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激趣在高效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f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学是一门知识内容丰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地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衣食住行、旅游观光,到国际交流合作,都要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从天气变化、自然灾害的发生、战乱,到每天收看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最主要、涉及信息量最多的还是地理知识。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作为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除了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外,我认为把诗文欣赏与地理教学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巧设意境,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孔子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中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在地理教学中,巧设意境,把诗文欣赏与地理教学结合起来,就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地球的运动》一节教学中,先从毛泽东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导入教学,借助形象生动的诗文描述,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继而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坐地日行八万里”,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立刻就会明白:原来地球是运动的。再让学生比较“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坐”、“行”二字,分析说明静坐不动的人为什么一天能“跑”八万里?人人积极参与讨论,结论会在学生的争论过程中产生。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体现。通过讨论和教师的指导,学生不仅可以牢牢记住地球的赤道周长是八万里,还可以知道地球是运动的,且自转周期为一天。这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学难点简单化。
  教学中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不仅让学生能容易理解,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陆地自然带的知识学习,对学生来讲比较抽象、难理解,选择一些切近生活的诗句来说明,情况就会改变。如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说明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抽象的理论就会立刻变得直观起来。即随着地势的升高,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发生了变化,自然景观也相应的呈现出垂直分异规律。再利用学生在郊游或爬山时对这一现象的观察,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加以阐述,经过对照—分析—辩论—总结,教学难点得以易化,知识理解得以升华。在讲述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以用“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这句诗词引入,使学生会一下子明白,自然景观的差异,是由于纬度的差异引起的,纬度的差异会引起热量的差异,从而得出结论:影响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因素是热量。再如,在讲述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时,利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导入新课,并分析其原因,说明古人之所以有这种感叹,是因为当时科技不发达,自然条件中的地形因素是影响人类活动的决定性因素,因而便有了这千古名句。这样导入新课,会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地形成为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最突出的因素。
  三、通过诗文欣赏,陶冶学生情趣,激发学生了解自然奥秘的热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和“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虽然都是描写农历二月,但景象却大不相同:江南已是万物吐绿,百鸟鸣唱,杨柳吐绿;相反,地处边陲的内蒙古五原县,却春风未度,嫩芽待发,依然处在空寂、萧条的残冬之中。反差强烈的诗句对比,使学生从古代文人的妙笔之下,了解到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奇妙莫测,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强烈渴求探寻自然奥秘的热情。通过诗句对比,学生可以掌握我国南北春季来临的时间各有早晚,在同一时间气候互有差异。在赏析诗文的基础上,再分析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思维更活跃,掌握知识的效果会更好。课后,可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留出思考题,启发学生通过赏析诗文巩固知识,把教学效果推向高潮。
  四、通过诗文欣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因此,分析解决地理问题必须综合考虑。如:由于路途遥远,山岭阻隔,于是“春风(夏季风)不度玉门关”,使得大西北难以沐浴到夏季风带来的雨露,结果就出现了“大漠孤烟直”、“平沙万里绝人烟”的广袤沙漠。这说明位置、地形等环境要素对气候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各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借此向学生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学生明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因为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了某一种自然资源或地理环境中的某种要素,这必然要影响到周围的其他环境要素。由此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杰罗姆·布卢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底蕴厚重的中国诗词,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輔助材料,使地理教学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新颖、活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诗文欣赏,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也能轻松愉快的学会地理知识。只要我们合理的摘选素材,精心设计,恰当安排,这种教学辅助手段一定会对地理教学增色添彩。
其他文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有的家长为不使孩子受委屈,就对孩子娇生惯养,事事顺着孩子;而有的家长逼着孩子学习,报各种辅导班、补习班,不管孩子接受不接受;有的家长总害怕孩子会出事,处处限制孩子,不给孩子一定的自由;還有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分数,不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更不注重品德教育,使孩子出现不良行为。这些都不是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家长要想真正教育好孩子,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就必须全面掌握一些
期刊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有深刻的几何背景,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有力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在数学和物理学科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所以向量成为每年高考的一个热点,向量模的最值问题更是热点中的热点,每年常考不衰,下面通过典型例题剖析与向量模的最值相关的几种问题。  1、以向量的相互关系为载体求向量模的最值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此类问题一般是通过几个向量之间的某种关联做为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本文探索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智慧课堂中应用的意义。首先对启发式教学的概念来源和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现有的教学方法在智慧课堂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现有的教学方法在智慧课堂中的不足;最后根据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归纳出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智慧课堂中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智慧课堂;意义探索  1.启发式教学的概念  启发式教学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组词、造句教学尤为重要。组词、造句基本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体现,同时也对生活有着深远影响。基于此,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情况,探索语文组词、造句新教学实践方法,以带动小学生的全面性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组词;造句;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时,组词、造句训练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不管是教材、复习资料以及试卷中常见的“组词”、“造句”命题,都能帮助小学生理解字
期刊
摘要: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轻声词一直是应试人不好把握的难点。文章从轻声词的标准这个角度,阐述了如何把握普通话水平测试各项中的轻声词,重点分析了《纲要》和词典注音不一致的情况及其他一些被忽略的问题,并提出了轻声规范的一些看法,力图帮助需要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学前专业学生及其他应试人员掌握好轻声词,提高普通话测试成绩及普通话语音素养。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普通话水平测试;轻声词;《纲要》;轻声规范  
期刊
摘要:课外阅读能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表达能力,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为此,《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来阐述课外阅读,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关键词:低年级;有效;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期刊
摘要:教学活动的进行离不开师生之间的配合与互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有效的师生互动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关爱、相互帮助,这样不单单能够缓解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能够轻松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高中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认清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并结合其具体学习情况,积极构建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更加迅速的发展,从而有效提升教
期刊
摘要:阅读能力不单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学任务之一,更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础社会技能,是指对文字的阅读理解掌握文字所表达含义的语文能力,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随着新课改在小学教学体系中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成为小学语文的重点教学内容。受到学生性格特点以及年龄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就提
期刊
摘要:班级团队管理是顺应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顺应和满足课程改革要求、顺应和满足时代创新需求的研究方向,是新的班级管理理念的提出,新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建构和新的班级管理方式的探索。本文针对班级团队管理从研究意义、组织结构、团队学习基础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班级;团队管理;团队学习  1 引言  班级管理、学生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班级团队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基础和广泛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被运用到了小学教学中,其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受到广泛的欢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沟通交流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方式还是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修改,倘若完善这种教学方式并进行推广,有助于增强课堂上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學数学;应用  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