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护理学生护理英语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e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民族护理学生受多元社会文化环境和先前英语教育的影响,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比较欠缺。护理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不应局限于传统教室,现代化的语言实训中心、护理实训基地和网络平台为护理英语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多民族护理学生护理英语培养模式应充分整合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融“教授、实践、自主学习”为一体,并配有相应的评价保障机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护理英语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关键词]多民族 护理学生 护理英语 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李正亚(1973- ),女,江苏盐城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江苏 盐城 224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期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课题“多民族护理学生护理英语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李正亚。(课题编号:GZGZ7610-269)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6-0102-02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靠高质量的教育。为了支持西部大开发,推进西部地区卫生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东西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创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联合办学的先河,2009年8月,迎来了首批新疆多民族高职学生。
  一、多民族护理学生学情分析
  新疆学生已经在新疆学过两年的公共基础英语课程,在我院继续学习深造三年后毕业。他们分别是来自锡伯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土族、满族、俄罗斯族和汉族的学生。课题负责人承担新疆护理高职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精心策划的课堂教学、摸底考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使这个多民族特殊学习群体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逐步显现出来。首先,多民族护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薄弱、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欠缺。突出表现在英语发音不准、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表达杂乱无章、读不懂既定教材内容、听不懂教师全英文授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以前就读学校的英语教育水平、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相对落后,未能正规、系统地学习英语语音、语法基础知识,未得到系统的英语技能训练。加之长期生活在多民族方言混杂的多元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英语时,既受到母语的干扰,又受到其他民族语言的影响。其次,英语学习习惯不良、自主学习能力较低。特别表现在课上,不会倾听、不会提问、不会参与活动;课后,不能预习、不能复习、不能查找资料。再次,焦虑感凸显,自卑感增强。多数多民族护理学生逐渐发现与我院其他汉族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差甚远,感到无法追赶、无法超越,遂产生了焦虑感,自卑感日益加剧。
  为了帮助多民族护理学生尽快摆脱焦虑自卑情绪、增强英语学习自信心、夯实英语基础知识、有效提高语言技能,课题组迅速调整了教学内容、放慢教学节奏、改变教学策略,决定先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语音集训、语法强化、技能训练和学法指导。实践证明,其教学效果良好,为第二学期的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护理英语培养模式构建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了突出英语教育教学的职业性、提高多民族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课题组决定在新疆多民族护理班级开设护理英语课程。多民族护理学生从未接触过护理专业英语。如何在多民族护理学生现有的英语知识和能力基础上,充分挖掘和整合我院相对先进的教学条件、构建合理的护理专业英语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为西部地区输送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专门人才是课题组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为此,课题组进行多方咨询、反复论证、缜密计划,努力构建适合多民族护理学生特点的护理英语培养模式。
  (一)护理英语培养模式构建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突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以护理活动为过程,创设医院真实护理工作环境;探索理论课堂、实训基地与医院的一体化,真正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二)优化课程结构、精选课程内容
  多民族护理学生的专业英语课程拟开设两学期。采用“医护英语”网络课程和“实用护理英语”课程内容为主,其他护理英语课程和专业英语网站内容为辅、交替使用的方式。“医护英语”网络课程侧重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由广东雅信达英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我院已经购得使用权和改编权。“实用护理英语”是院级精品课程,教材也已经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它在听说的基础上,侧重读、写、译能力的培养。课题组依据学生基础,制订课程计划,合理整合课程内容,删除偏难内容,及时增补新鲜材料。
  (三)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和网络开展教学
  我院建有护理、康复、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口腔医学技术等12个校内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达66000平方米,开设实用护理英语、药学英语、医学英语等专业英语必修课程和基础护理英语选修课程,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门专业英语课程尝试利用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另外,2009年上半年,我院开通了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主要为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服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位英语教师尝试利用自主学习平台开展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工作。课题组首次在新疆多民族护理班级探索利用实训基地和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开展护理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型模式,实现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的有机整合。
  三、护理英语培养模式实践
  (一)语言实训中心理论对话情景教学
  我院建有现代化的语言实训中心,内设多功能的语言实验室。实验室里安装了先进的数字网络型语言教学系统,能够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全面的教学方式、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民族护理班级的护理英语理论和部分情景教学安排在语言实验室进行。护理英语每单元的课堂教学共有8课时。每单元的教学内容均由对话、课文、写作、练习和补充阅读组成。4课时的理论教学主要从事语音、词汇、课文、练习、写作和补充阅读教学。其中,语音、词汇、课文和练习占2课时,写作和补充阅读也占2课时。理论教学特别重视语言教学系统和课堂活动的交融。教师一方面要充分使用语言教学系统进行通话、插话、示范、对讲、抢答、分组教学、随堂检测等活动;另一方面又要精心设计小组讨论、记者报道、复述等多样的活动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参与度、调动学习积极性。在学生掌握了每单元核心医护英语词汇,能够准确、流利发音的基础上,再进行2课时的对话情景教学。对话情景教学内容是多种资源的整合体,来自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中的“医护英语”、院级精品教材“实用护理英语”以及其他精品教材和专业网站,其语言的得体性最终由外教和校外专家把关。情景教学法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是英、美等国的主流外语教学法。该教学法通过有意义的情景活动,练习基本的句型结构,达到教授外语的目的。它要求外语教师将教学决策的重点放到为学生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上,并且在问题解决中引导学生领悟语言知识的内在意蕴,体验语言知识的生命价值,从而实现语言意义的建构。在语言实验室的护理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同样创造性地设计模拟的、近似真实的医院护士实际工作环境进行对话热身教学,其教学效果是显著的,为护理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夯实了基础,见表1。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分娩期行剖宫产术并剔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1年7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65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5例行剖宫产术并剔除子宫肌瘤,对照组30例未剔除子宫肌瘤单纯行剖宫产术,比较两组剖宫产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出血量、术后产褥病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出血量、
近年来,全球热浪事件频发,对环境、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对热浪研究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梳理有助于为研究学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文中以热浪为主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必要性,并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以数学建模活动为载体,在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践能力、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做法和收获。  [关键词]数学建模 教学 实践 收获  [作者简介]颜筱红(1965- )女,广西横县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应用数学。(广西 南宁 530023)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
心语是教师发自内心的用情感化、个性化、美化的语言和学生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又起了有效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强化作用。本文笔者从七个方面研究了心语的内容。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这在我国“三农”工作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具有临汾市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一、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