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人为本理论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aixiao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当中,要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利用引导式管理法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完善自身的思想见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要从实际出发,一切以学生作为发展的根本体现,实现学生教育培养的生本化、个性化,使学生能够在班主任的悉心引导下提升综合素质。所以本文就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班主任;积极引导
  一、 引言
  现如今班主任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当中,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过于被动,无法积极地以学生为本。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缺陷,避免形式化主义来进行管理,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在班主任的细心引导下进行学习和提升。
  二、 当前小学班主任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未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在小学班主任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集中,部分班主任对学生严格导致学生惧怕与班主任相处,无法与班主任进行沟通。所以班主任在管理过程当中要认识到这一缺陷,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融入课堂当中。
  (二) 管理思想滞后
  在我国目前小学教育当中,大多数的班主任思想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由于小学生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学习压力较大,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独立性格培养。而班主任无法积极地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没有真正地与学生进行沟通,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较远。班主任在评价学生时都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依据,缺少全面的评价和整合。使得学生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的阻碍,无法进行整体的提高。
  三、 以人为本理论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一) 树立为学生服务意识
  班主任这一职业就是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生活学习的过程当中,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的出发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引导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融入课堂学习当中。学生把课堂当作自己的一个整体,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精神。所以班主任在管理当中一定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指引学生正确前行,提高学习的目标。
  (二) 构建科学民主的管理措施
  班主任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以人为本,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在班干部选拔的过程当中采用选举和聘任制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能够共同地融入团体当中进行班级建设。班主任还要定期开展管理委员会,监督班干部的职权使用,使班干部能够全心全意地为班级服务。班主任还可以引导班委制定相应的班级工作计划,动员大家一起建设班级,提高班级的活力,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能够快乐健康的成长和学习。班主任在这一过程当中要与学生积极地进行沟通,了解學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并且作为班级的一员,积极地参与到班级活动当中,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地信任班主任,从而根据班主任的引导来进行高效的学习和生活。
  (三) 构建个性化评价体系
  由于学生自尊心较强,注意力不够集中,难免在日常学习当中犯错误。所以班主任要以学生的性格特点作为引导的基础,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班主任要积极地进行引导,合理地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班主任在这一过程当中要建立公平的评价体系,杜绝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要以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表现结合学习的状况来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学生能够感受到课堂的公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制定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班主任还要进行因材施教,制定分层次教学引导,针对学困生要细心并且耐心地进行询问和引导,帮助学困生提升自身的学习信心。
  (四) 进行家校合作共同管理
  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当中,要与学生家长积极地进行沟通和联系。利用微信或QQ建立相应的群,及时地反馈学生在学校当中的表现,使家长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班主任也要积极地询问家长,学生在生活中的日常表现,并且教给家长正确的管理方式,在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学生作为管理的基础,使学生能够在家庭和学校当中都受到科学的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发展和学习。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管理过程当中要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学生作为教学的基础,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当中,完善学生的人格特征,提高班级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媛.以人为本理论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刍议[J].班主任管理,2015,12(9):133-134.
  [2]张力.以人为本理论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刍议[J].小学教学,2015,12(9):133-134.
  作者简介:安进忠,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清源镇七圣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高中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的全面发展。随著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高中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充分体现高中美术课程的时代特征、基础性和选择性。  关键词:高中美术;自主学习;教学  就高中艺术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而言,运用这种学习方法主要是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艺术教
摘 要:色彩教学作为小学美术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培养学生的色彩意识,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小学生对于色彩的感受和學习,来源于教师的辅导。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引导,使注意力和自制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能够感受到色彩的力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  经实践证明:年龄偏小的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辨别通常都是通过对视觉
摘 要:学生的美术学习主要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每个角落中都能发现美,创造美,在美的生活中去享受美、欣赏美,阳光地面对自己的生活,促进美术和生活的融合沟通。  关键词:融合沟通;发现美;创造美  幼儿时期,有的家长就让幼儿随便涂鸦,条件好的家庭把其送到专业的教师那里去培养,其实家长并不是让孩子成为画家,或者让孩子长大就做这一行,而是通过绘画,让儿童身心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程。在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为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对音乐游戏进行利用,从而对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提升其音乐水平及素养,使音乐教学要求能够得到较好满足,促使其实现更理想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游戏;应用  在新形势下小学音乐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十分必要,也是重要教学任务
摘 要:现代教育备受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小学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素质教育普及使人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一的主课内容培养,课堂是教育的主体结构,小学美术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对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同课异构”的研究对于小学美术的教学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美术;同课异构;教学  素质教育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