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供应链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工商管理类多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文章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认为该课程适合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四合一的教学方法,重点提出案例教学应采用导入案例与总结案例结合,并推行一贯式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可根据教学条件使用课堂实验或软件模拟。以期为其他院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案例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供应链管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模式。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个性化增加、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产品寿命周期缩短和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等环境,使以“横向一体化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成为广大管理理论及实际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供应链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前沿内容,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实践甚至就业过程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1 课程简介
内蒙古财经大学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始于2003年,在2007年首次开课之前,即已建立了完备的课程相关资料。在多年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成员仍在不断充实和完善课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已成为内蒙古财经大学校级精品课。《供应链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同时也作为专业选修课,面向全校包括工商管理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贸易经济专业等专业开设。
《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性较强,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适合采取“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四合一的方式来进行。对于理论教学部分,要结合案例方法对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实验教学环节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验“啤酒游戏”,另一种是依托学校供应链管理与优化实验软件让学生上机模拟;实践教学则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调研。这样学生可以加深所学理论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学习效果检验的好方法。
2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经济管理类课程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恰当的案例选取,有效的案例分析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2.1 导入案例与总结案例相结合
导入案例是在理论知识讲授前,先将包含了理论知识的企业实践介绍给学生。导入案例的选择很重要,要能从中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寻找答案的欲望。如在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这一章开始讲授前,可以选取典型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案例——本田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通过案例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对比分析出供应链环境和传统环境下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学生会形成自己对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认识。带着这样的认识,学生会更期待深入了解有关合作伙伴关系中的各种理论、方法等知识。
总结案例也同样重要,在具体学习了某一知识点后,我们可以选取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理论知识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是如何被应用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知识点。通过导入案例和总结案例的结合,可以使理论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
2.2 一贯式案例教学的有效组织
一贯式案例是指一个系统完整的案例贯穿课程始终。在教学过程中一贯式案例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教师讲授时所使用的。另一种是安排学生课下做搜集整理而成的。
在教师教授时,要精心选取典型企业,其供应链管理能够从始至终贯穿全部课程内容。教师根据知识点的进度,循序渐进的剖析此案例。比如,选择本土企业——蒙牛乳业,将其整条供应链进行梳理,并对其供应链的特点、合作伙伴关系、采购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等内容进行介绍,甚至可以根据需要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和调研,对其供应链管理实施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这样的好处在于一个本土的系统完整的案例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加深理解,并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路不容易混乱,加强学习效果。
另外在授课之初,教师就要给学生布置作业,即要求学生分组选定目标企业,搜集相关资料,自己编写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完整案例。最后再以PPT形式分组呈现,各组交流讨论,教师点评。这样的形式既可以提高学生文献搜索、整理、加工能力,又可以使学生转化所学理论,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学习效果。而且还可以为教师积累丰富的案例资料,便于后续的教学。
无论是导入案例、总结案例还是一贯式案例,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有经典案例,还同时也要包括新鲜案例,这也要求教师随时关注热点新闻,将有关的企业资讯,改变成适合教学使用的案例。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兴趣。
3 课堂实验
课堂实验中,一般选择“啤酒游戏”。“啤酒游戏”是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经典的实验游戏,是20世纪60年代,MIT的Sloan管理学院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类似“大富翁”的策略游戏。Sloan管理学院的学生们,各种年龄、国籍、行业背景都有,有些人甚至早就经手这类的产/配销系统业务。然而,每次玩这个游戏,相同的危机还是一再发生,得到的结果也几乎一样:下游零售商、中游批发商、上游制造商,起初都严重缺货,后来却严重积货,然而,消费者的需求变动,却也只有短暂波动。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参加游戏,却产生类似的结果,这其中原因必定超乎个人因素之上。因此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可以带领学生共同挖掘藏在游戏中的密码。
一般可以考虑将游戏安排在供应链库存管理这一章讲解前。目前啤酒游戏可以以课堂模拟形式和上机模拟形式进行,由于学校目前尚未购买该软件,因此采用第一种方式。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各类单据等教具,并由学生分组承担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供应商、送货司机等不同角色。由教师扮演市场客户,随机发出市场需求,零售商则根据市场需求向上游发起订货,批发商则根据几个零售商的订货,向制造商订货,制造商则需要根据订货量发起原料的订货。送货司机则根据游戏设置的规则定期传送订单及货物。教师在连续几个较平稳的市场需求后,适当增大市场需求,并持续两三个周期,然后再回复原状。这期间零售商在发现市场需求上涨时对市场做出了上涨的预期,并加大对上游批发商的订购。这时观察供应链上各环节企业的决策以及经营状况、库存情况等,来与学生共同体验供应链运作中信息不畅对供应链运作的影响。 4 软件模拟实验
软件模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很大,通过软件模拟操作,可以使学生对供应链的实际运作有更直观的感受。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装了中海物流设计开发的供应链管理与优化软件。中海物流既开发企业软件也开发教学软件。它的教学软件基本与企业使用的软件完全相同,在情景数据库中还配置了真实企业的数据资料,因此使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企业实践。根据个别往届毕业生的反馈,他们在企业中操作的就是类似的系统,因此学生能够较快实现熟练操作。
在实验情镜设置中,包括了以食品加工企业、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以及汽车制造企业为核心的涉及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物流企业等四个环节企业组成的供应链。学生可以分组分角色模拟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产品销售等整个供应链活动的完整流程。实验开始前,管理员要录入班级名称、教师名称,并设置教师所管理的班级。接下来,需要教师登录系统按照标准格式录入上课班级的学生信息,并分别选取不同类型的实验进行实例化。准备工作完成后,教师需要向学生明确实验的整体思路,即从链条的角度介绍各环节企业间的关系,以及各个企业内各种业务的流程。明确思路后即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在第一阶段,学生要先进行单元实验,通过链条上核心企业中的某一具体业务如订单处理的演练,来逐个了解各个业务的操作流程;第二阶段,学生在熟练掌握了单元实验的基础上,可以开始进行单人综合实验,即承担供应链上所有环节企业的各个业务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问题,包括流程操作失误、遗漏个别业务等,教师需要及时指导。在单人综合实验完成后,开始多人综合实验。需要学生分组组建供应链,并在各组中分角色承担各环节企业的不同业务,真实呈现企业现实经营中管理软件的运行。学生需要及时沟通信息、有效配合完成整个链条的运作。
软件模拟可以实现理论落地,使学生对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更为具体、直观,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有助于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实践教学
教学过程中,除了最大化校内资源外,还可以利用学校签订的实践教学基地,采取组织学生进行参观、现场教学等方式,开展实践性教学工作。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将企业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编写成案例,作为前面所讲的一贯式案例教学的素材,并和学生共同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教学可以穿插在部分章节讲授中,也可以在课程内容进行完之后。
四种教学方法的具体使用还要根据课程性质、学时、所授课专业等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做到因人而异。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将各种教学方法过程的学生作业进行有效评估,并与期末考试共同作为学生形成该门课程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曹翠珍. 供应链管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马士华. 供应链管理[M]. 3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案例教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供应链管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模式。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个性化增加、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产品寿命周期缩短和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等环境,使以“横向一体化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成为广大管理理论及实际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供应链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前沿内容,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社会实践甚至就业过程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1 课程简介
内蒙古财经大学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始于2003年,在2007年首次开课之前,即已建立了完备的课程相关资料。在多年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成员仍在不断充实和完善课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已成为内蒙古财经大学校级精品课。《供应链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同时也作为专业选修课,面向全校包括工商管理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贸易经济专业等专业开设。
《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性较强,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适合采取“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四合一的方式来进行。对于理论教学部分,要结合案例方法对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实验教学环节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验“啤酒游戏”,另一种是依托学校供应链管理与优化实验软件让学生上机模拟;实践教学则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调研。这样学生可以加深所学理论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学习效果检验的好方法。
2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经济管理类课程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恰当的案例选取,有效的案例分析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2.1 导入案例与总结案例相结合
导入案例是在理论知识讲授前,先将包含了理论知识的企业实践介绍给学生。导入案例的选择很重要,要能从中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寻找答案的欲望。如在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这一章开始讲授前,可以选取典型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案例——本田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通过案例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对比分析出供应链环境和传统环境下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学生会形成自己对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认识。带着这样的认识,学生会更期待深入了解有关合作伙伴关系中的各种理论、方法等知识。
总结案例也同样重要,在具体学习了某一知识点后,我们可以选取一个具体案例,来分析理论知识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是如何被应用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知识点。通过导入案例和总结案例的结合,可以使理论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
2.2 一贯式案例教学的有效组织
一贯式案例是指一个系统完整的案例贯穿课程始终。在教学过程中一贯式案例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教师讲授时所使用的。另一种是安排学生课下做搜集整理而成的。
在教师教授时,要精心选取典型企业,其供应链管理能够从始至终贯穿全部课程内容。教师根据知识点的进度,循序渐进的剖析此案例。比如,选择本土企业——蒙牛乳业,将其整条供应链进行梳理,并对其供应链的特点、合作伙伴关系、采购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等内容进行介绍,甚至可以根据需要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和调研,对其供应链管理实施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这样的好处在于一个本土的系统完整的案例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加深理解,并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路不容易混乱,加强学习效果。
另外在授课之初,教师就要给学生布置作业,即要求学生分组选定目标企业,搜集相关资料,自己编写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完整案例。最后再以PPT形式分组呈现,各组交流讨论,教师点评。这样的形式既可以提高学生文献搜索、整理、加工能力,又可以使学生转化所学理论,学会分析、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学习效果。而且还可以为教师积累丰富的案例资料,便于后续的教学。
无论是导入案例、总结案例还是一贯式案例,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有经典案例,还同时也要包括新鲜案例,这也要求教师随时关注热点新闻,将有关的企业资讯,改变成适合教学使用的案例。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兴趣。
3 课堂实验
课堂实验中,一般选择“啤酒游戏”。“啤酒游戏”是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经典的实验游戏,是20世纪60年代,MIT的Sloan管理学院所发展出来的一种类似“大富翁”的策略游戏。Sloan管理学院的学生们,各种年龄、国籍、行业背景都有,有些人甚至早就经手这类的产/配销系统业务。然而,每次玩这个游戏,相同的危机还是一再发生,得到的结果也几乎一样:下游零售商、中游批发商、上游制造商,起初都严重缺货,后来却严重积货,然而,消费者的需求变动,却也只有短暂波动。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参加游戏,却产生类似的结果,这其中原因必定超乎个人因素之上。因此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可以带领学生共同挖掘藏在游戏中的密码。
一般可以考虑将游戏安排在供应链库存管理这一章讲解前。目前啤酒游戏可以以课堂模拟形式和上机模拟形式进行,由于学校目前尚未购买该软件,因此采用第一种方式。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各类单据等教具,并由学生分组承担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供应商、送货司机等不同角色。由教师扮演市场客户,随机发出市场需求,零售商则根据市场需求向上游发起订货,批发商则根据几个零售商的订货,向制造商订货,制造商则需要根据订货量发起原料的订货。送货司机则根据游戏设置的规则定期传送订单及货物。教师在连续几个较平稳的市场需求后,适当增大市场需求,并持续两三个周期,然后再回复原状。这期间零售商在发现市场需求上涨时对市场做出了上涨的预期,并加大对上游批发商的订购。这时观察供应链上各环节企业的决策以及经营状况、库存情况等,来与学生共同体验供应链运作中信息不畅对供应链运作的影响。 4 软件模拟实验
软件模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也很大,通过软件模拟操作,可以使学生对供应链的实际运作有更直观的感受。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装了中海物流设计开发的供应链管理与优化软件。中海物流既开发企业软件也开发教学软件。它的教学软件基本与企业使用的软件完全相同,在情景数据库中还配置了真实企业的数据资料,因此使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企业实践。根据个别往届毕业生的反馈,他们在企业中操作的就是类似的系统,因此学生能够较快实现熟练操作。
在实验情镜设置中,包括了以食品加工企业、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以及汽车制造企业为核心的涉及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物流企业等四个环节企业组成的供应链。学生可以分组分角色模拟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产品销售等整个供应链活动的完整流程。实验开始前,管理员要录入班级名称、教师名称,并设置教师所管理的班级。接下来,需要教师登录系统按照标准格式录入上课班级的学生信息,并分别选取不同类型的实验进行实例化。准备工作完成后,教师需要向学生明确实验的整体思路,即从链条的角度介绍各环节企业间的关系,以及各个企业内各种业务的流程。明确思路后即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在第一阶段,学生要先进行单元实验,通过链条上核心企业中的某一具体业务如订单处理的演练,来逐个了解各个业务的操作流程;第二阶段,学生在熟练掌握了单元实验的基础上,可以开始进行单人综合实验,即承担供应链上所有环节企业的各个业务操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问题,包括流程操作失误、遗漏个别业务等,教师需要及时指导。在单人综合实验完成后,开始多人综合实验。需要学生分组组建供应链,并在各组中分角色承担各环节企业的不同业务,真实呈现企业现实经营中管理软件的运行。学生需要及时沟通信息、有效配合完成整个链条的运作。
软件模拟可以实现理论落地,使学生对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更为具体、直观,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有助于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实践教学
教学过程中,除了最大化校内资源外,还可以利用学校签订的实践教学基地,采取组织学生进行参观、现场教学等方式,开展实践性教学工作。还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将企业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编写成案例,作为前面所讲的一贯式案例教学的素材,并和学生共同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教学可以穿插在部分章节讲授中,也可以在课程内容进行完之后。
四种教学方法的具体使用还要根据课程性质、学时、所授课专业等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做到因人而异。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将各种教学方法过程的学生作业进行有效评估,并与期末考试共同作为学生形成该门课程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曹翠珍. 供应链管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马士华. 供应链管理[M]. 3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