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zhi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方法,消除腹水,预防腹水再现,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降低钠盐的摄入,利尿剂的使用,维持电解质平衡以及纠正低白蛋白血症,观察其病情是否改善。结果:综合处理可以有效改善肝脏内循环,使肾脏过滤增加,腹水消失。结论:维持血钠平衡,纠正电解质失衡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基础,综合治疗有助于恢复肾脏功能,增强利尿剂的疗效,更快的消除腹水,提高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治疗分析
  
  
  肝硬化是引起腹水的主要疾病,门静脉压力升高、白蛋白降低、肾脏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内分泌功能紊乱等是形成腹水的主要原因[1]。腹水是肝硬化病人的常见症状之一,它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损害,它的主要病理特征为肝细胞广泛坏死,残存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导致正常的肝脏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腹水,标志着硬化已进入失代偿期,此时患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为75%以上有腹水,腹部胀大并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极易产生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有效控制和消除腹水成为临床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8例,女性40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2.3岁。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38例,酒精性肝硬化28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42例。
  1.2腹水的分级 Ⅰ轻度腹水:仅能通过腹部超声检查发现的腹水;Ⅱ中度腹水:中等程度的腹部膨胀;Ⅲ大量腹水:大量的腹部膨胀。
  1.3诊断方法患者前期会出现消瘦、乏力、食欲减退、腹泻、腹胀等症状,肝硬化所致的腹水为透明的淡黄色液体,,有大量白细胞存在时,腹水会变的浑浊,腹水中甘油三酯浓度升高时,腹水不够透明甚至呈乳糜样。
  2肝硬化腹水的治疗
  2.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可以增加肝脏的血流量以及肾脏中钠的排泄,防止水钠潴留引起腹水的进一步增多,同时还有利尿的作用;饮食上要以高蛋白、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限制水和盐的摄入,轻度的腹水限钠是首要的和基本的治疗,通常情况下为每天不超过5g为宜[2],同时还要注意不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营养均衡;戒烟戒酒,有助于减少对肝细胞的损伤。
  2.2正确使用利尿剂对于利尿剂可以选择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防治过度利尿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这是因为腹水的最大吸收率为700~930ml/d,如果大量使用利尿剂,导致过度利尿大于腹水吸收率,使得细胞外液大量流失,循环血容量下降,肾血流不足,从而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螺内酯和呋噻米是肝硬化腹水治疗中最长用的两种利尿剂,前者保钾,后者排钾,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尿量、尿钠排量和体重变化作调整,一般以60~100mg/d螺内酯和40mg/d呋塞米合用作为起始剂量。
  2.3维持电解质的平衡 在限制水钠摄入过程中要注意纠正低血钾等电解质的紊乱,应对患者进行限制钠摄入在腹水治疗中的重要性的教育,另外还要注意利尿药的不良反应引起的电解质的失衡等问题。
  2.4低白蛋白血症的治疗 低蛋白血症的患者,每周要定期输入白蛋白、血浆可以有效提高血浆胶体的渗透压,促进腹水消退,提高腹水的吸收率。通过输入人血白蛋白和新鲜的冰冻血浆,补充血浆胶体的渗透压是纠正引起腹水的一大原因。
  2.5采用扩容疗法 对于张力性腹水的病人作腹腔穿刺是合理的选择,但是要注意大量放腹水时间过长会导致低血容量,因此,采用扩容疗法可以有效提高血浆胶体的渗透压、有效血容量和肾血流量,再使用利尿剂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2.6顽固性腹水的治疗顽固性腹水是指药物治疗不能消退或经排放腹水等治疗后用药物不能有效防止近期复发的腹水。针对难治性腹水如无其他并发症、无出血倾向,可于1~2h内抽排腹水4~6L,同时补充人血白蛋白6~8g/L腹水,以维持有效血容量,防止血液循环紊乱,限制钠盐的摄入以及小剂量的利尿剂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腹水的清除率。
  3讨论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主要是限钠、利尿,螺内酯为保钾利尿剂,为肝硬化腹水治疗的首选药物;呋噻米为排钾利尿剂,可以通过增加肾血流量而增加利尿作用[3]。此外,还应保持电解质的平衡以及白蛋白的补充、放腹水等,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病人的病情,促进腹水的消除,提高生活质量。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来说,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病情好转后可以适当增加活动量,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与肝细胞再生。
  
  参考文献
  [1]王贵强,刘卫平.肝硬化腹水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21):1733~1736.
  [2]姚希贤,孙玉凤.肝硬化腹水的治疗问题[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9):1089~1090.
  [3]范奇.265例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4):426~42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 通过痰培养获得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289例病原菌致小儿肺炎中95例根据病原学检查确诊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婴幼儿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白色粘痰,喘息,呼吸困难;胸片双侧实质病变多见,易并发肺不张,重症肺炎发生率42.4%。产ESBLs菌株占53.0%,药敏显示对青霉素类、头孢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温通”针法及中药配合康复治疗高寒山区秋冬季中风后偏瘫病人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3月~2010年6月门诊及住院收治中风后偏瘫病人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基本痊愈41例(63.1%),显效11例(16.9%),好转13例(20%),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平均肌力1.5级,治疗后平均肌力4.1级,前后对比P﹤0.05,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温通”针法及中药配合康复治疗高寒山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硝苯地平联合苯那普利控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前瞻性开放研究,共收集80例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某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硝苯地平和硝苯地平联合苯那普利控制两组患者的血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0%,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后,X2=14.62,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造口开放时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脐带异常的常见类型及对新生儿分娩方式与进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00例因脐带异常而对分娩产生影响的病例资料。结果 婴儿中有9例窒息及1例宫内死亡,其余190例出生后均无异常,该组200例产妇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结论 脐带过长在脐带异常中对母体的分娩方式及过程危害最大,脐带绕颈一周或两周的胎儿一般于产前经B超检查都可以明确,
期刊
【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导致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现在没有有效的手段来停止PD的进展,通过总结目前的一些研究已经发现的一些对于帕金森病病情进展有影响的因素(如年龄、发病年龄、性别、起病类型、锻炼、血清尿酸、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等)对于今后的临床研究方向起到提示作用。  【关键词】帕
期刊
【摘要】目的:评估尿转铁蛋白(urinary transferrin,TRF)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以探讨尿TRF的改变对CKD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4例CKD患者,其中早期CKD 6例,晚期CKD 18例;同时选择20例体检正常人群作为对照。分别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尿TRF和碱性苦味酸肌酐反应酶法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高龄胆石症患者109例的临床疗效,并加以分析。方法:对109例高龄胆石症患者,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后行对症处置。结果:本组中治愈101例,好转5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97.2%。结论: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高龄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胆石症;高龄;疗效观察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恶变情况等。方法:我院2003年~2005年经肠镜检查确诊的136例大肠息肉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大肠息肉的多发部位在乙状结肠和直肠,息肉的类型以腺瘤性息肉最多,并且息肉越大,恶变率也就越高,绒毛性息肉恶变概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息肉。结论:应加强对老年人定期肠镜检查进行筛检,特别是高危人群的定期检查,发现息肉要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探索临床中治疗直肠前突的多种有效方法。方法采用PPH术加选择性挂线引入法为主配合0.75%消痔灵注射液多点注射进行治疗。结果:通过选择性的挂线引入法在PPH术式环切齿线上2-4cm的一段粘膜及粘膜下层的同时充分切除了直肠前突的粘膜及粘膜下层并将断端吻合,再配合0.75%消痔灵注射液造粘连、固定的方法。这使得松弛的直肠前壁增加了张力,消除了囊袋,同时也消除了与直肠前突共存的直肠粘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