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脏局部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LL-PTL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1年7月间3000余例肝移植受者中发生的6例LL-PTLD的临床资料,并通过Pubmed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到6例LL-PTLD患者的相关文献报道,共对12例LL-PTLD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LL-PTLD.LL-PTLD的发生率约
【机 构】
:
300192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东方器官移植中心,300192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东方器官移植中心,300192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天津市第一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脏局部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LL-PTL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1年7月间3000余例肝移植受者中发生的6例LL-PTLD的临床资料,并通过Pubmed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到6例LL-PTLD患者的相关文献报道,共对12例LL-PTLD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LL-PTLD.LL-PTLD的发生率约为0.2% (6/3000).12例患者中,绝大部分患者给予了减量或停用免疫抑制剂和抗EB病毒治疗,其治疗反应较好;6例给予了全身化疗,其中3例死亡;4例行局部放射治疗后,肿瘤得到明显控制,患者均存活良好;3例行再次肝移植治疗,其中1例因淋巴瘤复发而死亡;1例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后未出现淋巴瘤复发.结论 肝移植后出现无法解释的肝门部梗阻时,应高度怀疑发生LL-PTLD,病理检查是诊断LL-PTLD的金标准;应尽早调整免疫抑制剂和抗EB病毒治疗,行局部放射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细胞色素P4 50酶(CYP)3A5*3、CYP3A4* 18B和CYP3A5-CYP3A4单倍型对他克莫司(Tac)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DNA测序法检测61例肾移植受者CYP3A5*3和CYP3A4* 18B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受者的血Tac浓度,比较术后14d和1、2、3个月时不同基因型受者之间血Tac浓度谷值(G0)、Tac剂量(D)及浓度/剂量(G0/D)的
患者为男性,年龄为30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及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于2008年在我院行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为其母亲).术后3d,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8d,尿量恢复正常.以他克莫司3 mg/d+吗替麦考酚酯2.25mg/d+泼尼松5 mg/d预防排斥反应.2009年5月复查,发现尿蛋白持续++,隐血+~++,于外院诊断为“慢性排斥反应”,血肌酐呈缓慢进展,最高达996 μmol/L,遂开始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伴发高脂血症受者血清hepcidin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2011年1-7月间的60例肾移植受者分为高脂血症受者组(35例)和非高脂血症受者组(25例),正常对照者分为正常无高脂血症组(30例)和正常伴高脂血症组(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血清hepcidin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同时检测血液学、生化和铁代谢相关指标,研究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结果 高脂
供肝缺乏是限制婴幼儿肝移植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据统计每年有50%晚期肝病患儿在等待肝移植期间死亡[1].随着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通过活体供肝部分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以及多米诺式肝移植等方法扩大了儿童供肝的来源,但这些方法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限制了其应用.2012年9月,我中心施行婴幼儿间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CD)供肝移植1例,现报告如下。
在供肝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可以成为供肝来源之一,但关于儿童DCD肝移植的报道较少.2011年11月,我院成功完成1例幼儿心脏死亡肝脏捐献,现报告如下。
肾移植目前被认为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理想方法,而供肾的日益短缺是目前肾移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1954年Murray等实施人类首例同卵双生兄弟间活体供肾移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活体供肾移植(living donor renal transplantation,LDRT)技术趋于成熟,其排斥反应发生率低,人、肾存活率高等优势日益受到关注,越来越多的移植中心将重点转向这一领域,希望其成为有效缓解当
目的 总结心脏死亡幼儿供肝移植治疗幼儿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体会.方法 供者为女孩,年龄16个月,体重10kg,因严重缺氧性脑病继发心脏死亡行器官捐赠;受者为女孩,年龄2岁,体重12kg,因先天性胆道闭锁行肝门-空肠吻合术,术后出现黄疸并发胆汁性肝硬化晚期.肝移植手术采用经典肝移植术式,供肝热缺血时间为7 min,冷缺血时间为360 min,移植物与受者标准肝体积比(GV/SLV)为1.02.术后严格监
高分辨多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清楚显示肺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进行有效的监测、评估,为临床防治肺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和定期随访复查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现将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因终末期肺病接受肺移植的20例的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评估活体肝移植术前供者胆管解剖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文摘数据库收录的中英文文献摘要,辅以Springer、OVID、Sciencedirect等全文数据库,按照Coe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诊断试验纳入标准筛选文献,采用循证医学软件包检验纳入文献的异质性,并选择相应的效应量合并
自1963年Starzl施行世界上首例肝移植,开启肝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的序幕以来,随之相关的移植技术成为20世纪医学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之一,给许多终末期肝病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并且随着器官保存技术和免疫抑制剂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移植受者的预后更是有了显著改善.但是,肝移植后仍存在一些顽固的并发症始终困扰着我们,并且严重影响肝移植受者的生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