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共振诱导的金/二氧化钛纳米复合膜与细胞色素c的电化学偶合及分析信号的放大

来源 :分析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137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金纳米粒子(Au NPs)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原理(SPR)不仅发展了光谱分析,而且报道了TiO2负载纳米金在可见光区域等离子共振诱导的光电化学及其在光伏电池、可见光催化和表面模板制作等方面的应用。然而,将等离子共振诱导下Au/TiO2复合体系产生的光电流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并提高其响应性能尚未见有报道。
其他文献
用电子轰击质谱(EI-MS)研究了1,4-氧氮杂萘-2-酮系列衍生物,分析并探讨了不同取代基对这类化合物EI-MS谱图的影响,分析得到一些裂解规律.
为探索用电化学方法检测生物样品中氯霉素残留的高灵敏度技术,本实验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氯霉素在玻碳电极上伏安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0.02
1引言 研究了钙黄绿素(Calcein)与酚藏花红(PF)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现象,并且将其作为探针用来测定杀虫单,扩大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应用领域。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同
在分子拓扑化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分子中原予的特性。用分子中原予的平衡电负性对分子图进行着色,在距离矩阵的基础上结合分子中各原子的支化度构建一组新的拓扑指数NPm(m=1,2,3
1引言 目前,同时检测植物色素及其衍生物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凭借保留时间及紫外吸收图特征定性,步骤繁琐,而且可信度不高,常会出现假阳性或过高的结果。另外,现有的方法中流
固定化脂质体色谱(ILC)是一种新颖的筛选经被动吸收药物的技术,建立了ILC与常用的动物小肠吸收模型的相关性研究方法,考察了当归补血汤在ILC上有保留的成分的保留值与其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