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转型的煤炭企业管理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能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g1984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两化”融合发展历程,提出了数字化转型驱动下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两化”融合建设原则和总体框架,从业务和技术角度出发,分别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生产与调度管理、矿井自动化、安全管理、决策支持、专业化分工与服务共享6个方面分析了企业管理提升中存在的困难、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实践证明,本文阐述的“两化”融合提升策略契合企业发展战略,持续保证了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其他文献
磷石膏渣场容易引起地下水氨氮和砷污染,明晰其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规律对于污染防控十分重要。以钟祥市某磷石膏渣场为研究对象,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的MT3DMS模块模拟渣场渗滤液中氨氮、砷在地下水中的运移情况。结果表明:(1)在只有渣场区域的极少量渗滤液发生缓慢渗漏的正常情况下,在地下水流下游方向距离污染源100 m以内,可以保证20年内氨氮和砷渗漏所导致的地下水中浓度不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分别为0.50、0.01 mg/L)。(2)在渗滤液收集池
大伙房水库是辽宁省重要的水源地之一,2019年10月(枯水期)对大伙房水库及其3条入库支流的13个样点的水质指标和水生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伙房水库及其入库支流超过目标标准的主要项目是总氮、化学需氧量和总磷;共检出68种浮游植物、13种浮游动物和36种底栖动物;水体水质总体处于轻污染至中污染状态;大伙房水库污染物已发生了一定的沉积,富营养化水平高于入库支流;典范对应排序分析表明,影响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质指标是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为避免大伙房水库水体过快富营养化,有必要控制外源营
我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能源结构转型是必然,2020年底,我国光伏装机已达2.5亿kW,是10年前的300倍,随着光伏成本优势凸显,光伏发电与农业融合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发[2021]4号文件要求以清洁能源等为重点率先突破,做好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本文结合广西太阳能资源利用、农业发展情况,坚持新发展理念,从规划设计、产业、政策、人才等方面探讨深化“光伏+三农”融合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光伏发电与三农的复合叠加效益,助力乡村振兴与清洁能源发展。
底泥原位覆盖技术是一种修复效果较好、工程造价较低的水体底泥修复技术。其相对于底泥异位处理更加简便、经济、有效,且能避免异位处理时底泥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并降低生态风险。相对于其他原位修复技术,底泥原位覆盖更加快速、有效,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影响底泥原位覆盖效果的因素较多,而其关键点在于覆盖材料的选择。材料性质基本决定了其对底泥中污染物的控制效果。主要介绍了研究较为成熟且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覆盖材料,综述其各自的原理、特点,并对不同覆盖材料在使用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建议。同时结合中国环境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