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种数学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但由于其竞赛的性质,对于绝大多数的初中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并不适合直接用来做中考试题.如何才能发挥数学竞赛题的优势,又能使其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实现竞赛试题与中考试题的有效契合,进而实现“鱼与熊掌兼得”.许多中考命题工作者对此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本文拟从题型与载体两个视角谈谈对此问题的一点粗浅认识.
1 视角一:题型——以阅读搭平台,以猜想促思维
1.1 竞赛题一
(2009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的第2题):在△ABC中,最大角∠A是最小角∠C的两倍,且AB=7,AC=8,则BC=().
1 视角一:题型——以阅读搭平台,以猜想促思维
1.1 竞赛题一
(2009年全国初中数学联合竞赛的第2题):在△ABC中,最大角∠A是最小角∠C的两倍,且AB=7,AC=8,则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