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之教:为“学”而教为“学会”而教为“会学”而教

来源 :中小学教师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论述,深刻阐释了“教”与“不教”的关系,“不需要教”是最终目的,“教”是达成最终目的的手段与途径;也明确了“教”与“学”的关系,“教”为“学”服务。践行叶老“不教之教”的教育思想,需切实转变教学理念与行为:为“学”而“教”,基于学的起点确立教学目标、研制教学内容,切合“学”的需求;为“学会”而“教”,引导学生举三归一,把握学习方法与规律;为“会学”而“教”,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历练能力,养成习惯,最终“自能”学习。
其他文献
数学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设置,影响到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影响数学教科书探究内容设计的四条基本原则包括:价值性、吸引性、可操作性、过程性。基于四条原则,对教师使用教科书进行数学探究教学提出四条建议:厘清数学探究体现的学生发展目标;保证数学探究目的与情境的教学;为学生搭建数学探究的学习脚手架;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与探究后感悟过程。
摘 要: 随着学校对美术教育的日益重视,学校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的一门学科。它把美术活动与教育形式相结合,实现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它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才智和能力的发展,特别是促进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的发展;也可以增强人们的审美,培养出对待自然环境和形式美的感知力;使人们经常在生活中发现美,甚至创造美。学校美术教育在现代教育中为人类的理想、价值与生活质量服务的发展起着无可取代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