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会的审美水位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ndam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增强美育熏陶”“增强文化理解”。美育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灵活动,是人类围绕着对美的感知、鉴赏与创造的综合性教育活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
  在日升月落、草木枯荣中感受时间的律动,在蝉嘶蛙鸣、风吹叶动中聆听自然的和谐,在衣食住行、日用伦常中把握社会的脉搏,这都需要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一颗能感受美的心灵。如果能随处发现美、感受美,生命将会更加丰盈,精神将会更加和谐,对于自身和世界的理解也才能更加深刻。而做好美育,正是要让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传播美,从而塑造美好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美作用于心灵,美育也离不开对心灵的观照与研究。柏拉图说:“教育非他也,乃是心灵的转向。”美育正是指向心灵的成长与建设。有人说,美育也分两个过程,先是“动之以情”,再是“晓之以理”:先让人对美有所认识,再让人更深入地去理解美之为美,把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思考,才能提升审美趣味,才能对美有更深刻的自觉。
  审美,不仅是每个生命个体的事。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审美愿望、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影响着这个民族、这个时代的社会风尚、精神风貌。从人类文明史看,刚健质朴的审美背后是一个时代蓬勃的生机。审美活动凝结的社会文化价值,经过外化后,也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现实中,那些城镇中奇形怪状的建筑,那些千篇一律的网红产品,也都说明我们在审美水平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美育不仅仅是在学校的小课堂,更存在于社会的大课堂。近些年,《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优秀综艺节目,一些地方举办经典诵读大赛活动等,都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文学文字之美,为他们拨亮了精神灯火、渲染出审美底色,是值得肯定的积极探索。
  而那些有着公共服务、公共教育功能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在美育中更是责无旁贷。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里,常常有面向孩子们的古典音乐演出,在美妙的音符、生动的讲解中,孩子们走进艺术殿堂;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中,每每有孩子们来臨摹这些构图繁密、线条粗犷的“石上史诗”,在审美活动中涵养家国之思、乡曲之情……整个社会的审美水位,正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努力中慢慢提升。
  (本文原载2019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观点运用: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提升审美趣味;让生命更丰盈;塑造美好心灵……
其他文献
傍晚的浅水塘,野鸭凫水,惊起岁月的陈香。用文火慢熬一壶烫粥,洗濯一身污浊,穿亚麻制白裙,释双足于半木阶梯,仰面,闭目,轻轻感知自然深处的纯净。身旁烟火缕缕,倾听木柴在小炉中噼噼啪啪的爆鸣声,分外宁静。手挽晦涩难读的古卷,却爱不释手。念书中人缱绻的情愫,读书人不时揩泪。古时便是如此温柔似水。  读罢纳兰容若的一首《少年游》,他的确不枉深情的名号。遇遍天下之人,只为寻一知己。虽然他与爱人相处的时间,细
怎样解决作文“脱离材料”问题?答案是:树立 “解读材料”和 “草拟提纲”两个意识。  【文题】  1896年8月28日,73岁的清朝重臣李鸿章出访美国,《纽约时报》更是留下了一份珍藏了一百二十多年的专访实录。  美国记者:阁下,您赞同普通老百姓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在清国,只有付得起学费的男孩子才能上学,我们没有你们那么多的学校。而女孩子只能在家接受教育,因为我们的风俗习惯和你们不同,也许我们应
酸奶、奶酪、东坡肉、腊肠、烤鸡翅、卤鸡爪、咸鸭蛋……2019年3月,浙江大学一门充满美食元素的“吃货课”在网络走红。在这门名为《动物产品加工实验》课上,琢磨美食配方、控制配料和火候、研究改善口感的方法成为常规操作,与食材的亲密接触让不少选课同学大呼“过瘾”。  该课程授课教师、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任大喜介绍,这是门实验课,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乳、肉、蛋制品的主要加工原理和技术。实验课按照乳、肉、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实”的造字本义为柜子里装满了贝壳,指家境富裕;进而引申为,充盈饱满没有空隙;再进一步引申为有内涵、不虚假。“实”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弘扬这种精神。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材料
莫利奈尔畅想着战争结束后的西班牙,一个阅读既是享受也是道德信仰的西班牙。然而,一场没有想到会输的战争,输了。1939年3月29日,在莫利奈尔39岁生日的前一天,佛朗哥的军队攻占了瓦伦西亚城。  战争的结束仅仅是战败的开始。这不是终结,而是更大的不确定和绝望的开端。对于坚信并践行着第二共和国时期文化事业的莫利奈尔和她的丈夫费尔南多·拉蒙而言,等待他们的只会是更黑暗的际遇。很快,战后的“大清洗”和迫害
看北斗,是看大国重器,更是看中国不平凡的科技之路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自古以来,北斗如天河中的一座灯塔,指引着人们辨明方向,吸引着人们去探索浩瀚宇宙的奥秘。6月23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经过近8天的飞行,卫星成功定点于距地球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目前,卫星在轨工作正常。  此次收官发射堪称一波
2020年5月,由“哔哩哔哩”视频网站推出的“认可、赞美并寄语年轻一代”的演讲视频《后浪》,引发了年轻人的诸多回应。有人备受激励,但有的人却觉得尴尬,甚至愤怒,因为“被代表了”——《后浪》所描绘的,是物质条件优越的年轻人的处境:他们跳伞、玩Cosplay、喜欢汉服、摄影和潜水,他们容貌俊俏、鲜衣怒马,有享受自由人生的权利,但他们代表不了这个时代的所有年轻人。中国年轻人不只有B站上的二次元年轻人,也
一次,我站在马路上,看到马路旁边的果园里果农正在给树施肥,让我感到诧异的是,已是深秋时节,树上的叶子几近落光,果实也早就摘完,为何这个时候还要给树施肥呢?  后来我在果农那里听到了答案,在他们心中,果树也是有生命的,甚至是有孕期的。  春天,果树经历开花、授粉,开始孕育一个个小生命,到了秋天,满树的果实把树累得压弯了腰。经过长达5个多月的孕期,果实得以成熟。果农说,他们在摘蘋果的时候,看到果树累成
我从小在长江边长大,对长江的感情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住在长江三角洲的人,对于长江里所产的三种鱼都很熟悉,它们是鲥鱼、刀鱼和河豚。我老爸对我讲过这三种鱼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渔民捕这三种鱼的都是同一张网,形状很像排球网,渔民把网拦在江中,让鱼钻到网眼中去。鲥鱼头小身子大,头钻过去后身子就过不去了,这时鲥鱼只要向后一退,就能逃脱而去。但由于鲥鱼爱惜鱼鳞,死不后退,就被渔民捕获了;刀鱼看到鲥
“我是将近百岁的老人了,所懂的只是诗词。”2020年9月10日,中国教师节,已96周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坐在轮椅上,回望近百年诗词人生,讲述“弱德之美”,她说:“我最后的一个希望,是要把中国传统的‘吟诵’整理完,留给后人。”  当日,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教师节特别展映活动在南开大学举行。依循旧例,叶嘉莹先生也为南开师生讲授开学第一课,传播中华诗词魅力。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这一课,人员较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