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在我国投入使用的公路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破坏,并且公路在雨雪、洪水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也会受到损害,从而影响公路的使用功能和寿命。而本文对公路养护中裂缝处理技术、微表处技术、稀浆封层技术等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研究,可以很好地对正处于运营状态的公路进行维护,使其能持续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服务。
[关键词]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E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6-0192-01
前言
公路养护是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公路管理机构为保证公路的畅通,在公路运营期间,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对公路路面以及附属设施开展的维护、保养、水土保持和绿化等各项工作。公路养护中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路基、路面中存在的问題,并防止各类病害的发生,为公路的使用寿命、使用功能提供保障。
1 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其作为公路养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在公路没有发生结果性破坏之前,对公路中可能会出现的病害,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对路面、路基等部位进行维护,以防止各类病害的发生和扩大,从而增加公路的使用寿命,保证公路的运营效果,获取公路生命周期内的最大效益。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本质就是在恰当的时间,采取与公路实际情况相符的养护技术措施,对公路进行维护和保养。同时,预防性养护的核心思想就是选用最合理的成本养护技术,注重养护管理的主动性、合理性、计划性。
2 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
2.1 裂缝处理技术
就目前我国公路发生的病害来看,绝大多数公路最早也最容易发生的病害就是路面裂缝,而裂缝如果不得到有效地维护,其长度和宽度就会随着公路使用年限的增长而不断延长。对于这种情况,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中的裂缝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裂缝的恶化。
路面产生裂缝的形式不同,所需要的裂缝处理技术也不同。首先,对于细骨料损失严重、裂缝面积比较大的路面,一般采取雾封层处理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可以防止裂缝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增强路面的防水能力;其次,灌缝处理技术适用于裂缝数量比较多的路面,其处理方法就是向裂缝深处灌入密封材料,既提高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又保证了行车的安全、舒适;最后,贴缝处理技术适用于出现横向或纵向裂缝,并在裂缝处伴随着较多细微扩展裂缝的路面。其主要处理方法就是涂刷专用胶粘剂,并用贴缝带对裂缝进行修补。
2.2 稀漿封层技术
通常情况下,稀浆封层技术应用于新旧公路路面剥落、老化、裂缝以及坑槽等各种病害的维护和预防中。稀浆封层技术的操作流程就是首先将添加剂、乳化沥青、水以及骨料等多种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成稀浆混合料,然后将稀浆混合料平铺在公路路面上。经过一段时间后,稀浆混合料就会固化,从而和公路路面紧密粘结在一起,达到耐磨、防水、防滑的效果。
稀浆封层技术的施工速度较快,无需加热、冷却,在常温下就可以完成,而且稀浆混合料无需碾压成形,施工简单、快捷。这种预防性养护技术特别适合应用于将要完工的公路路段。但是稀浆封层技术也有一定的缺点,其稀浆封层的厚度较薄、承载力差,只能作为公路的保护层。
2.3 微表处技术
微表处技术是在稀浆封层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适用条件是原路面基层良好、横断面均匀。当公路表面出现中度纵、横向裂缝或车辙,或者公路的抗滑能力较低时,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中的微表处技术就可以采用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粘结料对公路表面的裂缝和车辙进行处理。
微表处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与稀浆封层技术的操作流程类似(如图1所示),而微表处技术采用专用的机械对稀浆封层进行碾压,有效地改善了稀浆封层技术的缺点,提高了稀浆封层的承载力。微表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罩面,沥青路面的车辙修复,水泥桥面的罩面,隧道道面的罩面中,开始成为我国公路路面的主要养护技术之一。此外,微表处技术中所用材料的强度、弹性、抗磨损性能、耐高温性能都比较高,而且微表处技术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操作人员必须足够熟悉微表处技术的流程以及不同季节微表处技术的施工特点,才能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作业。
2.4 边坡预防性养护技术
边坡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公路的边坡进行养护,可以减少由于边坡坍塌对公路路面造成的损失。目前,我国的公路边坡养护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采用种植土格植被、浆砌片石等方法。其中,土格植被主要适用于边坡稳定、坡长较短、坡度较缓以及易于植被生长的公路边坡中;浆砌片石主要用于坡长较长、边坡稳定、坡度较陡,经常或长期浸水的公路边坡中。
边坡养护技术中所使用的浆砌片石和种植土格植被的方法,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破坏,出现安全问题。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在浆砌片石的边坡外缘设置防护网,对边坡植被定期进行修剪和养护,从而提升边坡的整体效果,对公路路面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2.5 排水系统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公路的排水系统是确保公路路面与路基不被水浸泡的关键,同时排水系统中养护工作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进行排水系统的预防性养护工作能够有效降低路面与路基病害的发生率,从而更好的提升公路的使用寿命。在对公路的排水系统进行养护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经常检查排水系统的构建,或者查看混凝土结构是否出现松动。此外,为了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工作人员要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清理,确保排水的效果达到规定的标准。而且在秋季落叶比较多,这时工作人员就应该加大对排水系统的清理力度,避免由于排水系统堵塞导致路面漫水情况的出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养护工作对维护公路的良好运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将会大幅度降低公路中可能发生的病害对公路使用功能造成的伤害。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合理利用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而且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公路养护工作的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力度,从而使公路在使用年限内更好地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 高谋.微表处填补车辙与薄层罩面技术在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J].华东公路,2017,02:71-72.
[2] 陈建.公路养护中稀浆封层技术的应用及实施要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03:268-269.
[3] 李勇.公路微表处预防性养护的施工管理[J].交通世界,2017,15:12-13.
[关键词]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E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6-0192-01
前言
公路养护是交通主管部门或者公路管理机构为保证公路的畅通,在公路运营期间,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对公路路面以及附属设施开展的维护、保养、水土保持和绿化等各项工作。公路养护中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路基、路面中存在的问題,并防止各类病害的发生,为公路的使用寿命、使用功能提供保障。
1 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其作为公路养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在公路没有发生结果性破坏之前,对公路中可能会出现的病害,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对路面、路基等部位进行维护,以防止各类病害的发生和扩大,从而增加公路的使用寿命,保证公路的运营效果,获取公路生命周期内的最大效益。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本质就是在恰当的时间,采取与公路实际情况相符的养护技术措施,对公路进行维护和保养。同时,预防性养护的核心思想就是选用最合理的成本养护技术,注重养护管理的主动性、合理性、计划性。
2 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
2.1 裂缝处理技术
就目前我国公路发生的病害来看,绝大多数公路最早也最容易发生的病害就是路面裂缝,而裂缝如果不得到有效地维护,其长度和宽度就会随着公路使用年限的增长而不断延长。对于这种情况,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中的裂缝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裂缝的恶化。
路面产生裂缝的形式不同,所需要的裂缝处理技术也不同。首先,对于细骨料损失严重、裂缝面积比较大的路面,一般采取雾封层处理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可以防止裂缝的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增强路面的防水能力;其次,灌缝处理技术适用于裂缝数量比较多的路面,其处理方法就是向裂缝深处灌入密封材料,既提高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又保证了行车的安全、舒适;最后,贴缝处理技术适用于出现横向或纵向裂缝,并在裂缝处伴随着较多细微扩展裂缝的路面。其主要处理方法就是涂刷专用胶粘剂,并用贴缝带对裂缝进行修补。
2.2 稀漿封层技术
通常情况下,稀浆封层技术应用于新旧公路路面剥落、老化、裂缝以及坑槽等各种病害的维护和预防中。稀浆封层技术的操作流程就是首先将添加剂、乳化沥青、水以及骨料等多种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成稀浆混合料,然后将稀浆混合料平铺在公路路面上。经过一段时间后,稀浆混合料就会固化,从而和公路路面紧密粘结在一起,达到耐磨、防水、防滑的效果。
稀浆封层技术的施工速度较快,无需加热、冷却,在常温下就可以完成,而且稀浆混合料无需碾压成形,施工简单、快捷。这种预防性养护技术特别适合应用于将要完工的公路路段。但是稀浆封层技术也有一定的缺点,其稀浆封层的厚度较薄、承载力差,只能作为公路的保护层。
2.3 微表处技术
微表处技术是在稀浆封层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适用条件是原路面基层良好、横断面均匀。当公路表面出现中度纵、横向裂缝或车辙,或者公路的抗滑能力较低时,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中的微表处技术就可以采用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粘结料对公路表面的裂缝和车辙进行处理。
微表处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与稀浆封层技术的操作流程类似(如图1所示),而微表处技术采用专用的机械对稀浆封层进行碾压,有效地改善了稀浆封层技术的缺点,提高了稀浆封层的承载力。微表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罩面,沥青路面的车辙修复,水泥桥面的罩面,隧道道面的罩面中,开始成为我国公路路面的主要养护技术之一。此外,微表处技术中所用材料的强度、弹性、抗磨损性能、耐高温性能都比较高,而且微表处技术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操作人员必须足够熟悉微表处技术的流程以及不同季节微表处技术的施工特点,才能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作业。
2.4 边坡预防性养护技术
边坡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公路的边坡进行养护,可以减少由于边坡坍塌对公路路面造成的损失。目前,我国的公路边坡养护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采用种植土格植被、浆砌片石等方法。其中,土格植被主要适用于边坡稳定、坡长较短、坡度较缓以及易于植被生长的公路边坡中;浆砌片石主要用于坡长较长、边坡稳定、坡度较陡,经常或长期浸水的公路边坡中。
边坡养护技术中所使用的浆砌片石和种植土格植被的方法,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破坏,出现安全问题。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在浆砌片石的边坡外缘设置防护网,对边坡植被定期进行修剪和养护,从而提升边坡的整体效果,对公路路面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2.5 排水系统的预防性养护技术
公路的排水系统是确保公路路面与路基不被水浸泡的关键,同时排水系统中养护工作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进行排水系统的预防性养护工作能够有效降低路面与路基病害的发生率,从而更好的提升公路的使用寿命。在对公路的排水系统进行养护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经常检查排水系统的构建,或者查看混凝土结构是否出现松动。此外,为了提高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工作人员要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清理,确保排水的效果达到规定的标准。而且在秋季落叶比较多,这时工作人员就应该加大对排水系统的清理力度,避免由于排水系统堵塞导致路面漫水情况的出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养护工作对维护公路的良好运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将会大幅度降低公路中可能发生的病害对公路使用功能造成的伤害。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合理利用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而且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公路养护工作的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力度,从而使公路在使用年限内更好地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 高谋.微表处填补车辙与薄层罩面技术在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J].华东公路,2017,02:71-72.
[2] 陈建.公路养护中稀浆封层技术的应用及实施要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03:268-269.
[3] 李勇.公路微表处预防性养护的施工管理[J].交通世界,2017,1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