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武术及其套路配乐探讨

来源 :中州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z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荆楚武术作为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随着社会进步,荆楚武术简单的视觉表演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对美的追求。能否在荆楚武术套路表演中加入音乐,是荆楚武术在以后的发展中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荆楚武术;套路配乐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武术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荆楚武术文化则是中国武术文化的一个构成分支。荆楚武术是构成荆楚武术文化的载体,离开了荆楚武术,荆楚武术文化就缺少了根基。
  随着社会进步,荆楚武术简单的视觉表演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对美的追求,能否在荆楚武术套路表演中加入音乐,是荆楚武术在以后的发展中的一个课题。
  1荆楚武术
  荆楚武术指起源于或主要流传于荆楚大地的武术,有武当派武术、湖北地方拳种以及一些稀有拳种。
  1.1荆楚武术产生
  荆楚武术的发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楚人诞生在“蛮荒”之地,生活环境中时常有雕、虎、象等禽兽出现,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与这些猛禽野兽搏斗,为求胜利,他们用石头,木棍等作为武器,甚至用拳打脚踢,撕扯摔打等方式,这些动作方式就是荆楚武术的雏形〔1〕。
  从远古至西周是荆楚武术的形成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打猎工具的改进,以及部落的形成,为了生存,部落之间的战争促使了武术的形成。
  史书记载以及楚墓中出土的大量兵器就是荆楚武术产生最好的证明。
  1.2荆楚武术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列国之间的战争频繁、激烈,荆楚武术得到更加严酷的实战考验,从而突飞猛进,这也是荆楚武术的兴起阶段。
  秦代时,荆楚武术更加民众化,逐步运用于大众娱乐活动中。
  两汉时期,荆楚武术在军队中有一定的发展变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再次频发,使荆楚武术再次出现了一次大的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冶炼业技术的进步,逐步诞生了新武器。
  唐宋时期是荆楚武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重视用武之道,专门建立了一套训练制度。宋代继续兴武举,也推动了荆楚武术的发展。
  元代时期,武术在湖北被禁行,但是,民间依然有许多秘密习武之人,且技艺不凡。
  明代时期,由于边患频繁,所以朝廷设立了一定规模的演武场,这对荆楚武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清朝时期,朝廷重武,荆楚武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于外国侵略,使民间武术走向战场,使武术再次受到战争的严酷考验。随着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不同门派得到交流,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后,很多志士隐名埋姓在民间传授武艺,这又使得荆楚武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荆楚武术从战争搏斗逐步转变为民族体育运动,从搏斗逐步转化为强身健体、比赛观赏,渐渐成为民众娱乐的一种方式。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武术事业获得新生,荆楚武术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时期,虽然其间因为历史原因,受过一定的干扰,但荆楚武术依然大步发展,它必将在改革创新的21世纪,以一个全新的面貌走向全世界,服务全人类。
  1.3荆楚武术精神
  荆楚武术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培养习武者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矢志不移、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义薄云天、信守诺言的忠义精神;不断创造、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开放融合、兼容并包的和谐精神;敢于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
  2荆楚武术分类
  荆楚武术流传时间长,拳种众多,各个拳种都自成体系,风格各异,可以以武当武术和其他各派拳种来划分。
  2.1荆楚武当武术及其分类
  中国武术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武当武术(又称内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武当武术,是指流传于武当山地区的武术流派。武当武术与武当道教的渊源很深,蕴含着深刻的道家思想,把中国古代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哲学理论,用于拳理、拳技、练功原则和技击战略中,其理论核心是阴阳消长,八卦演变,五行生克。它以养生健身为宗旨,讲究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
  武当武术自成一派,经长期积累,已形成较多门派及种类,可以分为:拳法类、器械类、功法等〔2〕。
  武当拳术有:十八式太极拳、武当阴阳八卦掌、武当纯阳拳、武当太和拳、武当太极拳、武当太乙五行拳、玄门五行拳、内家拳法、赵堡太极拳、武当字门拳、武当擒拿手——小锦丝、武当太乙神剑门拳功、武当恒山派武术——迷魂拳、武当松溪派——内外翻锤、武当淮河派——太乙六和功、武当清虚派武功、武当乾坤门——风雷掌、武当太乙天鹰门——太乙天鹰功、武当功家南派、武当云房太极拳、简化武当拳、武当太乙逍遥掌、松溪短打、太极长拳、武当霹雳掌、闪电红阳掌法、八卦吸魂掌、武当乾坤铁掌功、阴阳五行追魂手、武当分筋错骨缠龙手、两仪点穴术、武当五行重手法、黄泥阴手掌、武当太乙绵掌、武当叶家拳、张三丰原式太极拳、三十六阴阳手、游身八卦掌、九洲棍、武当神功太极拳、四合一太极拳、龙形八卦掌等等。
  武当器械套路有:武当剑、夜行刀、太乙拂尘、松溪小花剑套路、武当纯阳剑、武当玄武棍、武当醉八仙剑、武当单剑、虎尾鞭、形意刀、武当蛇形剑、春秋大刀、双刀、八卦刀、武当八卦太极剑、武当丹派剑术、太极剑、太极枪等等。
  武当功法类有:武当明目功、武当活血功、铁布衫功法、武当太乙五行神功、武当神功二指禅、武当粘衣十八跌、五行养生秘功、易经运身功、武当自然外气功、武当太阴神功、松溪童子功、武当轻功等等。
  2.2荆楚武术其他各派拳种
  荆楚武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样性流传至今,除武当武术之外,还有:岳家拳、洪门拳、孔门拳、鱼门拳、熊门拳、严门拳、水浒门拳、窄门拳、佛门拳、隐仙门、大字门、小字门、单弓门、向门、土家族武术、鄂西苗族拳等等。   3荆楚武术配乐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中国传统武术逐步从民间习练走向竞技的赛场,为了增强中国传统武术美的效果,根据竞技武术比赛规则,竞技武术被要求加入配乐,这是竞技武术在发展中的一大创新。
  荆楚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组成部分,门派种类繁多,各门派风格迥异,为其配乐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大多数流传的套路都在民间,这就需要配乐者深入民间,学习研究,以便更好地、更加完美地体现这些传统套路的美感。下面以实例说明如何为荆楚武术配乐。
  3.1武当拳十八式
  武当拳十八式是为了弘扬武当武术,再展武当武术雄风而创编的。武当拳十八式在理论上、技术上都符合武当武术的精神。
  武当拳十八式讲究形神兼备,重视“精、气、神”三者有机的统一,在动作上有快有慢、有轻有重、有开有合、有上有下、有高有低、有阴有阳、有急有徐等体现动作对立统一的美。
  在表演这套拳法的时候,需要表演者心静神凝,呼吸有序,动作衔接流畅,协调完整,刚柔并存。因此,在配乐时,可以选用笛子曲《霓裳曲》。
  《霓裳曲》选用竹笛主奏、古筝伴奏的演奏形式。乐曲开头以竹笛独奏,声音空旷,仿佛让人置身于高山间,心无旁骛,凸显出武当拳十八式表演的意境,使得表演者可以抛除杂念,静心演练。竹笛以吹奏乐器来展现气息悠长,可以使表演者跟随音乐,做到动作顺畅,如行云流水一般。整首作品节奏清晰,速度适中,使得套路演练过程中,停顿有致,不会让人产生不知所措之感。竹笛与古筝交相辉映,使得乐曲织体丰满,不会显现出单薄,充分体现出套路的刚柔并济。
  3.2洪门拳——青龙手
  洪门拳是洪门组织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术。洪门以倡武习拳为手段,流传甚广,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洪门拳招法以“端枪二式捶”为主,攻防兼备,力量刚劲勇猛,发力时口吐“五音”,即“嘎、噫、哼、嘿、哈”,一切身型、手法都着眼于此。
  表演这套拳法的时候,要求表演者身正步稳,挺胸收腹,一招一式,节奏分明。在配乐时,可以选用现代音乐《男儿当自强》。
  现代音乐《男儿当自强》属于电子合成音乐。乐曲开头以鼓点由慢到快进入,使音乐节奏鲜明,全曲中,鼓点贯穿始终,很好地应和洪门拳分明的节奏。乐曲旋律线条明显,强有力的鼓点,不仅使节奏明快,一拍一个动作,节奏连贯,拍点清晰,更显示出洪门拳所需表演者的身正步稳。全曲配器齐全,各种乐器相互配合演奏,音色丰富,更能凸显洪门拳的刚劲有力。配合着这段曲调高亢激昂的音乐,在表演时发力吐出“嘎、噫、哼、嘿、哈”五音,显示出洪门拳磅礴的气势。
  3.3孔门拳——龙狮
  孔门拳属于荆楚武术众多拳种中的一种。此拳种相传由明末清初严伏所创,距今已有三百多年。
  孔门拳拳势舒展洒脱,轻快灵活,柔中带刚,手腿并用,既有南拳中刚劲有力的气势,又有长拳中动作轻巧的神韵。
  这套拳法表演的时候,要求柔而不软,柔中带刚,出拳使用阴劲、爆发力,突出猛、狠二字。在选用音乐时,可以选择女子十二乐坊的《十面埋伏》。
  女子十二乐坊的《十面埋伏》是一首根据琵琶古曲《十面埋伏》改编的器乐合奏曲,改编后的音乐比起最初的琵琶曲更显音乐的连贯性。乐曲开始时,二胡独奏,旋律悠长,剔除了古曲中的断奏声音,显示出孔门拳的柔的一面,但背景的鼓点贯穿其中,表现出孔门拳的柔而不软,柔中带刚的特点。乐曲有独奏以及合奏,独奏轻盈,表现孔门拳的轻巧动作,使用阴劲;合奏气势磅礴,表现孔门拳的刚劲有力,爆发力强。高潮跌宕起伏,一波接连着一波,孔门拳的猛、狠特点尽显无遗。
  3.4鱼门拳——燕青图
  鱼门拳起源于湖北咸宁县龙泽,流传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又名“鱼门六家艺”、“之字门”、“无极图”。
  鱼门拳取游鱼之态用于拳中,表演鱼门拳时,表演者需要使拳势柔和平稳,无明显起伏,轻松自如,转折灵巧,柔中带刚,气血畅通,精灵敏捷。在选配音乐时,可以选择民族乐《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一首古典的古筝曲,全曲旋律流畅,用以形容鱼门拳的游鱼之态,最为合适。全曲仅以古筝一种乐器独奏,无任何伴奏乐器,显示出鱼门拳的柔和平稳,无明显起伏的特点。此独奏曲,节奏稍显自由,便于突出刺拳的轻松自如,无约束之感。古筝的挑、勾、摇等演奏手法,使得乐曲在优美温柔的旋律中,透露些许刚强,显示出孔门拳的柔中带刚,精灵敏捷。全曲音乐连贯,无明显停顿,可以使表演者动作一气呵成,流动自如,宛如一条鱼在水里游动。
  4荆楚武术配乐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武术逐步由攻防进入到竞技比赛场上,传统的广为人知的套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比赛的多元化需求,更多的套路从民间逐步走到赛场上。荆楚武术在这样的环境中,也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进行深入的发掘、探讨,使其能够更好地展现在众人面前,让众人更多地了解荆楚武术文化,了解荆楚武术。
  荆楚武术大多流传于民间,而且历史悠久,门派众多,这为配乐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困扰。配乐者难以了解其深刻的内涵及特点,而使得配出的音乐不能更好地配合套路,仅限于套路的表象,套路在表现过程中显得内容空洞。配乐与套路的不和谐,不仅不能增加荆楚武术的美感,反而降低了美感,不能起到更好地宣扬荆楚武术的作用。
  在配乐的过程中,多数传人年事已高,对音乐的节奏等不是特别敏感,这就给配乐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怎么能和上音乐,能更好地配合武者根据节奏来表达套路的精神,这个尤为重要。
  很多人都认为荆楚武术属于传统文化,套路配乐时应该用古典音乐,才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韵味。其实不然。音乐应该适合套路的特点、风格,无论什么音乐,只要是适合的都是最好的。很多套路都需要我们进行音乐编辑,不能任何配乐都从乐曲开头编配,我们可以尝试从一些音乐的中间段落入手,或者连接几段音乐形成一段新的音乐。而且不能局限于一段或者几段音乐,任何套路都去套用这些音乐,应当多尝试不同风格不同样式的音乐,使得荆楚武术的配乐也能兼收并蓄,多元化发展。
  5结论
  中国传统武术正逐步走向世界,进入竞技比赛赛场。荆楚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一个构成部分,也在逐渐地被人们了解和欣赏。如何为荆楚武术套路配乐,使其能够更好地展现在众人面前,这也是荆楚武术在未来发展的一个创新方向。
  随着武术在世界舞台的展示,许多国家的武术爱好者逐步走进中国,通过练武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荆楚武术也是向世人展示湖北,让世人了解湖北的一个大平台。把荆楚武术推向世界,扩大荆楚武术的影响,这对展示湖北的历史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发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勤?郾荆楚武术〔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郾
  〔2〕王家忠?郾荆楚武术文化研究〔D〕?郾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8?郾
  (责任编辑:李远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等,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对高一级选修篮球的学生进行高中选修课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分层教学能充分地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并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上课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专项知识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专项成绩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体质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关
做好消保维权工作,事关千家万户,事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事关和谐消费环境的建设,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法定职责。因此,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建设一套行之有效
网络舆论监督就是公民运用手中的权利来对抗公共权力,通过网络向掌握公共权力的主体诉求自己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在这种权利与权力的博弈中,权利可以通过对权力的制约
随着我国体育服装业的发展,体育服装已不再限于体育活动、从事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使用,更成为休闲、时尚的代表,被大众普遍接受和使用。本文根据体育服装制造行业的特性,对体育服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决策,明确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和任务。2004年底,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暨双先表彰会上,吴仪副总理向全国工商系统提出了在六个方面加强工商行政管理能力建设的要求,其中指出:
一、<行政许可法>的立法背景(一)什么是行政许可所谓行政许可,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政府点头,老百姓才能办事,这种行为就叫行政许可.政府不点头,老百姓不能办事,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