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手术患者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扩张外周血管作用的程度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laa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确定下肢手术患者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扩张外周血管作用的程度。

方法

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患者100例,性别不限,年龄27~64岁,BMI 20~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5):右美托咪定组(D组)、补偿性扩容+右美托咪定组(CVE+D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补偿性扩容+咪达唑仑组(CVE+M组)。D组和CVE+D组经5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 μg/kg,随后以0.3~0.6 μg·kg-1·h-1速率输注;M组和CVE+M组经5 min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05 mg/kg,随后以0.03~0.10 μg·kg-1·h-1速率输注,4组均输注至警觉/镇静评分达到3分。CVE+D组和CVE+M组在输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的同时开始补偿性扩容,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溶液0.5 ml·kg-1·min-1,输注剂量7 ml/kg。分别于输注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前和警觉/镇静评分达到3分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血糖浓度,然后静脉注射50%葡萄糖10 ml,注射后3 min时再次采集动脉血样,测定血糖浓度,根据葡萄糖初始分布容积确定葡萄糖稀释程度,以反映扩张外周血管程度。

结果

D组、CVE+D组、M组和CVE+M组扩张外周血管程度分别为(8.5±0.5)%、(8.4±0.4)%、(0.9±0.5)%和(0.8±0.5)%,D组和CVE+D组间及M组和CVE+M组间扩张外周血管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下肢手术患者右美托咪定扩张外周血管的程度约为8.5%,咪达唑仑扩张外周血管的程度仅约为0.9%。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在流感大流行的环境下,对北京地区医院应用电子医疗系统的准备情况开展评估。设计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研究分为两个阶段:(1)应用小组访谈,对相关人士就北京地区电子信息技术在疾病监测方面应用的情况进行访谈,为第二阶段的研究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2)应用个人访谈,收集入选医院有关应用电子医疗系统的准备情况的相关资料。研究地点第一阶段研究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第二阶段研究在北京市选定的一家二级医
期刊
由于疾病定义的扩大及前沿检查手段的大量应用,导致过度诊断进而对患者造成风险及伤害,本文为系列研究的一部分。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心肌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0例,性别不限,年龄21~59岁,心功能Ⅱ或Ⅲ级,ASA分级Ⅱ或Ⅲ级。于体外循环前3 min和主动脉开放1 h时随机取15例患者,取右心耳组织,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采用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分析凋亡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凋亡诱导因子(AIF)、凋亡蛋白活