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hu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现行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企业难以利用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等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情况得到大大改善。文章以山东金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利用模型及该公司2011—2019年的财务数据对其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检验,讨论该企业是否的确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继而分析减值计提是否合理,分析该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以此找寻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 现行会计准则;资产减值损失;盈余管理;钢铁行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8.067
  1 引言
  由于资产减值涉及大量的主观判断,容易被用来操纵盈余。忽略信息真实性的主观判断,将大大影响利益相关方使用财务信息,同时不利于市场稳定。一直以来我国对资产减值尤为关注,自1992年来至今,共进行了4次重大变革。然而,2006年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后15年来几乎没有发生大的变化,难道准则已经做到尽善尽美了吗?本文通过分析金岭矿业案例在《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后上市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情况,找寻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2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2.1 资产减值准则研究
  Nichols(2000)提出结论:前三个季度发出关于计提减值的公告会严重影响股票价格,因此管理层一般都选择在第四季度公布关于计提减值的公告[1]。准则的合理变更能够更好的解决盈余管理行为。洪金明(2019)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现行准则颁布后,长期资金减值计提行为大幅减少,且计提金额也明显降低。其主要原因是,亏损公司难以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大洗澡”[2]。然而,孟小丽(2019)认为,我国资产减值实务中仍然发现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资产减值的相关章程仍然较模糊;可收回价值难以确定;需要依靠大量主观判断,易于误判或故意错判;资产减值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内外部监督不到位等[3]。
  2.2 盈余管理分析研究
  张香奇(2019)在汇总分析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时,认为主要分为契约动机、IPO动机以及监管动机[4]。刘博、范雯、洁单珊(2019)通过分析得出:随着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越来越多的公司倾向于隐蔽灵活的真实盈余管理。然而,不论是从企业角度、股东角度还是政府及监管部门角度,真实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都更大[5]。模型可一定程度上帮助分析盈余管理的具体情况。夏立军(2002)认为,分布检测法能够较好地评估上市企业盈余管理情况。但是,他也提出分布检测法有局限性,无法适用于大部分的盈余管理动机[6]。黄梅、夏新平(2009)对各类应计利润模型进行分析,认为分年度分行业回归的截面修正琼斯模型在模型的设定和盈余管理的检验能力方面表现更好,并建议未来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以该方法为主[7]。
  2.3 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廖晓丽、张勤(2008)认为现行资产减值准则规定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符合我国现状,并能够有效地控制长期以来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业绩的状况[8]。金咪莎(2020)基于獐子岛事件的分析,现行会计准则的确规定了长期资产在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后不得转回,但这不代表流动资产尤其是消耗性生物资产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不能转回,而这种看来的“漏洞”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9]。 王一涵、周咏梅(2019)分析认为目前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主要通过加速计提、少计提或不计提、巨额计提、非正常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几种方式[10]。
  3 金岭矿业案例研究
  3.1 公司概况
  山东金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铁矿石开采、铁精粉生产销售及机械加工销售。其始建于1948年,总部位于山东淄博。2006年6月,通过“资产置换、定向增发和股改”三合一借壳上市。
  3.2 案例分析
  第一,盈余管理行为存在的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从金岭矿业财报分析得出,该公司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负利润,却能够在2018年迅速实现1亿元左右的业绩收益。笔者将通过简单模型的建立对金岭矿业2016—2018年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进行验证。①模型构造。本文利用模型检验金岭矿业是否真实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以保证案例分析的前提条件符合要求。权责发生制使得这两者存在一定的差额,使得管理层存在对会计方法的选择,即盈余管理行为[11]。需注意的是,假设金岭矿业财务报告中只有经营活动现金流是没有被调节的。运用均值回复应计利润模型:
  其中:NDAt表示公司第t年非操作性应计利润;TA-表示盈余管理发生前5年总体应计利润;At-1,At-2表示公司第t-1年,第t-2年的期末总资产。
  其中:NIt表示公司第t年净利润;CFOt表示公司第t年经营活动現金流量;DAt表示公司第t年操纵性应计利润。
  ②模型检验结果与分析。表1为金岭矿业披露的其2011—2019年的相关财务数据,并以此得出各年的总体应计利润。
  笔者假定金岭矿业在2011—2015年不存在盈余管理的行为,可以得到金岭矿业2011—2015年应计利润均值TA-=-0.17332亿元,由此可计算出2016—2019年操纵性应计利润,即盈余管理所导致的利润为:
  NDA2016=TA-A2014×A2015=-0.1621亿元  DA2016=TA2016-NDA2016=-4.51 亿元
  NDA2017=TA-A2015×A2016=-0.1517亿元  DA2017=TA2017-NDA2017=-4.22 亿元
  NDA2018=TA-A2016×A2017=-0.1534亿元  DA2018=TA2018-NDA2018=-2.01 亿元   NDA2019=TA-A2017×A2018=-0.1771亿元  DA2019=TA2019-NDA2019=-2.33 亿元
  从上面的计算能够发现:2016年、2017年金岭矿业的确实施了盈余管理行为,并且连续两年金额高达负4亿多元。2018年、2019年虽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负2亿元操纵性利润。需强调的是,由于模型所依托的假设为经营现金流没有被操纵,因此必然存在一些误差。由于文章只需要验证金岭矿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性,因此不会影响最终结果。
  第二,金岭矿业利润质量分析。分析完金岭矿业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后,将进一步分析、确定金岭矿业的盈余管理是否的确利用了资产减值准备。图1是依据金岭矿业披露的财报数据得出,可以发现金岭矿业总体业绩水平自2011年以来逐年下降。2015年,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依然较差,需求低,企业逐渐陷入亏损。接着下一年,企业骤然面临大额亏损。2016—2017年净利润骤降的主要“责任对象”为资产减值损失。面对低迷市场与不乐观的企业收益预期,金岭矿业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并于2018年转负利润为盈利,由此确定,金岭矿业的盈余管理的确利用了资产减值准备。
  第三,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合理性分析。分析完公司盈余管理是否的确利用资产减值损失,接下来将详细分析2016年、2017年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及2018年资金减值转回的合理性。①资产减值损失具体计提情况及分析。通过分析比较2016年及2017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具体情况占比(见图2),坏账减值损失、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需要仔细分析考量。 首先,坏账减值损失的主要原因为公司资不抵债,未发现可执行资产,因此,确认全额的坏账减值准备。然而,2018年又转回3892216元,坏账减值准备的计提真实性值得怀疑。其次,考量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2016年,金岭矿业其名下一家子公司计提了近1亿元的减值准备。虽然长期资产不允许退还,但是可以转销,若巨额长期资产在未来转销,将收到巨额利润。最后,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2016—2017年,下属子公司金钢矿业受外部经济环境、注销等因素影响,先后共计提固定资产减值2.2亿元左右。金钢矿业作为全资子公司,2018年、2019年注销后,其固定资产最终归于金岭矿业母公司使用,所创造的收益、无形资产的相关赔偿等也将归于母公司。②钢铁企业同行业比较。依据金岭矿业2016年相关《公告》,造成资产减值的主要原因分別为矿区铁矿石产量大幅下降以及市场环境、供需关系影响。因此,通过选取钢铁行业不同水平(市值水平)的四家上市公司:方大特钢、宝钢股份、海南矿业、华菱钢铁作为对照,并获得2015—2019年资产减值损失数据,分析金岭矿业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是否符合实际行业平均水平(见图3)。虽然钢铁行业在2016年的市场情况并不乐观,但是仍然有很多公司保持盈利状态。如图3所示,在选取的4家公司中,2015—2019年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都基本较为稳定,无异常情况。然而,金岭矿业2016—2017年所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比例却大大超出行业水平。因此,可以证明金岭矿业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并不合理,金岭矿业存在利用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第四,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金岭矿业为什么要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呢?当然是为了用“大洗澡”的手法避免未来长期亏损而导致退市。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2016年金岭矿业难以实现净利润盈利(见图4)。金岭矿业第四季度虽然仍处于亏损状态,但可以看出亏损逐渐在减少,也许随着未来成本的合理控制以及市场环境的好转,2017年金岭矿业将转亏为盈。同时,子公司金钢矿业于2017年由于自然保护原因被迫注销,继续大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导致2017年净利润仍然为亏损状态,给人一种并未刻意“盈余管理”的印象。
  4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文献,并利用我国A股企业山东金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2019年财务报表,分析其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得出以下三点结论。①金岭矿业确实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其动机主要为夸大亏损动机和扭亏动机两者的结合,先亏损后盈利的“大洗澡”手法是较为突出的盈余管理方式。②现阶段,我国会计准则已不允许转回已确认的长期资产的减值损失。因此,除利用短期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越发隐蔽。③当投资者重视上市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我国的现行准则和相关监管制度不断更新改进,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才能逐渐减少,得到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MCNICHOLS M F.Research design issues in earnings management studi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00,19 (4-5): 313-345.
  [2]洪金明.资产减值准则变更对长期资产减值计提影响的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3):59-63.
  [3]孟小丽.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2019(10):92-93.
  [4]张香奇.企业盈余管理文献综述与动机方法[J].现代企业,2019(3):41-42.
  [5]刘博, 范雯, 洁单珊. 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比较[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1(1):107-111.
  [6]夏立军.国外盈余管理计量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10):35-40.
  [7]黄梅,夏新平.操纵性应计利润模型检测盈余管理能力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5):136-143.
  [8]廖晓丽,张勤.中国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基于《资产减值》准则的必要性[J].经济师,2008(5):98-100.
  [9]金咪莎.基于存货跌价准备视角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分析——以獐子岛为例[J].商场现代化,2020(5):116-123.
  [10]王一涵,周咏梅.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2019(26):74-77.
  [11]韩伟. 罗平锌电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案例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2014.
  [作者简介]唐源璟(1998—),女,汉族,湖南衡阳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夏李君(1971—),女,汉族,安徽安庆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以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高校红色研学旅行认知与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大学生对红色研学旅行的认知与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思考高校开展红色研学旅行的相应对策,从而为其他高校有效开展红色研学旅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红色研学旅行;大学生;认知;需求;对策  1 红色研学旅行的含义  红色研学旅行是通过参观红色景点、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等形式的研學旅行活动。以学校为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互联网企业推出了不少具有创新力及竞争力的产品,为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随着技术、管理等能力的不断提升,互联网企业的产品也在不断推陈出新。这些企业对产品不断创新,也获取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价值得到了很大提高。文章梳理了创新战略的相关理论以及关于“互联网企业创新”的已有研究成果,对腾讯微信进行案例研究,并明确微信这款产品在不同时期的技术创新实践以及特点,探析创新战略在互联网企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产业园区、商业地产蓬勃兴起,在完成这些固定资产的投资建造后,如何卓有成效的做好招商运营,达到理想的投资回报,是许多重资产开发建设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剖析实际案例,重点从资产运营绩效管理的角度考量得失,进而提出优化改进措施,以期为类似运营模式下的资产持有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资产运营;绩效管理;案例诊断  [DOI]10.13939/j.cnki.zgsc.202
期刊
[摘 要]文章以新疆自治区2002—2012年投入产出表的有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分析制造業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新疆地区制造业对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需求较显著,对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需求较低;生产性服务业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需求显著,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需求较低。  [关键词]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关联分析;投入产出表  [DOI]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产业也发展迅速。如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城的成功,使不少创业者更注意到这种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的转变让许多小微公司的业绩得以提升。但与此同时,小微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规划问题也暴露了出来。JD公司是一家把经营重心放在搭建电子平台的小微公司,在搭建电子商城的过程中,JD公司面临着多种多样的人力资源规划问题。文章分析了JD公司人力资源规划问题,进而提出小微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期刊
[摘 要]对标管理是企业基础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就是通过寻找与标杆企业之间的差距,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质量和效率,对于企业弥补短板和差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市烟草商业企业为视角,对于其在对标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烟草商业企业;对标管理;研究综述  [DOI]10.13939/j.cnki.zgsc.2021.08.095  1 对标管理的基本
期刊
[摘 要]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是衡量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打造一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和“互联网+”教育要求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工匠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文章对新时代工匠型教师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宁夏职业院校工匠型教师队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宁夏职业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策略进行了有益探索,对于促进宁夏职业院校内涵建设、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宁夏深入实施人才强
期刊
[摘 要]文章基于2001—2017年新疆15地州市应用VAR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是城镇化建设发展较快对自身的发展和绿色化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二是绿色化发展对城镇化建设有推动作用,但两者之间关系不平衡;三是绿色化发展对自身的贡献度极高,但绿色化的发展相对较慢。通过政府引导和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增加相关的科学技术来促进绿色化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达到平衡发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新疆经济发
期刊
[摘 要]环卫关系人们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关系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发展。要搞好环卫,必须实行环卫产业循环经济化,环卫才能持续健康发展而承载起全域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所以,环卫兴,则海南兴;而循环经济兴,环卫才能兴。文章主要从政府服务角度提出垃圾分类与环境卫生之间的关系,在环卫PPP模式的基础上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提出海口环卫循环产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环卫循环产业  [DOI]
期刊
[摘 要]文章基于1995—2017年136个双边贸易伙伴面板数据和拓展的引力模型,按照SITC标准分类对每类货物从技术含量角度进行归类,进而考察FTA对不同技术含量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我国FTA的签署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我国的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不同技术含量的产品促进效果各不相同,其中我国FTA的签署对我国的初级产品、低、中、高技术密集型产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