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fen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启发学生思考,培养思维创造力是构成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启发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关键性原则
  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启在关键上,启在要害上,要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一堂课是由几个环节组成的,而每一个环节也必然有一个主要矛盾,教师在抓住一堂课的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的主要矛盾,找出各个环节不同的关键和要害,一个个“启”、一层层“发”,环环紧扣,使启发式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2.及时性原则
  通过必要的设疑、铺垫及一系列的启发、诱导,把学生引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这时候,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紧张而活跃。此时,教师在要害处稍加点拨,启发的效果就会很明显,要尽量避免超前启发和滞后启发。
  3.实效性原则
  设计启发式教学时,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已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等,做到讲求实际、讲求实效、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这里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利用正迁移规律,即作为启发的知识材料应选用大多数学生所掌握的,感知过的,同时又能在记忆中得到再现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一定会启而有发,问而有答。
  二是鉴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不同,对不同学生,要注意运用不同的问题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不能用一个模式对待所有的学生。
  4.双向性原则
  双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课堂氛围,做到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启发。教师要充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讲求教学民主,讲求双向交流,使启发式教学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5.引导性原则
  启发的目的在于启动学生的思维,为此应引导学生动脑,使他们通过思考主动理解知识,接受知识。引导要以下三个方面:一要运用新颖充实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即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三要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常用的方法
  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教师不置一言,但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诱发学生的思路和联想,同样具有启发性,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1.创境法
  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愤”、“悱”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动词“help”的不同用法时,利用电脑多媒体创设情境:一个顾客买东西时店员问:“Can I help you?”一个人落水后大叫:“Help!”然后让学生自己体会它们之间在不同的情景中的不同含义并解释出来,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这一词的用法而且由于借助于情景记忆印象很深且不易忘记。
  2.激情法
  课堂教学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像音乐指挥那样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从而为进一步启发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上通过放录像、录音或生动讲述,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情不自禁地去思考、去探索。学生从中受到鼓舞和鞭策,调动起思维积极性,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3.设疑法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会不会“设疑”是一个教师教学技巧的表现。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兴趣。
  4.研讨法
  在英语写作研讨中,教师循循善诱,步步启发,调动全体学生共同研究讨论、群策群力,对写作素材归纳总结,或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分组研究讨论,充分调动集体智慧,完善写作内容,然后归纳成序。这种方法用在培养学生组织素材时效果尤为突出。如写作“My dream”这篇文章,教师可按如下步骤:学生确定自己梦想→教师重新组合→小组研讨实现自己梦想的方案→归纳整理写成文章→小组修改文章→全班汇报→评价最佳方案。整个过程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全方位的合作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能动作用,提高了学生们合作交流的互动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教学的客觀规律,巧妙适时的启迪,诱导学生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动脑思考积极发表观点,生动活泼、轻松愉快地获得发展。
其他文献
马铃薯是岷县主要的粮菜兼用作物,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由于种植面积大,品种繁多,导致马铃薯病虫害发生较重,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笔者根据多年对马铃薯病害田间调查研究
对安阳市800户菜农农药施用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安阳地区主要种植蔬菜的农民合理使用农药状况不容乐观。农药相关基础知识匮乏,农药使用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率较低,菜农对农药危
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能够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集成在一起,非常方便地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学信号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面对学生作文畏难情绪、内容干瘪、层次不清、篇幅偏短等现象,笔者在中年级作文教学中主要帮助学生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树立写作的信心并采用范文引导、仿写指导、加强阅读、教会学生写作方法,通过写周记、日记、课堂课后小练笔和多方位的宣传激发写作热情,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教学;写作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维持性学习方式正在向创新性学习转变。教师要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重新审视,必须从传统的局限于课堂40分钟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也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来,师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了,学生可
目的:探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简称高心病)过程中对血脂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镇江市第二人民医院1997年9月~2001年6月入院治疗的高心病患者78例,按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