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体会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含有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等内容,知识多且杂,具有概念、名词和原理多,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而大多数学校用于教学的教具和设备很缺乏,同时由于我们职高学生数、理基础差,容易产生惧学和弃学的情绪。而学好该门课程又是非常重要的。我曾在数家企业从事过设备管理、维修工作,深知掌握机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一般的机修工对一台设备出现的老故障能进行维修,而对于出现的新问题,由于缺乏机械原理方面的基础知识,不会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查找故障部位,往往束手无策。
  关键词:实践性 基础课程 教学方法 知识体系
  一、上好第一堂课非常重要
  对于刚刚初中毕业的职高生,他们对机械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机械基础》无疑是难度较大的课程。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要让学生有兴趣学习你所教的课程,必须首先让学生接受你这个人,对你产生认同感。上第一堂课时,除了要注意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外,还应注意上课的内容。可以在宏观上阐述为什么现在国家那么重视职业教育,以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然后可以结合教师本人的经历以及生产实际中的例子,讲述学习《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有什么作用,给学生介绍与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专业发展前景,使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及其在未来岗位和社会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让他们热爱自己所学专业。最后,对于整门课程的知识内容、结构以及该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联系给学生一个简单的说明和分析,减轻学生对于该课程的畏惧心理,让学生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学习方向。总之,通过第一堂课(或两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觉得作为教师的你知识渊博,跟着你能够学有所成,同时让学生对你产生亲近感,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信心。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机械基础》不同于《语文》、《历史》等学科,很多内容枯燥乏味,在课堂教学中,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职业中学的学生好奇心较强,心理学上称这种特征为“潜兴趣”,教学时充分利用“潜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快乐中学习。如在学习变速机构时,向同学们介绍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经常用右手拨动右侧的拨杆,根据路况使汽车行驶速度时快时慢,有时还要把车向后倒。告诉学生驾驶员拨動拨杆的操作,是在改变一对齿轮传动比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车轮的转速和转向。使学生感到很新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学科的很多内容如各种机构的教学,要求有动态的演示,在缺乏教具和设备的情况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时,采用CAI课件,把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以及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进行演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得以加强。声、像、文、图并茂的教学信息,增强了教学的艺术效果,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教具仪器,如挂图、实物、动画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专业技能
  本课程不但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对课程中的内容光理论不实践,学生是难以掌握的。如在教钢的牌号、性能和用途这部分较枯燥的内容时,如果光在课堂上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掌握的,给学生一些钢材,他们根本不认识它,至于怎么去使用就不必说了。倒不如找到相应的材料,让学生去观察,去锯割,去打磨,学生会在观察、锯割、打磨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不同金属特性。《机械基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其中之一就是从事机械设备维修的能力,学校最好能有机械拆装车间,装备一些由企业淘汰下来的生产设备以及一些常用的机械部件如减速器、联轴器、离合器等,在对这些部件作了基本性的讲解后,应安排学生对实际部件进行装拆,学生会在装拆过程中感受到这些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使用与维护方面的知识。对于还能运行的设备,通过现场教学,能让学生更清楚的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还可以对设备制造一些故障,指导学生进行维修。通过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除了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其动手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修建楼房,最好是框架式结构,有了框架后,任你添砖加瓦。学习《机械基础》这样的课程,就好比建造一栋楼房,建立了知识体系就好比立好了框架。在教学过程中,不必要求学生对所有知识点都能记住,这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只要能熟悉,提到某个内容,能迅速地找到在教材中的位置就行了,在新课上完后,学生对整本教材的内容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再帮助学生进行归纳,逐一完善,查缺补漏。
  总之,如果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对专业驾轻就熟,能利用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感受专业知识、树立专业意识,我想职业中学的学生是能学好这门课程的。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在胃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胃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理及临床意义,并评估其在胃癌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 
生物课是一门乏味枯燥的学科,老师都抓不住学生们的心,让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身为一名生物教师,很多人想并都为如何让学生好好学习生物而努力过,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备课,上好绪纶课  俗话说:“一个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老师应对每堂课的开场应该认真仔细推敲,要使开场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功效,从而为传授新知识扫清心理障碍。这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的内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课堂提问具有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作用。课堂提问并非简单的老师问学生答,提问是一种艺术,是能够检验学生学习状态、激励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强化课堂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反馈的渠道。因此课堂提问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目前,提问应该是课堂上师
中学英语传统教学方法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主要表现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全面培养;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苦学苦练,轻课堂教学的不断提高。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质量,必须改进教学方法,从而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是以培养高中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总目标,英语写作在高中英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英语的学习活动应遵循听、说、读、写的语言学习规律,写永远被排在最后,于是忽视英语写作的现象出现了,学生不愿经常写作,写作难的声音也不绝于耳,由此,出现了种种影响学生英语素质提高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写作 负面影响 原因分析 促进作用 有效措施  一、忽视英语写作
摘要:低年级识字教学,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的基础部分,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教学重点。如何因地制宜地使教材发挥较好的作用,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低年级语文又是语文教学中的启蒙,而识字是为学好语文打好基础的阶段。识字是学好语文的拐杖。一个学生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程度的高低会对他今后学习各科知识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而识字则是语文学习中的最基础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