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训练环节。作业练习是学生消化、巩固、掌握、迁移所学知识,培养和强化各种能力的必要训练;是反馈教学信息、检测教学效果、优化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有益活动。如何提高学生的作业能力呢?我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量力而行
作业一定要适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动力。教师要对教学重难点准确把握,科学设计作业,追求效率最大化,不能机械重复过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畏惧学习。
二、激发兴趣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实施具有特色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和作业能力。
1.“赏识”激发。对学生作业中的每一处亮点,都给予鼓励。字体飘逸、书写工整的作业,相互传阅;安排作业质量明显提高的学生畅谈体会;请知识面广、作业能力强的学生交流经验;对有创新思路、独特解题技巧的学生让其“公开教学”。运用赏识激发,使学生完成作业的自觉性和自律性都得以有效增强。
2.“体验”激发。在教学生字、看图作文、口语交际等不同内容时,学生在扩词、造句,作文的条理、语言表达等技巧方面存在困难,交上来的作业往往是寥寥数语。我因势利导,针对不同的内容,我进行专项的辅导训练。在学生扩词方面,调动学生生活方面的积累,进行扩词比赛;对于看图作文,我着重从观察的顺序、图画内容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提倡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注重积累好词好句,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学生都很投入,争先恐后。
3.“质疑”激发。在语文学习中,我提倡学生提前预习每篇课文。在预习中,我要求小组或个人,结合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互相评比谁的问题提得好,在平时成绩中给予加分。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学生在做预习作业时,查询资料,请教老师,预习作业做得相当细致并有深度,为学习新课程作好了准备。
三、分类指导
许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最初都是从作业困难、跟不上学习进度开始的。学生作业困难的原因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差,第二类是知识欠缺,第三类是学习主动性不足,第四类是对学习抱有应付态度。针对各类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对第一类学生,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定目标辅导;对第二类查缺补漏,因势利导,定内容指导;对第三类明确目的、启发思维、拓宽训练;对第四类正面引导、教管结合、严格要求。通过分类指导,学生整体和个体的作业质量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四、巧妙批注
批改作业是教师日常的基础工作。转变传统的批改观念,创新作业批改,对提升学生主体学习精神也有显著的效应。
1.做好记录。对学生的每次作业都做好专项记录。统计每个学生的作业质量、接受程度、知识盲点等,系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
2.个性批注。每次对于学生的作业都是全面分析,从书写、标点符号、组词造句、表达技巧等方面给予评注,对于独到之处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于错误的地方,给予思考提示和方法上的指点;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学习态度和心理素质,适时在作业批改中赠送不同的格言和勉词,让学生倍感亲切,从而使学生在乐意和认同中去修正错误、弄懂知识、自我提高。
3.互评自评。对每次的单元题、复习归纳作业,可采用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的形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促进“多元认知”的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客观审视自己,提高作业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的作业能力,对奠定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开拓创新的能力等都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为之不断地创新,不懈地探索。
作者单位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孝义坊小学
编辑 聂蕾
一、量力而行
作业一定要适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不能让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动力。教师要对教学重难点准确把握,科学设计作业,追求效率最大化,不能机械重复过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畏惧学习。
二、激发兴趣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实施具有特色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和作业能力。
1.“赏识”激发。对学生作业中的每一处亮点,都给予鼓励。字体飘逸、书写工整的作业,相互传阅;安排作业质量明显提高的学生畅谈体会;请知识面广、作业能力强的学生交流经验;对有创新思路、独特解题技巧的学生让其“公开教学”。运用赏识激发,使学生完成作业的自觉性和自律性都得以有效增强。
2.“体验”激发。在教学生字、看图作文、口语交际等不同内容时,学生在扩词、造句,作文的条理、语言表达等技巧方面存在困难,交上来的作业往往是寥寥数语。我因势利导,针对不同的内容,我进行专项的辅导训练。在学生扩词方面,调动学生生活方面的积累,进行扩词比赛;对于看图作文,我着重从观察的顺序、图画内容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提倡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注重积累好词好句,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奖励,学生都很投入,争先恐后。
3.“质疑”激发。在语文学习中,我提倡学生提前预习每篇课文。在预习中,我要求小组或个人,结合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互相评比谁的问题提得好,在平时成绩中给予加分。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学生在做预习作业时,查询资料,请教老师,预习作业做得相当细致并有深度,为学习新课程作好了准备。
三、分类指导
许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最初都是从作业困难、跟不上学习进度开始的。学生作业困难的原因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差,第二类是知识欠缺,第三类是学习主动性不足,第四类是对学习抱有应付态度。针对各类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指导。对第一类学生,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定目标辅导;对第二类查缺补漏,因势利导,定内容指导;对第三类明确目的、启发思维、拓宽训练;对第四类正面引导、教管结合、严格要求。通过分类指导,学生整体和个体的作业质量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四、巧妙批注
批改作业是教师日常的基础工作。转变传统的批改观念,创新作业批改,对提升学生主体学习精神也有显著的效应。
1.做好记录。对学生的每次作业都做好专项记录。统计每个学生的作业质量、接受程度、知识盲点等,系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
2.个性批注。每次对于学生的作业都是全面分析,从书写、标点符号、组词造句、表达技巧等方面给予评注,对于独到之处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于错误的地方,给予思考提示和方法上的指点;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学习态度和心理素质,适时在作业批改中赠送不同的格言和勉词,让学生倍感亲切,从而使学生在乐意和认同中去修正错误、弄懂知识、自我提高。
3.互评自评。对每次的单元题、复习归纳作业,可采用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的形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促进“多元认知”的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客观审视自己,提高作业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的作业能力,对奠定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开拓创新的能力等都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为之不断地创新,不懈地探索。
作者单位 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孝义坊小学
编辑 聂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