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_fly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好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也是小学生最头疼的难题。在习作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循序渐进地引导帮助孩子树立真诚的表达态度和生活态度,能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得到语言能力的提升,也能达到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语言表达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也是作文,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知识和素养的体现。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他们的情感往往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我们要根据作文教学的要求创设一定的情境,用具体生动的形象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能自觉地进入写作中。下面,笔者结合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的教学实践浅谈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作用。
   一、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深地被吸引,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认真专注、自始至终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并将其贯穿于整个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之中。笔者在执教“小小‘动物园’”时,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绘本故事的形式导入,整堂课以阅读日本作家正道熏的《我家是动物园》贯穿始终,学生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沉浸在故事中。通过绘本故事的情境创设,让孩子们认识到把人想象成某种动物,就能让人的特点更加突出。绘本故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生活的再现,用绘本故事的形式导入,让一个抽象的题目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距离,学生在读绘本的过程中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做到有话可说、畅所欲言,改变了以往习作教学中生搬硬套、枯燥乏味的状态。这种习作课堂是灵动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境创设——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情境作文教学为拓展儿童想象力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客观表象,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笔者在执教“小小‘动物园’”一课时,在阅读《我家是动物园》中祥太爸爸跟某种动物的共性这一环节时,出示了祥太爸爸的一幅比较邋遢的图片,引导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猜一猜:祥太的爸爸是什么动物?一张惟妙惟肖的图片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学生的回答灵活多样,有理有据。再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出祥太爸爸与大狮子的共性,原来祥太爸爸在习惯、脾气、外貌和声音四个方面与大狮子有共同的特点,这样祥太爸爸的特点就跃然紙上了。在此环节中,笔者创设图片和问题情境,引起大家的共情,学生畅所欲言,让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闪耀,发挥了丰富的想象,找到了家人与某种动物的共性,发现了家人的突出特点。
   三、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因此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课堂上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设定一些生动的情境,调动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笔者执教“小小‘动物园’”时,在祥太妹妹与某种动物的共性这一环节中,通过提出问题设定情境:“妹妹还有哪个特点像兔子?”引导学生发现妹妹爱听别人说话这一特点。但是在绘本故事中,这段描写妹妹的话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太简单了,我便鼓励学生把这段话写生动、写具体。通过课本词句段运用中的两组句子发现反复列举不同情景,更能突出人物的特点。按照这一方法,出示文字支架:她竖起耳朵听……她竖起耳朵听……她还竖起耳朵听……引导学生补充句子,自由表达,把妹妹爱听别人说话这一特点写具体、写生动。在交流妹妹高兴时,会施展“黏人功”这一部分,老师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老师当姐姐、学生当妹妹,通过生活再现情境,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小细节,抓住妹妹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妹妹,就能把妹妹写得更加生动。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创设情境的作文教学不仅是为了写出华美的文字,还能让孩子回到真实而有意义的生活中来。从孩子的内心出发,让他们说自己的话,说出内心真实的话,学会表达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自我,从而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调发展。教育实践表明,情境作文教学既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打开作文门户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杨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N].学知报,2010-06-29.
   [2]王淑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学周刊,2011(15).
   [3]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李吉林与青年教师的谈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刘璐(1987—),女,汉族,山东威海人,二级教师,一直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
其他文献
上图:三十多年来,民营医院经过三次放量式成长,形成如今占据中国医院总数半壁江山的体量。  1980年8月,国务院批准原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明确指出允许个体行业合法存在,以补充国家和集体力量的不足,并对其进行严格管理。从此,民营医疗机构登上历史舞台。  三十多年来,民营医院经过三次放量式成长,形成如今占据中国医院总数半壁江山的体量。第一波是民营医院挂靠门诊部的成立,第二波是
相对于上天开飞机、下海坐潜艇来说,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华尔兹跳得不算很溜,或许比不上007。但是普京的华尔兹,一定会是欧洲最有名的华尔兹。  8月18日,53岁的奥地利女外交部长卡琳·克奈斯尔在第二大城市格拉茨的加姆利茨举行婚礼。出乎很多人意料,俄罗斯总统普京专程坐专机飞往格拉茨,出席婚礼表示祝贺,并且带去哥萨克歌手献歌助兴。  之所以出人意料,在于此前普京与克奈斯尔并不是老朋友,建立工作关系也仅仅是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良好的数学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作用巨大。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立足生活”“运用信息技术”以及“分层教学”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打造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立足生活;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优质课堂是指教师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学生能最大限度获得高质量学习效果的一种理想课堂形式。打造小学数学优
摘 要:阅读可以修身养性,提高一个人的思想深度,所以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形式不能局限于简单的、传统的阅读,所以群文阅读应运而生,它使得阅读的效率显著提高,但是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这种阅读真的是阅读的初衷吗?对于技能方面的阅读,也许还能囫囵吞枣,但是如果面对的是提升情趣的阅读还能用这种形式吗?就群文阅读的定位——弥补而不是替代来做一个讨论。   关键词:语文教育;群文阅读;弥补;代替
摘 要:结合统编版教材“双线并进”的结构特点,每单元的单元目标达成成了重中之重,需要教师仔细研究如何高效地达成。以四上教材为例对单元目标的达成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统编版;单元目标;实施策略;四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统编版教材相较以前的旧版教材,结构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单元结构编排,使得每学段的教学目标清晰地分布在各个单元,学生知道练什么、老师知道怎么抓,我就从单
摘 要:通過复习导入,为学习相遇问题做铺垫,然后通过阅读理解使学生初步感知相遇问题的特点;接着进行两次模拟演绎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和数量关系;最后利用线段图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给孩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关键词:模拟演绎;数形结合;相遇问题   两个物体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在途中相遇,这类题型我们把它称为相遇问题。相遇问题牵扯到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其
他身披一件紫红袍,脚穿三只小皮鞋,轻轻打开,一排黑白相间的按键仿佛是通往音乐殿堂的台阶。他就是“乐器之王”——钢琴。  小时候的我,就对钢琴一见钟情,当那些活泼的音符在指尖跳动,美妙的旋律悠然奏响,那声音让人心旷神怡、悠然神往,身体的疲倦、心中的烦恼一扫而空。  我对音乐十分感兴趣,每当有一些演奏乐器的视频,总是忍不住多看几眼。但不管开始有多大的兴趣,当枯燥的过程取代了起初的新鲜感,练习便不再是一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些课文,文本内容历经时间和地域的变化,导致文本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别,文本与学生脱节。这就需要教师课前“回溯”,跨越时空,基于实际;课堂“穿梭”,境为情设,情因境生。创设优质的教学情境,搭建学生与文本之间跨时空对话的桥梁。  關键词:教学情境;高效构建对话;情因境生  何谓教学情境的创设?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特定情境中,激发自己的情
一、作文题目  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用词恰当,语句要通顺。  二、试题解说  这一题目虽然通俗实在,但应着力于平常之处挖掘深意,于普通之中揭示伟大。考生要写出新颖大气的文章,要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认真审
摘 要:面对这个崭新而又充满挑战的时代,各种基础教育课程都在不断改革,新的课程理念冲击着每一位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新课程理念倡导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应首先注意精神环境氛围的创建,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突出其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致力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工作。  关键词:关系;精神管理;班级管理  一、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评价每一位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