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出新”惹的祸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j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教学案情
  
  这是一节市级评优课的导入实录,课题是新人教课标七下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有序数对》。教者模仿幸运52设计了抽奖情境,用以导入有序数对的课题,下面是这节课开始部分的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幸运52吗?
  (大屏幕上显示“幸运52,谁是幸运之星!”)
  生:看过!(满腔热情地)
  师:好!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件小礼物,准备送给今天的幸运之星。
  生:耶!
  (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
  师:好!下面的问题是谁是今天的幸运之星呢?
  沉默片刻片刻之后,有几个调皮的男生大声地喊起来“我,我……”,同时高高地举起了手。
  师:这么多同学都想要,到底给谁呢?我们用什么方法让大家觉得是公平的呢?
  (学生再一次沉默。)
  师:想想看,当机会只有一个而人数较多的时候我们一般采用什么办法呢?
  (学生又一次沉默。)
  师:我们再好好想想,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商量一下。(老师开始有些焦急)
  (学生开始在小组内部小声地交流,有的同学想出了抽签的方法,但是有同学认为这不公平。老师抓住了这次机遇。)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用抽签的方法,那请你说说如何抽?
  生:有多少人就做多少个签,只在其中的一个签上写幸运之星,谁抽到这个签,奖品就给谁。
  师:这个办法可行吗?
  生:不可行,因为它不公平,先抽的人占光!(一个大胆的男生高生叫到。)
  (听课的老师明显感到了教者的焦急,他看了看表,没有解释这样做到底公平不公平。)
  师:那么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又是一阵沉默。)
  师:比如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座位,看我们教室里的座位排得多整齐呀!想想看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教者经过多次引导,学生仍然不上路,教者已经开始伸舌头学生嘴里说话了。可是学生还是不明白教者的苦心。这时又一生想出了一个办法。)
  生:我们可以抽每个同学的学号,写上每个人的学号,由老师来抽,抽到谁就是谁。
  师:这样做公平吗?
  生:公平!
  (尽管学生这次认为是公平的,但是离教者的意图还远呢。)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做法实际上是用一个数来表示了一个学生,用这个方法需要做几十张卡片,每人一张,这太麻烦了。老师现在只有8张卡片,有什么办法能将这个幸运之星抽出来呢?
  (学生还是沉默。)
  师:想想老师刚才的提示,我们的教室里的座位是整整齐齐的,我们一共有几排几列呀?
  (众生环顾四周。)
  生:8排8列。
  师:那我们可以如何抽出这位幸运之星呢?
  (又是一片沉默。)
  师:你们看,我们现在有8张卡片,我们可以先抽出这个幸运之星的……
  (师拉长了语调,期待学生的回答,终于学生开窍了,有一位同学做了如下回答。)
  生:我们可以分两次抽,先抽出这位幸运之星的列号,再抽出他的行号,然后确定谁是幸运之星。
  师:很好!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一对数。也就是列号和行号来确定幸运之星的位置了。
  (15分钟过去了,教师有点迫不及待地主动抛出了用一对数来确定位置。)
  
  2 分析诊断
  
  数学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创设一个高质量的数学问题情境,对于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深入的思考数学,促进学生数学修养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许多老师感叹:“如今上一节数学公开课或参加教学评优活动,如果没有创设情境,不知听课老师和评委们会怎样评价这堂课?”不仅上课老师如此,教研人员也有如此想法。他们的观点是“课的导人一定要上出新意来,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否则便算不上好课”。殊不知,数学知识及问题背景本来就比较朴素,经过那么多教师的开采挖掘,哪来那么多新意。但是,由于评课时有这个要求,甚至有时还是一票否决,因此上课教师也只能搜肠刮肚、挖空心思地“创新”。有时为了“创新”,教者宁愿放弃一些经典实用的情境,尽管这些情境对学生来说是新的,对于教学来说也是有效的,但是由于它们对于评委老师来说“旧”的,是“老套”的,因而遭到了无情的抛弃。于是创设虚假情境、复杂情境、花哨情境、牵强情境的现象常常见诸于各类课堂就在所难免了。
  下面就上述片断,从我们需要怎样的情境的角度谈一些想法。
  
  2.1 真实情境,身临其境激兴趣
  问题情境分成现实的、超现实的、已有的经验。情境不一定就得是真实的人物、事情等生活里具体的故事情节,情境也可以是抽象的模型和虚拟的场景。但是,不管什么情境都必须和学生的已有经验联系,都必须和将要学的新知有紧密的、科学的联系,只有满足这两个联系,才能算得上真情境。从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同一个情境对某一课题来说可能是真情境,但是对另一课题来说就可能是假情境,也就是说真实的情境未必就是真情境。如本例中幸运52抽奖的情境如果用来讲概率,就是一个很好的真情境,但是用来引入有序数对就不满足第二个联系,与新知的联系太远,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半假情境,再加上教者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就又使这个情境变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假情境了。从课堂的实录中可以看到,刚开始时学生是进入了被激发的状态的,但随着进程的推进,学生对这个虚假情境失去了兴趣。这正是:真实情境,身临其境激兴趣;虚假情境,繁华过后成一梦。
  
  2.2 简单情境,开门见山奔主题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情境设置得过于复杂,对学生来说犹如雾里看花,怎么也看不懂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内涵,一直在外围转圈圈,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激发与促进作用而且会造成效率低下,节凑拖沓。如果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情境,到不如直截了当地跟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这堂课老师将合大家一起学习×××知识”。在本例中所设置的抽幸运之星的情境,由于学生根本不可能想到用抽列号与行号的办法来产生幸运之星,而教者无意中提到的公平性却成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使得宝贵的课堂时间被白白浪费在与本课无关的细枝末节上,导致本课的主要内容有序数对千呼万唤而不得出,最后教者不得不和盘托出。这正是:简单情境,开门见山奔主题;复杂情境,乱花几欲迷人眼。
  
  2.3 质朴情境,平实之中见精髓
  一个好的情境应该是质朴的,有一定思维深度,过于花哨的包装会冲淡情境的主题。一些缺乏思维力度的抢答、竞赛、游戏、合作等形式只会造就虚假的繁荣,但是外表的浮华终究掩盖不住思维平淡的本质。所以情境的质朴在于外表平实,而思维的繁荣,在于情境应蕴涵的与所学新知高度契合的内容。本课中,幸运52应是一件华丽的外衣,但是这件外衣批得不是地方,因此在造就了刚开始的瞬间喧闹之后一切又归于沉默。正所谓:质朴情境,平实之中 见精髓;花哨情境,喧闹背后是平淡。
  
  2.4 贴切情境,水到渠成开心智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活动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那么我们创设的情境就应该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沟通学生已有经验和新学内容的桥梁。因此,情境应贴近学生的实际,对学生心智的启迪应自然而不生硬,在实现由已有经验向新知的过渡过程中,应有水到渠成、一气呵成之感。否则,那种生拉硬扯的情境不要也罢。在本例中,教者本来的设计意图是:用幸运52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再用如何抽出幸运之星引出用一个数进而到一对数确定点或人的位置,从而得出本节课的课题“有序数对”。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抽取幸运之星的方法与确定位置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的思维不能与教师合拍(更谈不上教者在教学设计中所写的引发共鸣了),几乎使预设与生成相背,究其原因就是设置的情境太牵强。正所谓:贴切情境,水到渠成开心智;牵强情境,生拉硬扯不靠谱。
  
  3 不是结语
  
  《有序数对》这节课曾数次被某市选为评优课的课题,也正因为此,多数专家评委和参评教师都认为只有“出新”才能取胜。可作为旁观者,笔者认为在我们“出新”的时候一定不能违背创设情境的初衷: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如果违背了这个初衷,仅为使评委老师眼前一亮而不从教学实际出发,这种“出新”又有何意义呢?仅以笔者曾上过的同一课题的市级公开课的导入实录结束此文,不足之处还恳请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第一次来我们学校上课,进了校门看到公告牌上写看上课的地点是初一(9)教室。我问了一个同学,他告诉我初一(9)在这幢楼的三楼就走了。于是我找了半天才找到了这儿,差点耽误了上课时间。如果你是那位同学的话,怎样告诉我就能让我很快找到上课的教室呢?
  生:他还应告你是三楼的第几个教室。
  师:这样就可以了吗?
  生:最好还要告你从哪边数起。(想了想又进行了补充。)
  师:很好,你真是一个做事细致的孩子。通过刚才的实例我们知道了要确定一个教室的位置需要知道它在第几层,第几间。现在请哪位同学再帮老师想个办法,老师是第一次为我们班同学上课,叫不出同学的名字,谁能帮老师想个办法让老师想叫谁就叫谁呢?
  生:喊学号!(许多同学齐答到。)
  师:这个办法行吗?想想看,能想叫谁就叫谁吗?
  (老师指着一个学生接着说。)
  师:比如说,我想叫你回答问题,我喊请5号同学回答,一定是你吗?
  生:不一定是。
  师:那怎么办呢?(学生思考了一会儿。)
  生:你可以喊5小组3号。
  师:行吗?这样就可以想叫谁就叫谁了吗?
  生:可以!(众生齐答。)
  师:你太有办法了,请坐!在刚才的第一个情境中,我们想出了确定了教室位置的方法,在第二个情。境中同学们帮老师想出了喊出任一想喊的同学的方法,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两个方法有何共同点?在使用的时候又要注意些什么?……(以下过程略)
其他文献
妈妈,我爱你!  小花有多漂亮,我就有多爱你;  小草有多绿,我就有多爱你;  蓝天有多宽阔,我就有多爱你;  大海有多深,我就有多愛你;  ……  妈妈,我爱你!
晴天妈妈: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晴天上了幼儿园后,听到的关于她的最多的评论就是“懂事,成熟”,能完成自己的任务,还很热心帮助别人。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从小培养安全感。告诉孩子一些规矩,告诉她事实,不吓唬、欺骗孩子。比如,有的大人看到孩子想多玩一会儿,或者看到有趣的东西摸一下,就会吓唬孩子“老虎要来了”“警察叔叔要来了”“阿姨要来骂了”,等等,这样的话,一来让孩子变得
爸爸一屁股癱坐在沙发上。   爸爸:唉!今天真是累成狗啊!   聪头:难道狗每天活得很累吗?  记录人:北京 聪头妈
关心宝宝的潜能发展,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如果父母不恰当地对待宝宝的艺术潜能,就有可能把它扼杀在摇篮中。  不要将艺术潜能简单定位  即使宝宝表现出扭扭唱唱或涂涂画画,也不能简单地推断说宝宝的艺术兴趣点就在唱歌或画画上。在宝宝的早期发展中,兴趣点有可能是多方面的,过早地、简单地把宝宝的艺术表现定位在某个方面,往往会造成宝宝片面发展。  重在艺术的审美体验  許多父母往往追求宝宝会弹几首曲子、会画
儿子今年4岁,最大的爱好就是画画,准确地说,应该叫“涂鸦”,因为他画的苹果总是歪向一边,画的梨常常是多边形,更多的时候,他会边画边自言自语,半天下来,往往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画的是什么。  一天,儿子发现了新的“画板”——客厅墙壁。不到半天,洁白的墙壁就被小家伙用七彩颜料“飞舞”成了一堆“杂草”。爷爷奶奶见了,有“苦”难言,我看了心里也不是滋味,妻子见了火冒三丈:“天哪,这是什么!咱家的房子装修花了那
材料與工具  卡纸、水彩笔、胶带、毛线、铁丝线、剪刀和吸管。
将大猕猴桃尾部切掉一小块留用。  靠近猕猴桃顶部斜切一块,当作小熊的前胸。  用小刀在前胸下面划出一道圆弧。  在中间切出两只手的形状,在下面的左右两边切出两只脚的形状。  将步骤1切下的小半块猕猴桃对半切开,当作小熊的耳朵。  每只耳朵用兩根牙签固定在小颗猕猴桃上。  再用2根牙签固定小熊的头部和身体。  挑出2颗小黑籽,摆放在头部眼睛的位置。  画出小熊的嘴巴。超级可爱的猕猴桃小熊完成啦!
爸爸媽妈带超超去看怀孕的朋友。   妈妈:阿姨肚子里有小宝宝,马上要生了。   超超看看爸爸的大肚子,问:爸爸什么时候生?  记录人:浙江绍兴 赵亚红老师
【摘要】数学实验是转变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有效路径,但数学实验教学还存在重视知识获取而忽视基本经验积累及思维发展等问题.基于“翻转茶杯”的实验教学分析,笔者认为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以实现知识、经验和思维的同步生长.  【关键词】数学实验;教学分析;经验积累;思维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了“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基本目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是学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