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情指数”值得一试

来源 :浙江人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D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波市镇海区纪委在探索农村“廉洁工程”建设过程中,创出一项“新发明”,由区纪委对各个村的村官防腐工作进行评定,得出一个指数,每年对外公布一次。“廉情指数”分为ABC三级,评为A级没有奖励,但评到C级,镇和街道一级的干部就要找村干部谈话。在下个年度的工作中,镇和街道的干部们还要重点跟踪这些C级村,督促整改。对村官们来说,“廉情指数”直接与目标管理考核相挂钩。据了解,对农村的惩防体系建设进行量化评估,这种做法在国内都算是个创举。
  这个“廉情指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区纪委将村里的工作细化成了18个项目,共58个环节,由镇(街道)一级的干部牵头,联系相关部门对每个村的各个项目进行打分。打多少分,就看每个工作环节做得好不好了。最后,工作被量化成百分制进行考核。去年该区有6个村被评为C级,主要“毛病”是出在财务工作的程序不到位。
  笔者以为,“廉情指数”可以作为一项预防腐败工作的措施,在基层尝试推行。
  对于农民而言,省级、市级,甚至是县级干部是否清廉,他们并不关心,因为一来距离他们太远,二来即使这些干部不够清廉,也没有直接侵害到农民的利益。农民最为关心的,是乡、村两级干部是否清廉。这些干部的行为与农民的利益直接相关。农民对村级财务、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以及村里的公共事务最为关注。事实证明,土地征用和拆迁补偿领域,也是乡村干部腐败的“高发区”。
  “廉情指数”,将村级工作的规范性与分数直接挂钩,如果工作规范,得分就高,如果工作不规范,得分就低。可以想见,工作规范性与腐败发生概率存在着相关性。一般而言,当“廉情指数”得分较低的时候,不一定说明村里一定存在腐败,但说明村里的工作不规范,预防腐败工作做得不够,发生腐败的概率较大。
  而且,“廉情指数”公开发布,可以使全体农民了解本村干部的总体 “廉情”,尤其是那些评为C级村的农民,就会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督,规范办事程序,减少发生腐败的可能。
  国际反腐败组织“透明国际”每年都公布一次世界各国腐败指数排名,这次,镇海区又创出了“廉情指数”。我们是否可以借鉴这些有益的做法,参考其评价体系,分地区评估“廉情指数”,旨在对各地的干部进行预警?这样的探索应该是有积极意义的。
  
其他文献
摘要 委婉是古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广泛运用于古代汉语的文字作品及日常交际中。委婉修辞的出现和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反映出深刻的文化意蕴。本文引用大量的古文著作作为论证材料,从委婉修辞的分类、表达方式、文化意蕴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以期我们更准确地研究古代汉语,更深刻地了解古代汉民族的社会文化。  关键词:委婉 分类 手法 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用反射干涉技术测量了Ti扩散LiNbO_3平面波导的折射率分布。简介了测试原理、样品制备方法,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Refractive Index Distribution of Ti-Diffused LiNbO_3 P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