类型上,固体>液体推进。固体燃料比液体燃料能量密度大,因此在射程一样的情况下,固体燃料显然比液体燃料导弹要小。这使其在运输、操作、隐蔽、维护等方面要方便很多。其次,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就是导弹弹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不需要推进剂输送系统、增压系统和推力室的冷却系统等,因而结构简单、紧凑,地面设备也大为简化,维护方便,发射准备时间短,作战反应快。
排名讨论中……
终于,结果让主持人大跌眼镜!!!
主持人:为什么是“圆锤”得拔头筹?而出尽风头的“三叉戟”2D5才拿了个第三?
专家:“圆锤”属于第四代弹道导弹,是俄罗斯正处于试验阶段的首型全固态潜射导弹,安全性能、维护性能、核反击速度都将空前提高,会使导弹大国如虎添翼。这种导弹借鉴了SS-27导弹著名而独特的末段机动能力,对于拦截系统将构成重大挑战,配备了6弹头战斗部,威力强劲,命中精度达到了300米,足使其傲视群弹。几次试验的受挫,并不能埋没它的先进性。“三叉戟”2D5技术很成熟,但毕竟是改进型,在技术代次上便落后了。
获奖感言
1“圆锤”:我……我……我好好感动哟!我爱死这里啦!想当年,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霸,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我们整个行业都陷入混乱,国力、军力都让人小瞧。如今我能重新站到这里,就说明#@%^$
有朋友在短信中说,战略弹道导弹真没什么可评的,解决有无问题,就有了足够的威慑,先进与否又有多大关系呢?真的是一针见血,朝鲜的“大浦洞”导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不过……
评议区
主持人:对于弹道核导弹这种特殊的战略武器,衡量其排名的要素是什么?
专家:首先是技术水平,其次是在敌人火力突击下的生存能力、弹头突破敌方防御的能力、战斗部威力和勤务性能。就核弹而言,可以忽略射程和精度两个要素。因这现役陆基型号均超过10 000千米,而海基型号(潜射)的打击范围=航程 射程,也大大超过10 000千米。精度对于核弹不是特别重要,现役型号的最大偏差也在战斗部的高效杀伤范围内。
主持人:技术水平的体现首先应该是代次的划分,因为目前公认的划分方式体现了一种质的飞跃。
专家:是的,由代次决定大的划分。生存能力则主要体现在发射平台和发射方式上,目前主要有潜射、陆上机动发射和发射井发射几种。
主持人:要说分歧,主要集中潜射与陆上机动发射上。我这有一个表。
专家:现代侦察情报手段高度发达,在不同体制、不同轨道高度的高分辨率侦察卫星、各种侦察飞机、各种雷达、光电侦察设备这些天睛地眼的严密监视之下,以陆地为依托的陆基型号已经没有秘密可言,在强大的火力突击能力面前,没有秘密可言就等同于没有安全可言。而现代侦察手段还未对海洋深处形成全方位立体的高效侦察监视能力,因此大洋深处还相对安全。也就是潜射优于陆地机动发射。
当然,如果考虑到经济性、维护性和实用性,陆基机动发射也有一定的优势。这也是目前争相发展的原因。
主持人:关于突防能力、威力和勤务性的标准设定似乎没有争议。
专家:突防能力主要体现在弹头的末段机动能力和弹头数量上。末段机动能力≥多弹头>单弹头。值得说明的是多弹头既是威力指标也是提高突防能力的重要措施。
威力则是多弹头>少弹头>单弹头。
勤务性能主要体现在火箭发动机的类型上,固体>液体推进。固体燃料比液体燃料能量密度大,因此在射程一样的情况下,固体燃料显然比液体燃料导弹要小。这使其在运输、操作、隐蔽、维护等方面要方便很多。其次,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室就是导弹弹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不需要推进剂输送系统、增压系统和推力室的冷却系统等,因而结构简单、紧凑,地面设备也大为简化,维护方便,发射准备时间短,作战反应快。
排名讨论中……
终于,结果让主持人大跌眼镜!!!
主持人:为什么是“圆锤”得拔头筹?而出尽风头的“三叉戟”2D5才拿了个第三?
专家:“圆锤”属于第四代弹道导弹,是俄罗斯正处于试验阶段的首型全固态潜射导弹,安全性能、维护性能、核反击速度都将空前提高,会使导弹大国如虎添翼。这种导弹借鉴了SS-27导弹著名而独特的末段机动能力,对于拦截系统将构成重大挑战,配备了6弹头战斗部,威力强劲,命中精度达到了300米,足使其傲视群弹。几次试验的受挫,并不能埋没它的先进性。“三叉戟”2D5技术很成熟,但毕竟是改进型,在技术代次上便落后了。

获奖感言
1“圆锤”:我……我……我好好感动哟!我爱死这里啦!想当年,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霸,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我们整个行业都陷入混乱,国力、军力都让人小瞧。如今我能重新站到这里,就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