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宝宝入园焦虑的家庭策略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x10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在宝宝集中入园的时期,许多家长都会对宝宝进入幼儿园之初的哭闹现象感到紧张无奈。使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减轻宝宝入园焦虑,让他们愉快地融入到幼儿园集体中来,是每一名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心愿。本人经过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研究认为:只要家园共同配合,幼儿愉快入园也是可能的。
  
  入园前的准备
  
  幼儿身心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宝宝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是关系到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环节。早在宝宝入园前的半年里家长就要有意识地为宝宝入园做准备。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以宝宝为中心,家长的关怀温暖和照顾宠爱,使宝宝养成争霸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在家庭中,宝宝对家长依赖性强且自由散漫。这就与幼儿园严格的作息时间、幼儿园里人人平等、一定的自我服务等特点形成很大的反差。另外,老师和小朋友都是宝宝所陌生的,这种陌生感和恐惧心理更加深了宝宝对亲人、家庭的依恋。所以,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入园前准备的重要性,并及早做好准备。
  走访几家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师的基本素质,初步确定宝宝将要去的幼儿园。根据该幼儿园的作息时间逐步调整宝宝的一日生活,直至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一致。如果该幼儿园有早教中心或入园前适应班,带宝宝参加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宝宝不但获得了提前熟悉环境的机会,家长也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得一些教育指导。如果没有此类班,也要常带宝宝去幼儿园走走看看,告诉他这里多好玩呀,使宝宝期待来这里。
  家长要注意培养宝宝独立的个性。在家庭中鼓励宝宝,经常告诉他们“你能行、你能做”。引导宝宝有需求时要向他人表达,给宝宝表达愿望、自己做事的机会。有的家长没等宝宝想吃、想喝、想玩就为宝宝安排妥当一切,这样对宝宝是十分不利的。入园后宝宝就会感到自己不是老师唯一照顾的,有受到冷落的感觉。如果是老人或保姆带的宝宝,要做好他们的工作。
  逐步提高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锻炼宝宝如厕、洗手、穿脱鞋、穿脱衣服、学习使用小勺自己吃饭等能力。生活技能提高了,入园后宝宝的自信心也会相应提高。
  家长还要有意识地同宝宝拉开距离,有意识地离开宝宝的视线。让宝宝独立地玩、独立地看书、独立地看电视等,逐渐拉长离开宝宝的时间。有条件的可以让其他亲朋带一带宝宝,并且告诉宝宝妈妈什么时间来接,妈妈来接时一定要准时,并且对宝宝的耐心等待给予表扬鼓励,使宝宝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可以离开妈妈了!
  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既增强了宝宝的体质,又能多接触小朋友,提高宝宝的社会适应性。注意尽量不带或少带宝宝去室内公共场所活动,以免交叉感染。
  
  配合幼儿园工作,使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有的家长对宝宝入园十分紧张,其实大可不必。正规幼儿园对于宝宝新入园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安排有一定经验又有爱心的老师任新班教师。幼儿园的一切秩序常规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制定的,是由有职业素养、教育专长的教师实施的。幼儿去适应新的生活是顺应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得到更完善的发展的需要。所以只要家园配合好,孩子平稳入园是可以做到的。
  充分相信老师。有的家长把宝宝上幼儿园看成一种磨难。幼小的宝宝对成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常常受到外界情境支配和影响。家长的不安情绪甚至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影响到宝宝,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宝宝良好的情绪影响。
  将宝宝送到老师手中后,家长要尽快离开幼儿园,不能逗留和张望,尤其不能听到宝宝哭声后将宝宝带走。如果这样宝宝的哭声会愈来愈响,期待家长听到后将自己带走。以后宝宝再入园就更加困难了。家长要明确告诉宝宝“你长大了,应该上幼儿园了,你哭不哭都要上幼儿园”。
  将宝宝接回后,如果宝宝情绪不是很好,家长不要询问“你哭没有,老师抱你没有”等有关幼儿园的问题。家长要允许宝宝发脾气,允许宝宝哭闹,给宝宝发泄的权利和机会。待宝宝情绪稳定后再通过看书讲故事等宝宝喜欢的方式引导宝宝。适当的情绪发泄,可以减少宝宝生病。
  给宝宝带一件小玩具、小日用品等宝宝在家常用的小物件,使宝宝的情感从对家长的依恋转移到小物件上来,让小物件伴随着宝宝也是减轻分离焦虑的有效方法之一。
  宝宝入园之初,受情绪影响,体质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一时期有的宝宝容易生病,所以,加强饮食调理也很重要。要让宝宝多饮水,吃一些清淡的去火的蔬菜和水果。
其他文献
在美国,育儿一直是个争议话题,种种理论多如繁星,争奇斗艳。不过,所有育儿法的根本目的是一样的:将孩子培养为有生活能力的、幸福的成年人。我的父母希望我幸福,我祖父母也希望我父母幸福。  不过,近年来似乎出现了一些变化,人们对幸福的看法和定义不同了:光是幸福还不够,你得更幸福。对幸福的追求已经从“追求一般意义上的满足”变异为“你必须任何时候、各个方面都幸福”。  “我是幸福,”格雷琴·鲁宾在畅销书《幸
期刊
好多新认识的朋友知道我有孩子后都万分惊奇,觉得不可思议,连连说:“你真不像当妈妈的人!”我想可能是我的穿着打扮和所说的话题都不像一个当妈妈的人?也有很多老朋友看见我和孩子在一起时说:“天啊,你现在真像个好妈妈,眼神都不一样了,透着温柔!”这可能就是我一直想达到的目标,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做妈妈,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做自己。那要如何做到这样呢?首先要做到当妈后的不抛弃与不放弃。  不抛弃  不抛弃以前的
期刊
生活中,为了让孩子听话,父母往往会想尽办法,软硬兼施,最拿手的一招就是许诺:“给你买玩具”、“给你吃巧克力”等。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儿童心理专家鲁杰指出,奖励固然可以强化孩子的某些良性行为,但是奖励有可能掩盖了孩子的关注点,即孩子做某件事有可能只是对奖励感兴趣,而对事情本身的兴趣并没有培养起来。父母使用的奖励方法也不能简单化,物质奖励这一招虽容易在短期内见效,但是从长久发展来看,物质奖励在调动
期刊
现在大家都说欠缺亲子时间,我的同龄人,甚至我的学生们都在说,亲子时间我很辛苦啊,我要教孩子那么多东西,诗得看着她背,琴得帮她一起翻谱子,跳舞的时候,还得帮她扳胳膊扳腿。其实亲子就是和孩子共同成长,在亲情中培养重塑孩子的健全人格。  第一点就是向孩子学习,共同成长。千万不要把小孩子当成一个接受吃的、接受喝的、接受教育的小载体,他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他的想法往往会教育我们。我觉得每个小孩子都是天才,但某
期刊
新年来啦,各位时尚妈妈是不是已经给孩子准备好过年的新衣服了呢?各种新年靓装悉数登场,您是不是也挑花眼了呢?这里,让我与您分享一下时尚辣妈的搭配经吧!  时尚辣妈这样做潮酷时尚派  牛仔是永远不会“褪色”的经典时尚配搭,小女孩身着蓝色休闲牛仔上衣,黑色百搭的打底毛裤,配上酷味十足的鸭舌帽,精致的小脸上戴着一副装饰的框架眼镜,很是吸引眼球。若是喜欢混搭的妈妈,也可选择在牛仔衣外穿一件黑白条纹的针织小衫
期刊
情景剧上演    剧情1:有一天,洋洋帮妈妈扫地,妈妈说:“你是个好孩子。”又有一天,洋洋从幼儿园带回自己的画,妈妈说:“你真聪明。”洋洋妈妈相信,经常夸奖孩子可以帮他建立自信,有安全感。  当洋洋和妈妈一起画画的时候,他每画几笔就会停下来问:“我聪明不聪明啊?”如果妈妈没有及时地表扬他“聪明”,洋洋就不愿意再画下去了。  剧情2:周末,一家人出外游玩。大家坐在草地上野餐。六岁的牛牛一个人静静地看
期刊
国科学家阿西莫夫说:“好奇心是人类精神最崇高的特征之一。”好奇心是推动每个人获得新认识的主要动机。没有好奇心,人的探究精神就会缺失。限制和扼杀好奇心,人就难以生存。幼儿时期的那颗纯真好奇心是智慧的火种,如果能加以保护,定能形成燎原之势,照亮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道路,成就精彩人生。    狼性法则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之一,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怀有好奇心。狼不会将任何事物视作理所当然,
期刊
许多爸爸妈妈在为孩子挑选幼儿园的时候,就会头痛,幼儿园实在太多,什么示范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双语幼儿园……这林林总总的幼儿园,可把年轻的爸妈难住了,究竟什么样的幼儿园才是最佳选择呢?其实幼儿园是有等级之分的,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说法吧。    上比下比 等级分类大不同    爸妈困惑:  园长说他们的幼儿园是一类园,这到底是不是最好的幼儿园?  专家揭密:  幼儿园的等级分为四种,排名第一的是
期刊
现在的年轻父母工作比较忙碌,喂养宝宝的任务就交给了老人们,然而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老年人在思想观念和认识上都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10个方面,应该加以纠正,否则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误区1:多给宝宝吃谷物类粮食,比吃蛋白质食物好    专家观点:宝宝最好六个月以后逐渐添加谷物,因为宝宝胃肠道中的淀粉酶含量很少,消化功能很弱,不像成人的消化功能那么强。但是对于一个肾脏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的幼儿
期刊
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免不了要发生一些小冲突,如果遇上家里的宝贝是个淘气包,家长们也许就会又急又气。教育专家告诉我们:不要太担心!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哪个国家、哪种文化,进攻性行为在所难免。相反,越是“挑逗”行为多的孩子,越具备社交能力。打架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孩子之间交流的另一种方式,只要你善于诱导就行。    “挑逗”式:就不给你,怎么着    在游乐场上,森森跟两个孩子开玩笑,把他们的帽子抢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