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3+4”中本贯通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实施“3+4”中本贯通必须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要求。在“3+4”中本贯通项目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具有利益、治理双
【基金项目】
: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福建实施‘3+4’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研究”(FJJKCG20-112),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福建‘3+4’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路径研究(JAS2021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4”中本贯通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实施“3+4”中本贯通必须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要求。在“3+4”中本贯通项目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具有利益、治理双重需要,但从职业教育的宏观视域和中本贯通的具体实践来看,则面临着参与行为、参与保障、参与基础、参与动力等方面的困境。化解现实困境,构建发展路径,既要从宏观整体上进行审视,又要从个体差异上加以把握,通过顶层引领、有序衔接、行业统筹、双向沟通,力求校企合作筑牢基础、提升能力、增强活力、促进发展。
其他文献
科技是近现代国家间竞争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政治是技术问题的本质。有人不同意这种将技术问题与国家间政治问题联系起来的观点,认为技术问题本质上是财富增长问题,但历史的逻辑是:国家强盛的主要动力并不是技术和财富的增长,而是技术和财富在国家政治中的有效运用。 古代中国不仅是当时世界财富而且是世界技术增长中心,且不说对世界进步发生重大影响的“四大发明”原创于中国,即使是在科学理论上,中国也在许
大跨度钢结构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建筑的美学效果,而且极大提升了建筑的无障碍空间体量,这种技术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当前的施工技术水平有限,对于这种结构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
似乎那些非常伟大的科学家大都不愿意与别人合作,而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园地里辛勤耕耘,收获自己的那一份成绩。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莱布尼茨、笛卡儿、帕斯卡、巴斯德、法拉第、达尔文、欧拉、拉格朗日等等,这些人几乎都没有亲密的合作伙伴,他们的大部分贡献都是属于一个人的。 但是科学的星空浩瀚无边,科学的研究方法千变万化,科学家个人的气质、爱好、眼界各不相同,所以科学史上也出现了一些非常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