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现阶段,人们对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之外,对建筑的结构、外形等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超长结果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在进行中超长建筑施工时,一般采用后浇带施工工艺,技术采用不当很容造成延误工期,甚至影响建筑结构整体稳定的问题出现。本文将分析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4-0353-02
1 引 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体积超长结构的建筑工程不断涌现,为了防止建筑结构出现裂缝,影响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部分建筑工程中,針对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还存在缺陷,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此,研究分析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在建筑工程中,进行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混凝土因收缩或者沉降不均匀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一般根据建筑设计以及相关规范要求,合理的设置施工缝。此施工缝在工程中也被成为后浇带。通过后浇带,将建筑结构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对不同部分的结构进行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待混凝土收缩或者沉降完毕后,在对后浇带部分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使其与其他混凝土结构连成一个整体。
对于中超长借助结构而言,结构整体浇筑面积和工作量较大,很容易产生裂缝的问题。采用后浇带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甚至杜绝因混凝土沉降、收缩不均匀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通常情况下,在高层建筑的裙房连接部位,大多会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为了确保裙房与高层间的结构形成一个连续整体,在施工过程中,英使用比原混凝土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对后浇带位置进行浇筑。
3 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设置
(1)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影响后浇带的关键因素包括混凝土的温差和收缩应力,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后,在进行后浇带设置位置以及距离的计算工作,从而最大程度额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的中超长结构中,引入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因高温或者低温产生的温差,导致建筑结构发生变形或者坍塌。因此,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横截面都应考虑后浇带施工技术。一般情况下,为了提升后浇带施工的效果最佳,后浇带的宽度应控制在70~100cm之间,相邻后浇带之间的距离英控制在20~30m之间。
(2)常见针对中超长结构的后浇带施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平直缝、阶梯缝、凸形缝以及凹形缝。(如图1)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满足工程需求的设计形式。
(3)建筑工程中,进行基础垫层施工时,一般会对中超长后浇带位置的垫层高度进行降低处理,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对建筑垃圾进行清理以及积水的排除。通常情况下,垫层较低的高度约为50~100mm左右。此外,为了避免因雨水累积对建筑工程产生影响,在进行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应每隔50m设置一个集水坑,用于雨水的排出。
4 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4.1 模板支设
模板施工(如图2)是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模板支设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施工要点:
(1)严格按照后浇带设计要求,对于分块图中的混凝土浇筑区域,进行模板支设施工,对于后浇带区域,应设置独立的支撑模板。
(2)在进行模板拆除时,应注意对模板的控制,确保后浇带部位的模板不受到其他模板拆除的影响,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对于框架梁处的后浇带施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设置挡板进行封堵,并采用钢管增加挡板间的支撑力度,确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异常。
(4)对于现浇板处的后浇带施工,挡板一般采用多层胶合板,同时应在挡板上,根据上下层板筋的距离,设置一定的豁口,且这个豁口的大小等于钢筋的直径。
4.2 严格规范钢筋绑扎
在进行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或者模板施工过程中,因钢筋绑扎不牢固,受力产生位移的问题,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及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1)注意对钢筋的保护工作,针对可能出现的腐蚀、损坏等情况,做好相关的检查以及预防措施;
(2)一般情况下,主筋切断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后浇带施工完成后3d以后。因此,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要确保主筋和后浇带之间的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
(3)进行钢筋的焊接工作时,要注意后浇带施工的时间,是否与工程所需产生冲突。
4.3 处理施工缝
实际施工过程中,针对施工缝的处理工作要及时、有效。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施工要点:
(1)用采用铁钻子,对施工缝周围多余的混凝土结构等进行处理,确保施工缝垂直;
(2)在进行施工缝清理工作汇总,赢确保施工缝内无杂物,且水泥浆符合建筑工程设计要求;
(3)清理工作完毕后,要对施工缝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提升后期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
(4)在进行浇筑施工前,赢确保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处于清洁、湿润状态。
4.4 科学控制后浇带的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建筑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时,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泥浆流失问题,一般采用分层浇筑施工。在进行振捣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施工要点:
(1)对于振捣棒的选择,一般选择为36cm长的小型振捣棒,中振捣棒的长度则选择47cm左右的长度; (2)通过采用钢钎捣实的方式,提升混凝土振捣的密室度;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对后浇带部位采用压力水冲洗处理,以及人工凿毛处理。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后3~6h之间,要进行压力水冲洗;1d后可以进行后浇带部位的人工凿毛处理;
(4)在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根据是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一般情况下,主要借助于混凝土的收缩参数来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
(5)在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确保施工位置的施工缝处于湿润状态,且此状态保持不低于24h。
4.5 后浇带内混凝土的级配及浇筑方法
有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时,建筑施工现场无法满足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工作,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完成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工作。此外,在进行浇筑施工时,一般采用高强度的膨胀混凝土。因此,相关的施工要点如下:
(1)对于混凝土的调制工作要重视,通过多轮实验验证,选取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尤其要对各种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进行充分的检测,确保调制出的混凝土符合建筑设计要求;
(2)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搅拌要注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各种材料的配比,控制材料的使用量,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搅拌均符合建筑施工要求,避免出现因搅拌不均匀导致的混凝土的膨胀不一致,对建筑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3)如果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采用机械的方式进行振捣,应严格执行相关建筑施工规范,在距离后浇带位置9cm处,为避免出现振裂的故障,应停止机械振捣工作,采用人工的振捣方式继续作业,直到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符合建筑施工要求。
4.6 加强后浇带的质量验收和养护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以及后期的維护保养工作,具体相关重点如下:
(1)应注意后浇带施工中模板施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2)对于施工过程中选取的材料,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且经过相关的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到施工现场;
(3)通过维护和保养工作,可以提升混凝土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因此,应对混凝土的表面铺设覆盖层,并对其进行保湿处理;
(4)养护工作至少要持续15d以上的时间;
(5)模板拆除时,应确保混凝土结构已经完全凝固后,方能拆除。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中超长结构出现在建筑施工当中。采用后浇带施工工艺可以大大的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现阶段,在进行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相关行业工作者,应当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在相关的施工过程中,重点把控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 勇,时 攀,郑宇伟.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建筑,2015(20).
[2]沈 泓.试论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广东建材,2015(2):70~72.
[3]王振虎.试论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6).
[4]曾 辉.试论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8).
收稿日期:2018-4-22
关键词:建筑工程;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4-0353-02
1 引 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体积超长结构的建筑工程不断涌现,为了防止建筑结构出现裂缝,影响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在部分建筑工程中,針对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还存在缺陷,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此,研究分析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在建筑工程中,进行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混凝土因收缩或者沉降不均匀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一般根据建筑设计以及相关规范要求,合理的设置施工缝。此施工缝在工程中也被成为后浇带。通过后浇带,将建筑结构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对不同部分的结构进行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待混凝土收缩或者沉降完毕后,在对后浇带部分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使其与其他混凝土结构连成一个整体。
对于中超长借助结构而言,结构整体浇筑面积和工作量较大,很容易产生裂缝的问题。采用后浇带技术,可以有效的减少甚至杜绝因混凝土沉降、收缩不均匀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通常情况下,在高层建筑的裙房连接部位,大多会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为了确保裙房与高层间的结构形成一个连续整体,在施工过程中,英使用比原混凝土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对后浇带位置进行浇筑。
3 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设置
(1)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影响后浇带的关键因素包括混凝土的温差和收缩应力,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后,在进行后浇带设置位置以及距离的计算工作,从而最大程度额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的中超长结构中,引入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因高温或者低温产生的温差,导致建筑结构发生变形或者坍塌。因此,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横截面都应考虑后浇带施工技术。一般情况下,为了提升后浇带施工的效果最佳,后浇带的宽度应控制在70~100cm之间,相邻后浇带之间的距离英控制在20~30m之间。
(2)常见针对中超长结构的后浇带施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平直缝、阶梯缝、凸形缝以及凹形缝。(如图1)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满足工程需求的设计形式。
(3)建筑工程中,进行基础垫层施工时,一般会对中超长后浇带位置的垫层高度进行降低处理,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对建筑垃圾进行清理以及积水的排除。通常情况下,垫层较低的高度约为50~100mm左右。此外,为了避免因雨水累积对建筑工程产生影响,在进行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应每隔50m设置一个集水坑,用于雨水的排出。
4 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4.1 模板支设
模板施工(如图2)是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模板支设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施工要点:
(1)严格按照后浇带设计要求,对于分块图中的混凝土浇筑区域,进行模板支设施工,对于后浇带区域,应设置独立的支撑模板。
(2)在进行模板拆除时,应注意对模板的控制,确保后浇带部位的模板不受到其他模板拆除的影响,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对于框架梁处的后浇带施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设置挡板进行封堵,并采用钢管增加挡板间的支撑力度,确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异常。
(4)对于现浇板处的后浇带施工,挡板一般采用多层胶合板,同时应在挡板上,根据上下层板筋的距离,设置一定的豁口,且这个豁口的大小等于钢筋的直径。
4.2 严格规范钢筋绑扎
在进行钢筋绑扎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或者模板施工过程中,因钢筋绑扎不牢固,受力产生位移的问题,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及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1)注意对钢筋的保护工作,针对可能出现的腐蚀、损坏等情况,做好相关的检查以及预防措施;
(2)一般情况下,主筋切断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后浇带施工完成后3d以后。因此,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要确保主筋和后浇带之间的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
(3)进行钢筋的焊接工作时,要注意后浇带施工的时间,是否与工程所需产生冲突。
4.3 处理施工缝
实际施工过程中,针对施工缝的处理工作要及时、有效。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施工要点:
(1)用采用铁钻子,对施工缝周围多余的混凝土结构等进行处理,确保施工缝垂直;
(2)在进行施工缝清理工作汇总,赢确保施工缝内无杂物,且水泥浆符合建筑工程设计要求;
(3)清理工作完毕后,要对施工缝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提升后期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
(4)在进行浇筑施工前,赢确保后浇带部位的混凝土处于清洁、湿润状态。
4.4 科学控制后浇带的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建筑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时,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泥浆流失问题,一般采用分层浇筑施工。在进行振捣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施工要点:
(1)对于振捣棒的选择,一般选择为36cm长的小型振捣棒,中振捣棒的长度则选择47cm左右的长度; (2)通过采用钢钎捣实的方式,提升混凝土振捣的密室度;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对后浇带部位采用压力水冲洗处理,以及人工凿毛处理。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后3~6h之间,要进行压力水冲洗;1d后可以进行后浇带部位的人工凿毛处理;
(4)在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根据是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一般情况下,主要借助于混凝土的收缩参数来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
(5)在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确保施工位置的施工缝处于湿润状态,且此状态保持不低于24h。
4.5 后浇带内混凝土的级配及浇筑方法
有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时,建筑施工现场无法满足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工作,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完成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工作。此外,在进行浇筑施工时,一般采用高强度的膨胀混凝土。因此,相关的施工要点如下:
(1)对于混凝土的调制工作要重视,通过多轮实验验证,选取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尤其要对各种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进行充分的检测,确保调制出的混凝土符合建筑设计要求;
(2)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搅拌要注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各种材料的配比,控制材料的使用量,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搅拌均符合建筑施工要求,避免出现因搅拌不均匀导致的混凝土的膨胀不一致,对建筑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3)如果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采用机械的方式进行振捣,应严格执行相关建筑施工规范,在距离后浇带位置9cm处,为避免出现振裂的故障,应停止机械振捣工作,采用人工的振捣方式继续作业,直到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符合建筑施工要求。
4.6 加强后浇带的质量验收和养护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以及后期的維护保养工作,具体相关重点如下:
(1)应注意后浇带施工中模板施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2)对于施工过程中选取的材料,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且经过相关的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到施工现场;
(3)通过维护和保养工作,可以提升混凝土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因此,应对混凝土的表面铺设覆盖层,并对其进行保湿处理;
(4)养护工作至少要持续15d以上的时间;
(5)模板拆除时,应确保混凝土结构已经完全凝固后,方能拆除。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中超长结构出现在建筑施工当中。采用后浇带施工工艺可以大大的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现阶段,在进行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相关行业工作者,应当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在相关的施工过程中,重点把控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 勇,时 攀,郑宇伟.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建筑,2015(20).
[2]沈 泓.试论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广东建材,2015(2):70~72.
[3]王振虎.试论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6).
[4]曾 辉.试论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8).
收稿日期:2018-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