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l begun,half done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笔者从利用游戏、设计活动讲究承接、充分利用生成资源几个方面论证了如何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进行优化,扩充学生的学习容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三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4-0006
  自从国家颁发《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并实施至今已有多年,广大一线教师对新课标的把握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体验。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教师必须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悟,在做中学。那么教师如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学资源开发等过程中,进行策略调整,让出最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感知、去体验、去实践英语这门语言,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挑战摆在教师面前。在学校教师的互相听课中,笔者深刻地感悟到,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直接影响一节课的质量。俗话说:“Well begun,half done.”。看到一些教师因为对某些教学活动设计欠佳,活动容量过少,学生来来去去都是处在机械跟读的状态,折腾了大半节课,学生的学习兴奋点一直都提不上来,徒然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很是心痛。其实,在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活动内容,转换活动方式,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又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对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有很多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多加思考,进行优化,从而能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得更多,学得更扎实,提高教学效率。笔者采用如下策略,在实践中收到好的效果。
  一、采用游戏方式,突破英语长句、难句练习,提速增效
  小学阶段,以简短的句子居多,如What’s this? What time is it? What do you like? 等等,学生用这些短句子去和同伴交流,是不会有多大的障碍的。但也有些常用的句子比较长,如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e day after tomorrow? When will you go to the shopping mall with your mother? 等等,学生倘若要用这类型的句子去和同伴交流信息,就会说得很结巴,表达得非常不流畅。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练这个环节下功夫了。只要学、练部分过关了,学生在之后的模拟运用环节就能流畅自如。笔者教导学生练习长句子“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e day after tomorrow?” 活动设计的三次修改的经验,或许对广大同行能有一些启发:
  学生在读英语时,唱读现象是比较多的。对于较长的句子,他们唱读更严重。在备教材《开心学英语》第六册第五单元过程中,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读好长句子“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e day after tomorrow?”时,笔者首先的想法是到时自己要多带读这个句子,让学生跟读多几次,磨出语感。再一琢磨,本身这个句子就够长了,单纯机械地带读、让学生跟讀的话,学生提不起精神,既浪费时间,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想来想去,想到一个“看谁说得快”的游戏:两人同时重复问句三次,看谁最快说完,胜者再指着投影上滚动出现的图片(笔者做了PPT,把play the piano, go to the zoo, play basketball, write a letter, visit my relatives等大量的图片放进去),提问说得慢的同学: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e day after tomorrow?”慢的同学得根据图片回答问题:I’m going to...”滚动出现的图片比较多,有这节课要掌握的动词词组,还有学生上个学期、甚至四年级时曾经学过的动词词组等。让学生以旧学新,以新习旧。笔者在五甲班授课时,发现这个活动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个个争先恐后地说。但同时,笔者发现这个活动有欠缺之处,那就是有些学生求快不求准,读的过程中漏词。当机立断,笔者对活动设计马上再次进行修改,把要求改为“看谁读得快又准”。强调必须读准这个基本要求。在接下来的乙班课堂上,学生读得又快又准,充满热情地练熟了这个长句子。
  也正因为学生在input环节练到位了,之后的Do a survey环节,学生能很流畅地用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e day after tomorrow?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Saturday afternoon?等更长的句子去做调查。
  二、精心设计活动,考虑前后承接,以前者为后者服务来节时增效
  众所周知,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悟,在做中学,在做中掌握英语这一交际工具。如果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能想细一些,想多一些,尽量让各个活动环节前后承接,做到前者为后者服务,则教学环节紧扣了,时间也节省了,学习自然就更高效了。
  在教学Friends with English教材Book 1 Unit 9 What time is it?时,笔者设计的两个教学活动是这样联系起来的:首先用硬卡纸剪出若干个苹果,苹果上写着1∶00,3∶00等时间,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问答练习What time is it? It’s...并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把“苹果”贴到黑板上。紧接着笔者让学生玩“摘苹果比赛”游戏:两位同学上讲台,问全班同学:What time is it? 全班同学则根据教师的提示做出回答,讲台上的两位同学再根据全班同学的回答在黑板上找到相应的时间,抢摘黑板上的“苹果”,看谁反应快,摘得多。原本贴在黑板上的“苹果”自然而然就被“清除”了,教师可以继续在黑板上板书别的内容。一系列的活动一环扣一环,水到渠成。   英语课堂,很多句型学习都可以用到Do a survey(做调查表)这项活动。教师也可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采取不同的检测方式,主要设计点应放在如何才能更方便地带出下一学习活动。在教Friends with English教材 Book 6 Unit 5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这节课,笔者也有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去调查别人今晚、明天将要做些什么事情。用上新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night? I’m going to...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I’m going to...”进行口语交际。以往笔者检查学生完成调查表情况时,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让几组学生将刚才的对话重复一次,以便了解他们是否正确地使用对话。考虑到做完调查表后下一环节要引导学生学习一般疑问句:“Are you going to shop for clothes tonight? Yes, I am./ No, I’m not.” 笔者改变了一下检查方式,进行了这样的操作:
  师:(随机拿起学生甲的调查表,找到他的调查对象学生乙进行提问)
  Hello, Liu Zhucheng.Are you going to do your homework tonight?
  学生乙: Yes.(调查表格中写的的确是do his homework)
  师:(提示学生回答完整)You can say “Yes, I am.”
  学生乙: Yes, I am.
  师:Are you going to watch TV tomorrow?
  学生乙:No. I’m not.
  师:Are you going to go to the park tomorrow?
  学生乙:Yes, I am.
  接下来,笔者用一般疑问句式继续提问全班同学:Are you going to go to school tomorrow? Are you going to go to the park the day after tomorrow?让学生回答“Yes, I am/ No, I’m not.”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就过渡到了一般疑问句式的学习、操练环节。可见,根据时机,稍微改变一下方式,既检查了同学们的完成情况,同时又呈现了新内容,一举两得,高效利用资源,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三、巧妙利用现有资源,重新整合,达成省心提效的目的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师会用到很多的图片等直观的教具进行教学。同样的,笔者有时看到一些教师做了大量的图片,課堂上换这图,换那图,忙得不亦乐乎。学生,走马观花,眼花缭乱,学习效果并不好。其实很多时候教师可以稍微整合一下,就可做到资源的反复利用,教师省心省力,学生学习环节紧凑,学习效率高。在学习Unit 5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时,在引入新知识的环节里,笔者用了一个简单的图表(见右图),表格中第一行的表示时间的单词和第二行的图片(shop for clothes, have a party, write letters,meet some friends)都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笔者一边介绍自己未来几天准备要做的事情,一边导出相应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You know,this Saturday is my birthday.I have a plan.I’m going to shop for clothes tonight. 这是一用;在接下来的环节,笔者以Help Miss Lin tell out her plan(帮教师说说她的计划)为主题,让学生根据图中的关键词进行造句 “I’m going to shop for clothes tonight. I’m going to have a party.”这是二用;之后还可以利用这个表格让学生进行问答练习: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night?I’m going to shop for clothes”此为三用。教师不用多花费时间找别的图片材料,学生也不用如蜻蜓点水般地忙这忙那而收不到实效。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本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大量实践使用英语的活动,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个根本点出发,只要牢记课堂不是展示教师的地方,而是展示学生的舞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上,就会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就会全力找到相应的切入口,优化教学设计,扩充课堂学习容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强海燕,郭植梅,喻春兰.《英语》三年级上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3] 强海燕,郭植梅,喻春兰.《英语》五年级上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珠海高新区金鼎第一小学 519000)
其他文献
摘要:应用题教学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它的内容涵盖了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几个方面。应用题教学方式多样、繁杂。书上虽然列举了解决应用题的基本步骤“审题——寻找(不)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不等式)”。但是这样的步骤过于笼统,缺乏教学的可操作性和诊断性。而教师往往按照自己的思考过程去分析讲解问题,很少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看待问题的先后顺序和难易。本文的目的是以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从纷繁复杂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1305031)  摘要:十八大以后,随着国家对于教育制度的深化改革和人才的引进重视,关乎中高级人才培养事业的高校辅导员及其工作也越来越备受关注。本文论述了辅导员绩效考核的意义,通过对于蚌埠学院及相关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现状的研究分析,突出了绩效考核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缺漏,并给出了应对措施,以便更好地对辅导员队伍进行管理规范。  关键词:辅导
摘要:学生学习数学出现的错误一直是数学老师比较关注的问题。其实,我们(学生和教师)每一个人都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犯不同程度的错误,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错误是非常自然的现象,如何利用错误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我们老师应该关注的。  关键词:错误;发展;能力  一、点评错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例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x2 3ax-4=0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错误解法: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提出 ,在教育教学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德育教育,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德育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德育生活化途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教学效果。本文先阐述了小学道德教育存在问题,接着提出了如何结合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来弥补不足,以便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  新课程教育教学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所有历史教师的共识。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以多次使用同一时间数轴的方式就落实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释能力等方面进行实践,以达到落实学科关键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时间数轴;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释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005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学科要将培
摘要:优秀的英语课例都有一个共同点: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在教师创造的一个个高潮的背后,笔者常常能看见“发散思维”的影子,它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语言应用的能力,同时也给予了学生更大的空间和范围去获取和捕捉知识。笔者拟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英语课堂上“发散思维”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语课堂;发散思维;以问促思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本文作者从自己高三教育教学的经验和实践出发,就高三复习过程中学生常见几个心理问题,结合实际案例,就如何消除学生苦闷自卑心理、怎样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倡导学生相互合作学习等方面,阐述自己一些的对策以及观点。  关键词:自卑;压力;心理问题  在现阶段的应试教育下,高三就意味做不完的练习,考不完的试。学生从一睁开眼睛就开始学习,一直学习到晚上。高三的学生, 在各种考试中跌打滚爬,在各种练习中磨炼煎
摘要:让语文课堂活跃,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课堂;生动;活泼  语文课堂的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有条理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活动。语文课堂生动活泼就是整堂课“活”起来,不呆板,不死气沉沉,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呢?我认为:  一、备好课,教学有条理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备好课,写好教案和制作适合本班学生情况的课件。有了明
摘要:当前,“互联网 ”技术快速发展,而微课借助互联网进行传播变得非常容易,已成为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点。微课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的学生利用微课在线自主学习。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让学生熟悉社会发展的过程,在历史课程教学中丰富个人素养。在微课的支持下,教师有效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缺陷,改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摘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以“馆校合作”为路径,开展尖子生培养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勇于突破传统的学习方式,以任务驱动为导向,重视学生需求,调动学生亲自参与构建历史知识的过程,珍视探究方法,突出了素养指征,体现历史教学理念的转变与更新,是新课改下培养创新性人才路径的大胆尝试。   关键词:历史学科;馆校合作;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