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体育文化建设初步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0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1
  摘 要 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文化水平,可以利用城市广场作为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场合,本文针对城市文化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城市广场体育文化建设从体育场馆的建设、人力资源的实施、融资渠道的推展、新型体育项目的推广等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城市广场 体育文化 建设 研究
  城市广场体育文化就是指的:人们在城市广场进行和体育文化相关的活动过程中表现说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进行城市广场体育文化建设可以提现城市和市民的共同面貌。
  一、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功能
  (一)丰富城市居民的余暇生活
  在城市文化广场,清晨或者傍晚都会有群众聚集在这里开展各类体育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包括舞蹈、健身操、拳术、跑步等。这些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姿态万千。这些活动为城市广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休闲气氛,
  (二)提高城市居民的综合素质
  生产力的发展是飞速的,这些发展使得人们参加劳动的方式也产生了变化,劳动方式的变化也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城市居民中的变化尤为明显,而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可以为城市居民的这种变化提供场所和交流的机会,使得城市居民在身心素质方面获得全面提高。
  (三)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生活条件、生活形态、生活主体等。而所有这些生活方式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参与而得到丰富和提升。虽然城市居民的思想背景可能不同,受教育背景也可能不同,但是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可以为这些不同类别的群众提供一个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城市居民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和谐交流,灵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二、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现状分析
  (一)活动内容单调,特色欠鲜明
  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女性以广场舞为主,男性以太极之类的拳术为主。还有一部分人采用的活动方式是快步走和散步等。所以,看以看出城市广场文化活动的形式还是较为单一的。
  (二)参与人群单一,活力不显著
  笔者对城市广场体育活动的参与者进行了调查,发现参加体育文化活动的群众中女性占了绝对的优势,有85%,而男性只有15%。所以可以看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在参加体育文化活动中的群众中的年龄大多超过了35岁,所以青少年参加活动的非常少,所以,整个体育文化活动的活力指数不足。另外,不论天气如何,能够天天坚持锻炼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是随机参与的,这样就不能保证体育文化队伍的稳定性。
  (三)缺乏必要组织,管理不规范
  大多数的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都是群众自发的,缺乏一定的组织性,这样就会产生管理不规范的现象。这样就不能保证群众在参加体育文化活动过程中能够保持长久的热情。所以对于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组织性就非常必要,这样能够保证群众的参与率,最终使得群众能够将参加体育文化活动作为一种习惯性的活动。
  三、城市广场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研究方向
  (一)城市广场多功能体育场馆设施的建立
  为了给城市居民提供更为完善的体育活动场所,可以在城市广场增设体育场馆相关的设施,这些设置的增设可以提高城市广场在体育文化活动中的服务水平,提升整个城市的体育文化建设的形象。这些体育场馆设施的增设要充分考虑到群众体育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平衡“盈利与公益”的平衡关系,力求做到以公益为主,盈利为辅的格局。
  除了增设体育场馆,还应该重点增设一些小型的公益性锻炼场所,并以这些场所为基础,推广有效的运动形式。另外,还可以结合不同场所的特点来寻求群众参与的经营方式和渠道,以提高这些场所的利用率。在公益性的同时,能够形成规模化的城市广场体育场所的建设局面,这样也可以同时催生健身相关的产生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实施广场体育文化人力资源战略
  通过以往的实践可以看出,虽然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的健身意识却没有提高。所以要求政府的相关部门利用各种手段在人民群众中进行宣传。加强对体育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提高广大市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指导水平,使人民群众能够进行普遍地、经常地、科学地开展体育文化活动。努力把人民群众对奥运会的热情转化为全民健身的热情。另外,发展广场体育文化,要以人为本,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培养广大群众的健康观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提高参与体育文化活动人口的数量和水平。
  (三)建立广场体育文化发展的多元融资渠道
  经济的发展促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物质水平和精神水平的提高使得人民群众对体育文化的要求也提高了,要求形式更为多样,更为广泛的体育文化活动。所以,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力量不足以满足人民群众的这种广泛的需求。
  四、小结
  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身体素质,在各大城市进行了城市广场的体育文化建设。通过城市广场体育文化建设可以风俗城市居民的余暇生活,提高城市居民的综合素质,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针对现在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现状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从体育场馆的建设、人资资源的实施、融资渠道的推展、新型体育项目的推广等四个方面进行城市广场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君.广场文化的研究[J].学术交流.2004(8).
  [2] 陈嘉纯.对广场文化的美学探讨[J].学术交流.2004(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1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2  摘 要 极限飞盘运动(Ultimate),起源于美国,大概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在中国。它以其趣味性强、入门简单、健身价值高等特点,在全球各地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极限飞盘的发展特点和所面临的问题,为国内极限飞盘运动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拙见。  关键词 极限飞盘运动 国内 发展缓慢  
中图分类号:G84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2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通过对广州市8—18岁的中小学生开展棒球项目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普遍的中小学生对棒球的认识与了解不是很高、棒球运动在青少年中开展状况不甚理想。广州市中小学棒球持续良性发展需要从师资力量、教学环境、各部门支持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广州市 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2  摘 要 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内容之一的新农村体育发展相对滞后,为了促进新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对如何合理开发新农村体育及其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归纳总结出大力发展农村体育是实现全民健身的关键,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着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基于大众传媒的功能和特点,结合具体的案例来来探讨大众传媒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相关作用。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全民健身 路径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它包括报纸、期刊、书籍等印刷传播媒介和广播、电视等电子传播媒介以及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介,其主要功能包括:传播
学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天津市汉沽区城市和农村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客观的揭示天津市汉沽区城市和农村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中学 课外体育 现状 分析  一、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1  摘 要 文章以新时期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研究对象,了解当今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现状,从现状中发现问题并简要概括其产生的原因,为提高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时期 大学生 身体素质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担负着祖国建设的重任,世界各国都对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给予高度关注。中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