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有责任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一批批身心健康、富于创新的人才。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直接管理者,教育教学的完成直接受其影响。因此,班主任要从以往的“师道尊严”的堡垒中解放出来,要从“保姆老师”的角色中摆脱出来,建立新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途径,从而培养出会观察、会思考,能独立面对困境,能独立生存的新一代。作为班主任,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了解和研究班级
了解和研究班级是班主任工作的第一项内容,也是贯穿于班主任工作全过程的一项内容。那么班主任对班级进行了解和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呢? 1 、学生的一般情况; 2 、学生的个人发展情况。通过了解学生,会使班主任的工作更有方向性、预见性、计划性,从而准确地了解学生也是形成教师威信的重要手段。现在,许多学校的做法都比较好,给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袋,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保存了资料,有助于下任班主任的工作开展。
二、关心爱护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爱是教育的前提。”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真诚的爱护和关心,这种爱不仅有对学生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还有恰当的批评。同时,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批评或处罚一定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武断、制造“冤案”,伤害学生自尊心。另外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的过错,放下面子,与学生坦诚相见,在教育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因为在一个班级里,后进生人数虽少,但影响极大,要努力使一时落后的学生跟上全班前进的步伐,这样才有利于班集体的发展。
转化后进生可以采用赏识教育。主要可以从下面三方面着手进行。
1.赏识后进生的开始——寻找闪光点
2.赏识后进生的重要手段——谈心
3.赏识后进生的目的——为后进生重塑形象
三、班主任做个标准的天平
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后进生,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优生犯了规,要严肃处理,后进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错,因而处事过程中,切忌伤他们的自尊,心平气和地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一旦有一丁点儿进步要大力表扬,让他们找会自信。另外一个班级中,无论男女,不管优劣,班主任都应从生活学习,思想意识等方面去关注,平时多走进他们,和他们谈心交流,利用班会课共同解决一些矛盾,读一些好文章进行引导;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再走进他的心灵. 班主任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孰是孰非,要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做到事事有依据,件件有凭证,不能武断地下结论,不能凭影响定好坏。特别是在处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后进生之间的矛盾时,要一视同仁,不能偏袒优秀生,而一味地责怪后进生。因而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师、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依赖,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四、协调各科平衡,平等对待科任教师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主骨心,不让学生重主科、轻小科,尊重主科教师,无视小科教师,这一点也很重要。这一平衡工作首先班主任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学生对科任教师的反映,科任教师对同学的看法,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在中间发挥好桥梁与润滑济的作用。特别要求学生平等对待任何一科科任教师,不因自己的好恶而有所偏爱。这不仅是学习的问题,更是一个修养与品德的问题。
另外,在处理老师与学生矛盾时,要体现人性化、平等化,不能为了维护教师的颜面,而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把责任全都推给学生。
五、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已
我们知道,班主任面对的是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学生,自己的思想行为可能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作用。现在的班主任一般除了对学生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外,还承担着“育人”的工作职责。由于班主任的思想和行为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暗示性,学生大都有模仿班主任言行的心理倾向,学生从心理上产生认同感,会逐渐形成心理模式。因此,班主任是学生思想行为养成的导师,班主任在学生中具有很高的威信,必须坚持“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已”。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只有班主任勤奋工作,敬岗爱业,学生才会口服心服,关心集体,努力学习。应敢于向学生号召,向班主任看齐,班主任是怎样做的,你们就怎样做。针对有些学生(如独生子女)学习不够刻苦,小病小痛就请假的现象,教师应起模范带头作用,尽量不请假或少请假,以实际行动做给学生看。
六、班级管理工作要常抓不懈
班级是一个不断运动和变化着的集体,班级管理需要坚持不懈地抓。作为被管理的对象学生来讲,正处于身心发展不稳定的时期,特别是初中生,很难形成持久稳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班主任只有通过适时的观察和不失时机的教诲,才能达到不断完善学生道德品质的目的。对于那些正在转变的同学,更是需要班主任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他们,留心他们的发展动态。如果在班级管理成果上初见端倪,就松缓下来,势必会前功尽弃,弊端重现。如有的班主任对后进生的管理,起初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好不容易扭转了一些,却在后进生的转变后期管理力度削弱下来。殊不知此刻正是学生的认识水平从朦胧走向清醒,转变意识从被动走向主动,思想言行从不规范走向规范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教师的适时观察和经常督促,难保他们不“旧病复发”。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要反复抓、抓反复、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七、要认真反思,不断改进工作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班主任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和言行,勤于探索,善于总结,多作自我反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和工作艺术水平,不断完善自己。这样既有利于自身的修养,又有利于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益。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作为班主任,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去管理班级,要时刻保持平静的心理和稳定乐观的情绪,用健康的心态去做好班级工作,使本班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自己也成为一名优秀的班级工作者。
一、了解和研究班级
了解和研究班级是班主任工作的第一项内容,也是贯穿于班主任工作全过程的一项内容。那么班主任对班级进行了解和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呢? 1 、学生的一般情况; 2 、学生的个人发展情况。通过了解学生,会使班主任的工作更有方向性、预见性、计划性,从而准确地了解学生也是形成教师威信的重要手段。现在,许多学校的做法都比较好,给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袋,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保存了资料,有助于下任班主任的工作开展。
二、关心爱护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爱是教育的前提。”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真诚的爱护和关心,这种爱不仅有对学生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还有恰当的批评。同时,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批评或处罚一定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武断、制造“冤案”,伤害学生自尊心。另外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的过错,放下面子,与学生坦诚相见,在教育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因为在一个班级里,后进生人数虽少,但影响极大,要努力使一时落后的学生跟上全班前进的步伐,这样才有利于班集体的发展。
转化后进生可以采用赏识教育。主要可以从下面三方面着手进行。
1.赏识后进生的开始——寻找闪光点
2.赏识后进生的重要手段——谈心
3.赏识后进生的目的——为后进生重塑形象
三、班主任做个标准的天平
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后进生,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优生犯了规,要严肃处理,后进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错,因而处事过程中,切忌伤他们的自尊,心平气和地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一旦有一丁点儿进步要大力表扬,让他们找会自信。另外一个班级中,无论男女,不管优劣,班主任都应从生活学习,思想意识等方面去关注,平时多走进他们,和他们谈心交流,利用班会课共同解决一些矛盾,读一些好文章进行引导;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再走进他的心灵. 班主任一定要“一碗水”端平,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孰是孰非,要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做到事事有依据,件件有凭证,不能武断地下结论,不能凭影响定好坏。特别是在处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后进生之间的矛盾时,要一视同仁,不能偏袒优秀生,而一味地责怪后进生。因而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师、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依赖,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四、协调各科平衡,平等对待科任教师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主骨心,不让学生重主科、轻小科,尊重主科教师,无视小科教师,这一点也很重要。这一平衡工作首先班主任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学生对科任教师的反映,科任教师对同学的看法,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在中间发挥好桥梁与润滑济的作用。特别要求学生平等对待任何一科科任教师,不因自己的好恶而有所偏爱。这不仅是学习的问题,更是一个修养与品德的问题。
另外,在处理老师与学生矛盾时,要体现人性化、平等化,不能为了维护教师的颜面,而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把责任全都推给学生。
五、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已
我们知道,班主任面对的是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学生,自己的思想行为可能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作用。现在的班主任一般除了对学生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外,还承担着“育人”的工作职责。由于班主任的思想和行为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暗示性,学生大都有模仿班主任言行的心理倾向,学生从心理上产生认同感,会逐渐形成心理模式。因此,班主任是学生思想行为养成的导师,班主任在学生中具有很高的威信,必须坚持“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已”。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只有班主任勤奋工作,敬岗爱业,学生才会口服心服,关心集体,努力学习。应敢于向学生号召,向班主任看齐,班主任是怎样做的,你们就怎样做。针对有些学生(如独生子女)学习不够刻苦,小病小痛就请假的现象,教师应起模范带头作用,尽量不请假或少请假,以实际行动做给学生看。
六、班级管理工作要常抓不懈
班级是一个不断运动和变化着的集体,班级管理需要坚持不懈地抓。作为被管理的对象学生来讲,正处于身心发展不稳定的时期,特别是初中生,很难形成持久稳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班主任只有通过适时的观察和不失时机的教诲,才能达到不断完善学生道德品质的目的。对于那些正在转变的同学,更是需要班主任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他们,留心他们的发展动态。如果在班级管理成果上初见端倪,就松缓下来,势必会前功尽弃,弊端重现。如有的班主任对后进生的管理,起初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好不容易扭转了一些,却在后进生的转变后期管理力度削弱下来。殊不知此刻正是学生的认识水平从朦胧走向清醒,转变意识从被动走向主动,思想言行从不规范走向规范的关键时期,如果没有教师的适时观察和经常督促,难保他们不“旧病复发”。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要反复抓、抓反复、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七、要认真反思,不断改进工作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班主任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和言行,勤于探索,善于总结,多作自我反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和工作艺术水平,不断完善自己。这样既有利于自身的修养,又有利于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益。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作为班主任,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去管理班级,要时刻保持平静的心理和稳定乐观的情绪,用健康的心态去做好班级工作,使本班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自己也成为一名优秀的班级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