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优化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bb1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补短板工作力度,依靠改革开放推动发展升级和民生改善。会议指出,适当扩大内需,可以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环境,关键要通过加大补短板工作力度,既带动扩大合理有效投资,又增加有效供给,对稳增长、增后劲、促就业、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要抓住当前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较低等有利时机,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聚焦脱贫攻坚、灾后重建和中小水利治理加固、重大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新产业新动能培育等重点领域,注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优化政策“配方”打好组合拳。
  一要加快推进“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重大工程项目,围绕着力补短板、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等,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推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形成项目储备机制和滚动实施的良性循环,同时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二要进一步推进改革,更好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抓紧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除跨地区、跨流域、跨境项目外,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能放给市场和地方的一律下放。进一步放开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限制,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对民办与公办机构在市场准入、职称评聘、社保定点等方面同等对待。出台依法保护产权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各种所有制财产的法律保护,增强市场主体创业创新动力。
  三要创新融资方式,统筹盘活沉淀资金。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按照市场化运作和可持续的要求,以易地扶贫搬迁等为重点科学合理使用专项建设基金,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对水利薄弱环节、城市防涝设施建设等投入。注重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再向社会集中推介一批有现金流、有稳定回报预期的项目。推动中央企业增加农村电网、电信基础设施等短板领域投资。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建立健全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评审制度,对各类市场主体在中长期贷款投放、市场利率等方面一视同仁。支持企业通过债券、股权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四要制定进一步扩大开放利用外资的措施,加快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试点新经验,出台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和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
  五要建立补短板项目推进奖惩机制。各地区、各部门要制定重大任务实施时间表,加强督查考核,对成效显著的地区在重大政策、重要改革创新试点等方面给予倾斜,调动积极性;对工作不力、进展滞后的要予以督促问责。以真抓实干推动补短板取得更大成效。
其他文献
9月3日,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此前一个多月,习近平主席出访非洲四国。时间回到五年前的2013年3月,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目的地同样是非洲。而非洲对于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意义更是贯穿了我们的当下与未来。  说起非洲,相信在大多数人们的脑子里会出现这样的标签:尽管物产丰富、土地广袤,但地广人稀、设施落后、政局动荡、效率低下、贫穷荒凉、教育水平差、卫生环境落后等,非洲真的是这
距离2020年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我国脱贫攻坚战也全面打响。在王艳华看来,“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全面小康目标完全可以实现。因为这一轮攻坚战不仅举全国之力,而且从上到下都是真抓实干。  王艳华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农村经济与地区发展业务部处长,长期致力于扶贫事业和农村发展,在二十余年的工作过程中,不断观察感受着贫困地区的发展与改变。她近日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指出,扶贫需要长期不懈的
2014年4月,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  但是,土壤污染的问题不止这些,《土十条》应考虑的问题也不止这些。近日,本刊记者连线了长期研究土壤的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  被称为“土十条”的《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已由环保部
6月30日,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与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共同发布《中国产业数字化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认为,产业数字化是指在新一代数字科技支撑和引领下,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价值释放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主线,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进行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过程。融合 创新 产业数字化升级效果初显  《中国产业数字化报告2020》研究负责人和主要执笔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工具,处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地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本文以A电信分公司为例,对其实施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工作,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存在问题 对策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为了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利用预算对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从而有效地组织和协调
摘要: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工作关乎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发挥,影响着行政职业单位的形象,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对此,本文以A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为例,探究其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有效的应对措施。  關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控管理 信息化 风险一、A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控体系建设不完善,内控制度不健全  从内控督导评价结果看
四十年来,是什么在推动中国的财政改革?归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公共风险。  什么是公共风险?从生活常识来讲,如果健康出了问题,可能需要考虑调整生活方式。同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共同体,只有遇到了公共风险,才会想到改革。没有风险,没有危机,何必要改革?  因此,财政之所以要改革,意味着在某个阶段社会面临相应的公共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改革实质上都是遵循公共风险变化的逻辑而推进的,其变化的脉络是从“
当前全球经济版图和结构正经历深刻重构,通过新兴数字技术赋能培育新的经济发展动能、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国际社會的广泛共识。
民营企业座谈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提出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系列政策举措。围绕座谈会相关内容,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 使民间资本进得来、稳得住、能发展  Q:民间资本是我国投资的主力军,如何更好地为民间投资清障搭台?  A:今年以来,我国民间投资持续保持回升态势,增速保持在8%以上,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约60%,成为投资增长的主力军。近期,国家发改委会同
保持中国经济列车行稳致远,离不开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撑和助力。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工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着力点。  积极财政政策这一提法的启用以及此后的相关实践,均发生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积极即等于扩张,积极财政政策即为以减税降费、扩大支出、增列赤字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扩张操作,这一为不少人视作基本常识的理解和认识,亦生成于高速增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