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构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jsdsd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事关教育事业兴衰成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系予教师。建设一支道德业务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符合国家的教育发展要求,也是培养千千万万个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我把视角放在构建教师职业道德上,就是注意到教师群体中有一部分人已经淡忘了教师职业道德,旨在唤醒他们对得起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呼,在教育新常态背景下重新构建教师职业道德体系。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修养 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精炼的语言,表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兴国之魂,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全体公民中应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习近平主席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这是对新时期的教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也赋予了广大教师新的历史使命。
  从整体上来看,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在全社会整体较高,但是,在有的地方、有的教师的身上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甚至有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如果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必将会严重影响学校及整个教师职业的形象,也会阻碍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有悖于党和国家的要求和厚望。
  一 当前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有偿家教屡禁不止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受利益驱使和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个别教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利益至上思想严重,不热心本职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校外创收上;有的教师利用职业之便,进行有偿办班、有偿辅导,把重点内容、关键要点留到课后补习班上讲,从中谋取私利。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职业是有着天然分别的,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是需要言传身教的,这一点就决定了教师这个职业永远无法完全市场化,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职业倦怠程度较高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師长期压力体验下不能顺利应对压力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一般表现为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以及情感冷漠,导致工作成绩和能力下降。职业倦怠,一方面严重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导致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下降,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容易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忽视自我修养的提高
  教师是为人师表的职业,社会对教师的道德、人格乃至为人处事的要求比对一般人的要求要高,这一点对我们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光荣,有的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师的角色,不注重自身修养,不注重为人师表的形象塑造和表率作用,缺乏自尊自爱。不能用教师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原则规范去影响教育学生。
  4、事业心不强,奉献精神不足
  在人们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的今天,如果没有补充市场经济不足的道德力量,社会就会物化、异化,许多人都会感到生活寂寞、枯燥、无意义。一个“穷得只剩下钱”的个体和社会都是可悲的和不幸的。一些人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一些人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还有一些人知行脱节,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但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种表现;更有不少人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积极弘扬超越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崇高价值,才能使其排除干扰、驱除杂念,坚定信仰,更自觉地帮助学生从点滴做起,培养人生品格,弘扬友爱互助的精神,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构建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几点思考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要素,教师这个职业在我国教育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发展教育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要保证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1、加强教师的政治信念学习。无论在什么时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地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的领导地位地教育都不能放松。不可否认的是,受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地冲击,在广大教师队伍中,有部分拜金主义者;还有甚者对共产党的理论信仰不坚定,没有丝毫的政治立场。诸如此类,都是由于对共产主义理论的学习不够造成的。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使教师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重大政治事件和斗争不迷茫,不困惑,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加强师德建设,除了教师自身的自觉性和良好的素质外,明确师德的规范对于提高师德建设水平、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也是很重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都对师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基本上形成了教师道德规范体系。我们还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制订教师的师德规范和各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并在完善制度、规范师德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广大教师真正将制度规范融入道德理念。
  3、優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
  加强师德建设,不但要对教师提出要求,而且要帮助教师创造达到这些要求所必备的条件。通过丰富校园生活,弘扬民族文化,强化了师德理念,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教师工作的崇高感和幸福感,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向心力和人格魅力。同时,学校要关注教师的利益要求,关心、理解、体贴教师,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思想道德建设寓于多做实事之中,通过细心、周到的工作,为教师创造“多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的工作环境中,创造良好师德建设氛围。
  4、努力完善教师综合评价制度,落实教师工资待遇。
  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的经济利益是加强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和关键。教师评价制度应该是多元的,不能以点代面,以偏代全,以领导权利代替民主评议,不能把教师的教学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劳动的唯一标准。要努力实现公正、公开、公平的教师劳动评价制度,使每一位教师的劳动价值得到社会认可。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贤,我们在努力使每位教师具有正确的教师职业苦乐观的同时,要努力使教师的劳动报酬得到落实。
  在新时期,构建教师职业道德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广大教师本身要不断地苦练内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自身修养;作为学校,要加强人为关怀,为教师终身发展搭建文化平台;作为政府,要为教育发展不断改善硬件和软件环境,为教育发展不断注入资金,加强立法和执法强度,将以德治教和依法治教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为教育的发展铸造一支较强的教师队伍。
其他文献
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舒缓护理措施对终末期白血病患者实施协助,提升护理成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终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还要能够意识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习得为人处世的道理,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但是在当前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德育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本文首先阐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接着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途径和策略,以便更好地进行德育渗透,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道德教育;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
关键词:德育教育 人格 自我意象 爱国主义 环境保护意识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教学中要意识到把“育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把德育教育结合到化学教学中,既教书又育人。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帮助树立积极成功的自我意象,培养爱国和环保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2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在平常的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忽
涉案款物管理是检察机关查办案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司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涉案款物的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情况。为此,探索涉案款物管理司法规范化建设,对于促
期刊
邓小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法治思想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
摘 要:移动互联网生活下,大众的碎片化阅读体验对信息的易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传播者如果在碎片时间内不能有效提高大眾对数据信息的嗜求,那么信息的有效传递无从谈起。因此,将文本和数据信息以图像化、层次化、秩序化的方式提炼并加以重新排列就成为必然。本文旨在通过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实际案例来归纳数字界面中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思考方式。  关键词:信息可视化;易读性;碎片化  [该文为2016江苏省高校哲学社
【摘要】“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管理的主要特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应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的班集体,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德育渗透,拓展德育阵地,丰富德育形式,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课程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用药认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160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